2022年9月5日午后,中國恒大公告稱,香港高等法院就佳盛環(huán)球對中國恒大提起清盤呈請進行實質性聆訊,高等法院于當日批準延期申請,該呈請聆訊將延至2022年11月7日。對此,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采訪了中國恒大行政總裁、執(zhí)行董事肖恩。 肖恩表示,對于此次清盤呈請,集團、中國恒大及顧問團隊盡全力進行了準備和抗辯,境內外債權人也通過各種方式給予信任與支持,結果符合預期。恒大集團境內外各業(yè)務板塊、各個主體,幾乎沒有受到此次清盤呈請的影響。 肖恩強調,接下來,集團一方面將堅持扎實穩(wěn)經營化風險,另一方面將加快推動中國恒大作為主體的境外債務重組等相關工作。 以下是采訪實錄: 21世紀經濟報道(以下簡稱“21世紀”):今天,香港高等法院決定對恒大集團香港上市主體中國恒大的清盤呈請將押后聆訊,并未直接被頒令清盤,請問集團對此有何評論? 肖恩:本次呈請所涉及的債務,不到集團全部境外債務的1%,但對于此次清盤呈請,集團、中國恒大及顧問團隊都高度重視,盡全力進行了準備和抗辯,同時也和清盤呈請人、各類主要債權人進行了及時、全面、深入的交流,努力不懈地推動協(xié)商債務重組,依法、公平保障境內外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今天的結果和我們預期相符,我想這是集團面對困難拒絕“躺平”,全體員工全力穩(wěn)經營、化風險的合理結果,證明我們業(yè)務有持續(xù)經營能力、有較高重組價值,也反映出一個基本事實,就是各方都愿意給予公司更多時間來穩(wěn)定業(yè)務持續(xù)經營、支持推動債務重組。 在抗辯的準備過程中,境內外債權人通過各種方式給予集團以寶貴的、巨大的信任與支持。主要境外債權人紛紛出具支持函,反對立即采取清盤,相關債權人代表債權金額將近110億美元,遠遠超過此次清盤呈請人代表的1.1億美元債權。對此,集團對支持恒大集團及中國恒大的社會各方,包括各類債權人、供應商、業(yè)主等,表示最誠摯的感謝。 21世紀:這次的清盤呈請對恒大集團目前經營和風險化解產生了什么影響? 肖恩:關于清盤呈請,坦率地講,負面影響多少是有的,但主要是集團品牌方面的擾動。同時,恒大集團境內外各業(yè)務板塊、各個主體,不管是運營還是資產,幾乎沒有受到此次清盤呈請的影響。全體管理層和員工都全力履職,全力保障境內各板塊、各子公司的正常運營。 今天的聆訊結果是積極的,也讓我們能更好地集聚有限的資源做好手頭最重要的事。 去年12月至今,公司精簡機構、合并崗位,最大力度降本增效。公司實控人和核心管理層帶領全集團上下團結一心、努力拼搏,大批干部員工充實到了保交樓項目一線,集團系統(tǒng)大幅下調薪資,努力降低管理成本。 在地產業(yè)務方面,復工復產保交樓是公司當前的重中之重。截至目前,恒大集團在全國范圍內已復工的保交樓項目占比92%,已完成保交樓任務26.3萬套、2814萬平方米,涉及407個項目,各類施工單位超6500家、材料合作供應商382家,總施工人數19.3萬人。今年1-8月完成保交樓任務17.7萬套、2009萬平方米。 盡管現在正盡快恢復施工過程的還有個別項目,但已就困難項目針對性制定復工復產方案,盡快實現全面復工、正常施工、盡早交付,讓購房者安心放心。 同時,集團銷售情況持續(xù)改善,今年1至8月,全國共559個項目實現銷售,累計銷售40255套、總金額181.45億元、銷售面積194.82萬平方米。其中,3月至今銷售總金額152.13億元,7至8月合計銷售已達上半年銷售額的一半。 集團業(yè)務循環(huán)有望逐步恢復,公司加大與中鐵十二局、重慶建工、合肥建工等多家大型國企的合作,積極申請專項借款、爭取入選紓困基金支持范圍,保障待交付項目續(xù)建,為保交樓工作創(chuàng)造更加有利的條件和基礎。 在物管業(yè)務方面,今年1-7月,恒大物業(yè)實現總營收近75億元,此外還新增外拓項目206個,新增合約面積約1987萬平方米。我們將再接再厲繼續(xù)穩(wěn)定向310余萬戶業(yè)主提供社區(qū)綜合服務。 在汽車業(yè)務方面,集團正在緊鑼密鼓加緊進行量產準備工作,完成了天津工廠產線的升級改造,預計首批量產車型將按計劃在9月下線,10月正式陸續(xù)向首批車主交付。目前,30家“直營+代理”門店已開業(yè),預計9月份開業(yè)門店數量達60家。公司還與華勝、博世等全國頭部汽車維修連鎖品牌達成合作,在全國235個城市布局313家售后服務網點。 21世紀:恒大集團接下來有什么計劃? 肖恩:接下來,集團一方面是堅持扎實穩(wěn)經營化風險,穩(wěn)步有序推進“保交樓”等重點工作,協(xié)調各方資源保障新能源汽車、物業(yè)服務等板塊的生產運營,積極探索對集團核心資產的盤活,同時我們還將不斷強化內部風控、提升管理效能,盡最大努力提質增效;另一方面,我們將加快推動中國恒大作為主體的境外債務重組等相關工作,繼續(xù)就制定重組方案積極與境外債權人進行溝通探討,充分聽取意見,配合主要境外債權人完成盡職調查,保障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取得更多實質性進展,力爭在年底前公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保障各類債權人的長期和整體利益。公司歡迎有關債權人聯系我們及顧問團隊,為我們的重組提供寶貴的建設性意見。 法律專家:押后聆訊給予恒大更多時間推進、完善重組方案 對于香港高等法院押后中國恒大清盤呈請聆訊一事,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還采訪了相關房地產市場人士、法律專家以及金融市場人士。 相關房地產市場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恒大集團的債務危機是一個很特殊、值得警醒和借鑒的個例。不論市場情況如何,就企業(yè)目前所面臨的困難來看,它在發(fā)展模式、經營決策、風險管控、多元化擴張等方面所積累的問題比較多,到一定程度遲早都會爆發(fā)。 上述房地產市場人士分析稱,客觀地說,面對危機恒大也確實推出了一系列舉措,比如成立風險化解委員會,集各方資源全力保交樓和穩(wěn)定其他主要業(yè)務;主動進行整體債務管理和協(xié)商化險,積極與各方債權人進行坦誠協(xié)商,爭取到相當一部分債權人對債務重組的支持等,為穩(wěn)定預期、自救化險爭取了時間。對企業(yè)來說,現在時間是最寶貴的,有時間才有可能換來空間。 上述房地產市場人士續(xù)稱,今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指出要穩(wěn)定房地產市場,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剛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保交樓、穩(wěn)民生。各部委、各省市都正持續(xù)、密集推出各類支持和紓困政策舉措。最近,包括萬科等在內的頭部企業(yè)也紛紛發(fā)聲,認為短期內市場已經觸底。我們預計隨著“因城施策”等政策的逐步落地,市場將穩(wěn)步筑底,這也將為恒大集團的風險化解和保交樓工作提供有利的外部環(huán)境。 相關法律專家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則表示,我們認為法院本次同意押后聆訊,一方面應該是出于需要理清此次中國恒大這個香港上市主體高度復雜的債務關系的審慎考慮;另一方面也說明目前中國恒大與呈請人可能還存在實質性爭議,法院需要更多理據和事實支撐判決。 上述法律專家指出,目前,本次實質性聆訊雙方的爭議,是圍繞著公司應當繼續(xù)響應大部分債權人的要求進行債務重組,還是被直接清盤這個焦點展開的。從本次聆訊的結果來看,法官作出押后聆訊的決定,實質上是給予中國恒大更多的時間去推進、完善債務重組方案,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法院的傾向性意見是在當下進行債務重組更有利于保護債權人利益,但不代表聆訊會被無限期擱置,需要中國恒大在這個時間窗口內全力推動債務重組,爭取到實質性進展。 “我們也注意到大量債權人以出具支持函的方式,明確反對清盤并支持債務重組,一是說明大部分債權人還是基本認可恒大集團自救化險的措施和整改;二是表明債權人還是希望恒大集團通過市場化的方式,以時間換空間來保障自己的利益;三是反映出了境內外債權人對地產行業(yè)趨穩(wěn)的普遍信心?!鄙鲜龇蓪<覐娬{。 相關金融市場人士則表示,最近穩(wěn)定市場、支持紓困的政策密集發(fā)布,各大民營房企境外債券價格出現了明顯回升,同時大多數中國恒大的境外債權人也反對清盤,可見市場情緒得到一定程度修復,各方對于整體市場趨穩(wěn)的預期正逐漸形成,這對恒大集團化解境內外風險提供了積極的支撐。 上述金融人士表示,“對中國恒大而言,通過積極抗辯并爭取大量債權人支持,在獲得了清盤聆訊押后這個重要時間窗口之后,公司還要爭取盡快推進境外債務重組,唯有實質性進展,比如同境外債權人,包括清盤呈請人在內達成重組方案,才能最終得到法院及市場認可,以化解目前及潛在的清盤風險。” 上述金融人士分析稱。由于恒大集團主要業(yè)務在境內,相關運營實體與被呈請清盤的中國恒大均為獨立實體,且屬于不同司法管轄區(qū),所以即使最終被裁定清盤,預計這個消息也不會對集團的境內業(yè)務造成直接和實質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