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4日,英國政府宣布,計劃將數萬名前往英國的非法移民遣送至盧旺達。 據《衛(wèi)報》和英國天空新聞網報道,英國首相約翰遜表示,在新的移民政策下,非法前往英國的移民將被重新安置到盧旺達,由于盧旺達在未來幾年內有能力接納成千上萬的移民,該移民方案將不設上限。與此同時,英國皇家海軍即日起將接替邊防部隊,接管對英吉利海峽小型船只的監(jiān)管任務。 英國政府方面對此政策解釋道,此舉是出于人道主義考慮,以切斷人口販賣的生意網,英政府通過此政策可起訴非法移民并判處運輸者無期徒刑。英國威爾士事務大臣西蒙·哈爾特表示,這項政策針對以男性為主的經濟移民。 英媒對盧旺達的安全環(huán)境提出質疑。英國保守黨高級議員也提出反對,稱這項政策是在分散此前“派對門”罰款引來的注意力。
海外網 27 閱讀 2022-04-14 21:54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4日啟動緊急計劃,保護珊瑚礁世界遺產。該組織警告,所有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珊瑚礁都面臨同樣的危險:它們可能在本世紀末消失。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阿祖萊當天在“我們的海洋”會議上宣布相關緊急計劃,旨在為珊瑚礁的生存爭取機會,全球珊瑚礁基金為該計劃提供支持。她還呼吁國際社會動員起來,以防止珊瑚礁滅絕。 列入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的珊瑚礁總面積超過50萬平方公里,展現突出的生物多樣性;同時它們在吸收碳排放和保護海岸線免受風暴和侵蝕影響方面發(fā)揮著關鍵作用;它們的健康與一百多個土著社區(qū)的生存息息相關。此外,它們還是氣候變化對全球珊瑚礁影響的參照點。 然而,關于這些珊瑚礁的科學數據反映出非常令人擔憂的現狀。它們的白化速度比以前的專家估計要快得多。這些“漂白”過的珊瑚極易受到饑餓和疾病的影響,并且其死亡率越來越高。即便在傳統(tǒng)上較冷的拉尼娜時期,今年也首次發(fā)生了大規(guī)模的珊瑚白化。若按照目前的排放狀況持續(xù)到本世紀末,屆時所有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珊瑚礁都可能消失。 據介紹,有關計劃將以教科文組織及其合作伙伴在2018年的上屆“我們的海洋”會議上發(fā)起的“強韌珊瑚礁”倡議為基礎。強韌珊瑚礁倡議表明,積極干預措施能夠減緩當地壓力,提升當地社區(qū)權能有助于他們在不斷變化的世界里保持收入和生計。 珊瑚礁保護和恢復是教科文組織認可的“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十年”(2021-2030年“海洋十年”)的關鍵行動之一。強韌珊瑚礁倡議將持續(xù)至2024年,總計募集資金1000萬美元。 另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全球珊瑚礁基金之間的合作伙伴關系將加大對發(fā)展中國家世界遺產珊瑚礁的氣候變化應對能力戰(zhàn)略的投資。全球共有29處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珊瑚礁,該伙伴關系將探索協(xié)作機會,優(yōu)先支持其中位于發(fā)展中國家的19處。
中國新聞網 17 閱讀 2022-04-14 21:46據俄羅斯衛(wèi)星通訊社報道,當地時間4月14日,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俄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導彈巡洋艦火勢已得到控制,艦上彈藥進一步爆炸的風險也已規(guī)避。 俄國防部稱,“莫斯科”號未被擊沉,正試圖將其拖到港口進行維修。艦上主要導彈彈藥儲備也沒有受到影響。 目前,艦上人員已安全撤離,火災原因仍在調查中。 “莫斯科”號是黑海艦隊旗艦。該艦于1983年服役,是1164型導彈巡洋艦首艦,原名“光榮”號,1996年更改為現名。艦上主要搭載16發(fā)P-1000“玄武巖”重型反艦導彈。1164型巡洋艦滿載排水量超11000噸,是俄海軍現役水面戰(zhàn)斗艦艇中的第三大,僅次于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和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 “莫斯科”號 資料圖 俄總統(tǒng)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已收到有關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進程的所有最新消息,包括莫斯科導彈巡洋艦起火的消息。
觀察者網 151 閱讀 2022-04-14 20:20據英國天空新聞網13日報道,3月10日凌晨,一架圖-141軍用無人偵察機在克羅地亞首都薩格勒布墜毀,其引發(fā)的爆炸造成40輛車受損,事發(fā)地點靠近學生宿舍,所幸無人受傷。 thumb_1024x663_military-drone-zagreb-2.jpg 現場圖 這架無人機重6噸,攜帶簡易炸彈。墜毀前,它先后飛越了三個北約國家的領空,包括羅馬尼亞、匈牙利和克羅地亞。 military-drone-zagreb.jpg 現場圖 報道說,這架無人機在失控的情況下,從烏克蘭飛出,目前烏軍和俄軍均否認發(fā)射了這架無人機。調查人員說,飛機殘骸上既噴涂有藍黃色的烏克蘭國旗,又有象征俄空軍的紅星標志。 美聯社稱,克羅地亞官員批評北約對這起非常嚴重的事件“反應遲緩”,并質疑北約成員國是否準備好應對可能的襲擊。北約方面表示,已跟蹤該無人機的飛行路徑。不過克羅地亞官員回應稱,并沒有收到北約方面的通知。
海外網 4124 閱讀 2022-04-14 09:57據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4月11日報道,在阿曼斡旋下,伊朗將收到一筆70億美元解凍海外資金??赡苁前⒙饨淮蟪嫉陌⒙呒壒賳T將于近期訪問德黑蘭,就解凍伊朗的70億美元海外資產的具體機制進行討論,具體方式可能是先將這筆資金匯入伊朗中央銀行位于阿曼中央銀行的賬戶之中。 點擊查看大圖 塔斯尼姆通訊社報道截圖 伊朗外交部發(fā)言人哈提卜扎德當天在例行記者會上證實了這一消息,表示伊朗的部分凍結資金將被釋放,一個阿曼高級代表團將于12日訪問德黑蘭。這筆款項的歸還方式將與此前英國償付3.9億英鎊欠款時類似,即先轉入伊朗中央銀行位于阿曼中央銀行的賬戶中。不過,據伊朗努爾通訊社12日報道,這個代表團的訪問行程已被推遲。 目前,這筆資金是何方解凍的仍不清楚。不過,伊朗外交部發(fā)言人哈提卜扎否認了這筆資金與韓國有關,“韓國沒有采取任何有效措施來償還債務。這是雙邊問題,應在雙邊框架內解決,”他補充說。 伊朗約有1000億美元的資金被凍結在伊拉克、韓國、加拿大等地的銀行中。其中70億美元的石油資金滯留在韓國興業(yè)銀行和友利銀行,這筆資金一直是伊朗和韓國方面近期會談的主題。并且韓國還曾利用這筆資金替伊朗繳納聯合國會費。 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4月10日曾表示,美國總統(tǒng)拜登應該解除對伊朗的一些制裁,藉此顯示他對恢復伊核協(xié)議的善意?!拔覀円呀浽诤脦讉€場合告訴美國人,他們應該在達成任何協(xié)議前提出一兩個實際的做法,例如松綁伊朗被扣留外國銀行的部分資產?!?
觀察者網 57 閱讀 2022-04-13 20:34科納申科夫表示,由于受到了俄軍及“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民兵部隊的進攻,烏克蘭海軍第36陸戰(zhàn)步兵旅1026名軍人自愿放下武器投降,這其中包括162名軍官以及47名女軍人。 科納申科夫稱,在投降的烏軍人員中,有151名烏軍傷員就地接受了醫(yī)療救治,隨后被送往醫(yī)院。
觀察者網 4013 閱讀 2022-04-13 20:15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于北京時間13日6時20分發(fā)布的數據顯示,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超5億例,達500363741例,累計死亡病例6183944例。近28天累計確診病例數最多的5個國家依次是韓國、德國、越南、法國和英國。 世衛(wèi)組織當地時間12日發(fā)布的新冠肺炎每周流行病學報告顯示,目前,極易傳播的新冠變異病毒奧密克戎毒株迅速取代了幾乎所有其他流行毒株,已在全球范圍內占據主導地位。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美國紐約,民眾在時報廣場的一處新冠病毒檢測點排隊檢測。 中新社記者 王帆 攝 美洲:專家擔憂美國即將面臨新一波病例激增潮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當地時間12日,美國日均新增確診超3萬例、新增死亡507例、新增住院病例1458例,較今年1月初高峰時期有明顯下降。不過隨著奧密克戎毒株亞變種BA.2在全美加速傳播,有專家擔憂美國即將面臨新一波病例激增潮。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稱,美國的每日新冠檢測量已從1月疫情高峰時期的約200萬次降至如今的約53萬次,不充分的檢測使許多新增病例沒有被如實統(tǒng)計。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yī)學院教授埃澤基勒·伊曼紐爾指出,美國正處于新的一波疫情上升潮之中,只是尚無法確認這次規(guī)模有多大。 當地時間11日,加拿大人口第一大省安大略省首席醫(yī)療官摩爾表示,鑒于奧密克戎毒株亞變種BA.2已引起安大略省新一波疫情,“強烈建議”民眾在所有室內場所中繼續(xù)佩戴口罩,且應是三層或醫(yī)用級口罩。自今年3月21日起,安大略省宣布取消學校和大部分公共場所的強制佩戴口罩令,同時計劃在本月27日取消包括醫(yī)院、護理機構等在內所有場所的強制佩戴口罩令。 加拿大整體疫情近期正在反彈。加首席公共衛(wèi)生官譚詠詩近日亦建議民眾繼續(xù)保持佩戴口罩。但加各地政府近來也在繼續(xù)逐步放寬公共防疫限制措施。多個省份已取消口罩令、取消疫苗接種憑證的使用,放寬或取消公共場所人數限制等。 歐洲:意大利開始為特定人群接種第四劑新冠疫苗 自當地時間12日起,意大利開始為80歲以上老年人和60歲以上有風險因素人群接種第四劑新冠疫苗,也即第二劑加強針。據意大利衛(wèi)生部統(tǒng)計,該國12歲以上人群已有89.95%完成全程接種,超過4850萬人;超過3900萬人已接種加強針。 法國公共衛(wèi)生部門1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當天下午,法國單日新增確診190762例,累計確診27163659例;新增死亡156例,累計死亡143625例。 亞洲:韓國境內發(fā)現首例新冠重組毒株XL感染病例 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12日通報,該國境內首次發(fā)現新冠重組毒株XL的感染病例,目前防疫部門正在對病例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據悉,新冠重組毒株XL是迄今發(fā)現的17種重組毒株之一,由奧密克戎變異毒株的原始株BA.1和亞型株BA.2重組而成,目前尚無關于該毒株傳播力、致重癥率等特點的資料。 此外,韓防疫部門在對2020年新冠在韓境內暴發(fā)后至今的所有新冠確診病例進行全面復查時發(fā)現,共有26239名確診者在痊愈后再度感染新冠病毒。其中有26202例兩次感染,37例三次感染。 柬埔寨衛(wèi)生部12日通報,該國單日新增確診17例,無新增死亡病例,累計確診13.59萬例,其中逾1.4萬例本土病例感染奧密克戎毒株。 在新冠疫情趨緩的情況下,目前柬埔寨已有多個省份不再強制戴口罩,包括拉達那基里省、蒙多基里省、上丁省和柏威夏省等感染率較低、人口密度較小的省份。今年柬埔寨的新年假期為4月14日至16日。柬埔寨首相洪森12日強調,雖然柬埔寨疫情形勢好轉,但是在柬新年期間,必須繼續(xù)嚴守防疫措施。 菲律賓衛(wèi)生部12日通報,在4月5日至11日的一周內,該國新增確診1903例,日均新增271例,比上周的統(tǒng)計數字低26%;檢測者的陽性率從上周的1.8%下降到1.6%。另據菲律賓國家防治新冠肺炎工作組(NTF)的最新數據,迄今菲律賓有逾6660萬人完全接種新冠疫苗,其中近1248萬人已接種加強針。 非洲:非洲累計確診超1136萬例 據非洲疾控中心當地時間12日發(fā)布的數據,非洲地區(qū)累計確診11366266例,累計死亡251563例。
中國新聞網 153 閱讀 2022-04-13 20:07據阿聯酋國家報消息,埃及南部一輛公交車13日發(fā)生交通事故,已致10人死亡,包括5名埃及人、4名法國人以及1名比利時人。
海外網 48 閱讀 2022-04-13 20:04當地時間2022年4月12日,德國聯邦總統(tǒng)施泰因邁爾確認取消原定前往烏克蘭基輔的行程。烏克蘭外交人士對此作出解釋稱:“我們都知道施泰因邁爾與俄羅斯的密切關系。他眼下在基輔‘不受歡迎’。我們會視情況作出改變?!眻D片來源:人民視覺
海外網 4029 閱讀 2022-04-13 14:29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實時統(tǒng)計,全球新冠確診病例數超過5億,超610萬人不幸病亡。 3月30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公布了更新后的《新冠病毒戰(zhàn)略防范和應對計劃》。 “這是我們針對新冠病毒的第三個戰(zhàn)略計劃,可能也應該是我們的最后一個?!?他說。 新冠全球大流行第三年,譚德塞為疫情可能的演變列出了三種情況。 他表示,最有可能的情況是,雖然病毒繼續(xù)變異,但隨著接種疫苗和感染獲得的免疫力增強,它引起的疾病的嚴重程度會逐漸降低。 在免疫力降低時,感染病例和死亡病例可能會出現周期性的激增,這可能需要對高風險人群進行定期的強化接種。 在最好的情況下,我們可能會看到不那么嚴重的病毒變異出現,而不需要加強針或新配方的疫苗。 但譚德塞也警告說,在最糟糕的情況下,一種致病性更強、傳播性更高的變異可能遲早會出現。面對這種新的威脅,人們對重癥和死亡的保護,即先前接種疫苗或感染所獲得的保護力“將迅速減弱”。 4月11日,世衛(wèi)組織將奧密克戎變異株的新子變體BA.4和BA.5列入了監(jiān)測名單。3月30日,世衛(wèi)還表示,一種被稱為XE的重組毒株在英國發(fā)現,該毒株比目前全球占主導的奧密克戎BA.2型有10%的增長優(yōu)勢。 無論哪種情況,決定新冠大流行未來走向最重要的因素都是新冠病毒本身的演化和變異。在奧密克戎變異株帶來的最新一波全球大流行后,新冠病毒的下一個變異是什么?是否會增加傳染性、對疫苗和自然感染的免疫逃避能力以及是否有更強的致病性? 對于這些重要的問題,即使最有經驗的科學家也無法給出準確的預測,唯一確定的是:病毒將繼續(xù)演化。我們所能做的,只有總結過去兩年多已經發(fā)生的病毒演化軌跡對我們的啟示,為下一次必將到來的新變異盡可能做好準備。病毒演化改變大流行 2021年初全球確診病例突破1億時,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的報道就指出,新冠病毒突變是影響疫情發(fā)展最重要也是最不確定的因素。 所有病毒都會發(fā)生突變。新冠病毒有3萬個堿基(基因長度基本單位),它的每個主要變異株都是獨立進化的,而不是彼此共同進化。所以,基本上我們無法預測下一個毒株會以何種方式突變,其傳染性和致病性是強還是弱。 在2020年的大部分時間里,導致此次新冠大流行的新冠病毒株(SARS-CoV-2)以平均每月兩次的穩(wěn)定速度累積突變,但大部分突變沒有造成實質性影響。 然而,另一些突變則帶來了疫情的重大變化,帶有這些突變的毒株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歸類為值得關切變異株(VOC)。目前VOC類別包括了最早在英國發(fā)現的阿爾法變異株、在南非發(fā)現的貝塔變異株、在巴西發(fā)現的伽馬變異株、在印度發(fā)現的德爾塔變異株以及2021年11月在非洲發(fā)現的奧密克戎變異株。 其中德爾塔和奧密克戎變異株都引發(fā)了全球新冠大流行軌跡的重大改變。 目前,奧密克戎的子變體BA.2占據全球新冠病毒的主導地位,占了全部基因測序的94%。 相比較最初的病毒,德爾塔和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傳播能力都大幅提升,對于疫苗保護的逃避能力也都有所提升??梢哉f,奧密克戎子變體BA.2與2020年最初的病毒株已經有了極大的不同。 然而,新冠病毒演化和變異的腳步并沒有就此停止。 4月11日,世衛(wèi)組織將奧密克戎變異株的新子變體BA.4和BA.5列入了監(jiān)測名單。3月30日,世衛(wèi)還表示,一種被稱為XE的重組毒株在英國發(fā)現,該毒株比目前全球占主導的奧密克戎BA.2型有10%的增長優(yōu)勢。 病毒變異最令人關注的是:是否會增加傳染性、逃避疫苗和自然感染的免疫保護以及是否有更強的致病性三個方面。 香港大學醫(yī)學院病毒學專家金冬雁向澎湃新聞指出,總體來看,新冠病毒的演化會像其他已知的冠狀病毒一樣,致病性減弱,但同時傳播力會增加,使其更有傳播優(yōu)勢。 “傳播力也不會無限地增加,而是有上限。未來的演化和變異最終會趨于穩(wěn)定?!苯鸲阏f。 新冠病毒主要變異株感染性和逃逸免疫性(左下角黑點為2020年原始毒株) 新冠病毒主要變異株感染性和逃逸免疫性(左下角黑點為2020年原始毒株) 下一個變異是什么? 奧密克戎的出現改變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防疫認知,現有疫苗防范感染的有效性大幅降低。在面對一個有超強感染力而致病性相對較低的病毒,防止重癥死亡、防止住院、避免醫(yī)療擠兌成為防疫主要目的。 新冠病毒下一個占據主導地位的變異毒株會是怎樣的?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免疫學家丹尼·奧爾特曼(Danny Altmann)告訴澎湃新聞,“假使要說我們在過去2年中從新冠病毒的研究中學到了一件事,那就是‘永遠不要說不’——也就是說,任何事情都可能發(fā)生。” “想想看,我們曾認為它不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認為它不會通過空氣傳播,再到認為它是一種中度傳染性的下呼吸道病毒。現在,我們將BA.2子變體視為有史以來最具傳染性的病原體之一,它可以很容易感染上呼吸道。”奧爾特曼說。 對于新冠病毒演化的預測,《紐約時報》今年3月底刊發(fā)的一篇由三位病毒演化專家聯合撰寫的文章中指出,雖然新冠病毒的傳染性還可增長多少是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但傳染性不會無限增長。雖然我們不知道這種冠狀病毒何時會達到傳染性穩(wěn)定期,但穩(wěn)定期終將會出現。 專家指出,現在人們已通過接種疫苗或感染獲得了抗體,抗體可以阻止感染,所以那些可繞過抗體的變異株將具有越來越大的成長優(yōu)勢。 奧密克戎變異株就是如此。奧密克戎有超過50個突變,比之前的任何變體都更具免疫逃逸性,它降低了抗體識別它的能力。有研究指出,到2021年底,當奧密克戎成為全球主導毒株時,第三劑疫苗的保護作用只剩下75%。這使得變異株可引發(fā)新一波感染浪潮。 上述文章指出,新冠病毒可以感染接種過疫苗的人群或此前感染過新冠的人群,雖然它演化出這種能力并不應該令人驚訝,但奧密克戎變異株是如何演化出這種能力的,卻令人驚訝。 因為演化通常以漸進方式進行,新的成功變異往往從最近的成功變異中衍生出來。這就是為什么六個月前,許多科學家都認為下一個變異株將從當時占主導地位的德爾塔變異株衍生出來。 然而,新冠病毒的演化違背了科學家們的預期——奧密克戎變異株出現了,這個變異株有大量新的突變,從演化角度來看,其祖先也不是德爾塔,而是完全單獨的一個新變異株。 “奧密克戎本身是怎么出現的,至今仍然是一個迷?!?香港大學醫(yī)學院病毒學專家金冬雁告訴澎湃新聞。 從病毒演化角度來看,奧密克戎和此前的變異株都沒有關聯,雖然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巨大演化躍進究竟是怎樣實現的目前還不清楚,但金冬雁表示,許多科學家的猜測是,奧密克戎變異株也許是在那些不能很好地抵抗病毒的人身上出現的,病毒長期在他們身上不能得到完全清除而得到了產生變異的時間。 下一個值得關注的變異株是否會具有更多類似奧密克戎那樣的全新特征,還是具有更典型的漸進變化,目前尚不可知,但可以確信的是,新冠病毒將繼續(xù)演化,以逃避免疫。 新冠病毒會越來越弱嗎? 最后也是最值得關注的是,隨著新冠病毒的不斷變異,病毒的致病性會越來越弱嗎? 奧爾特曼告訴澎湃新聞,大多數病毒學家并不是“越來越弱”觀點的強烈支持者,并且認為這在某種程度上只是一些政策制定者一廂情愿的想法。 “對于普通感冒冠狀病毒,這個(減弱)的過程跨越了數百年時間。在某種程度上,我們被奧密克戎恰好比德爾塔溫和一些所愚弄,但奧密克戎并不是從德爾塔進化而來的,而是發(fā)生在非洲的一些慢性感染者中的偶然事件。這提醒我們,我們不知道目前全球數千萬感染者中出現的其他突變是怎樣的。”他說道。 病毒的致病性是否會變得更強,這是最難預測的?!都~約時報》的文章認為,雖然演化選擇傳染性高的病毒,而它是否會讓其導致的疾病變得更嚴重或更輕則主要取決于運氣。 “但我們的確知道,免疫將降低疾病的嚴重程度,即使并不能完全阻止病毒感染和傳播,而且在許多國家,通過接種疫苗和先前感染獲得的免疫力幫助減弱了奧密克戎變異株引發(fā)的感染浪潮。更新或改進的疫苗,以及其他減緩傳播的措施仍是我們應對不確定的病毒演化未來的最佳策略?!蔽恼抡f。 世衛(wèi)組織也指出,無論未來病毒向哪種方向演化變異,關鍵的應對之道還是在于疫苗,并確保它們送達最容易感染嚴重疾病的人手中。 假使出現最糟糕的情況——一種毒性更強、傳播性更高的變異株,則需要大幅改變目前的疫苗。 “我認為過去兩年多在某些方面,我們不得不學習了大量知識:免疫學、病毒學、疫苗學、公共衛(wèi)生學。然而,我對我們學習到教訓后下次會做得更好的信心卻很低。我對大流行的預測是,我們要花2到5年時間,希望有越來越好的疫苗免疫力,減少易感人群,從而減少病例。這將是一場漫長而緩慢的消耗戰(zhàn)?!眾W爾特曼說。 對于未來一定會出現的新冠病毒新變異株,我們做好準備了嗎?
澎湃新聞 82 閱讀 2022-04-13 13:54巴基斯坦新任總理夏巴茲·謝里夫12日表示,巴基斯坦新政府高度重視發(fā)展對華關系。 夏巴茲·謝里夫當天在首都伊斯蘭堡總理府會見中國駐巴使館臨時代辦龐春雪時表示,巴中友好深植于兩國人民心中,堅不可摧,無可撼動。巴基斯坦視中國為最好的朋友,珍視與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一直以來,巴中相互支持,互利合作,兩國關系堪稱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典范。在中國領導人關心下,中巴經濟走廊建設不斷推進,取得豐碩成果。 夏巴茲·謝里夫表示,巴基斯坦新政府高度重視發(fā)展對華關系,愿進一步加強兩國在農業(yè)、科技、教育、扶貧等各領域合作,以更大魄力、更高效率推動走廊建設,打造“巴基斯坦速度”,更好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 龐春雪表示,中巴是全天候戰(zhàn)略合作伙伴,兩國關系堅如磐石,牢不可破。中方期待同巴基斯坦新政府密切合作,賡續(xù)傳統(tǒng)友誼,加強戰(zhàn)略溝通,深入推進中巴經濟走廊建設,打造新時代更加緊密的中巴命運共同體。 4月11日,夏巴茲·謝里夫當選巴基斯坦新一任總理,并于當晚宣誓就職。
中國新聞網 32 閱讀 2022-04-13 13:42拜登親自施壓印度少買俄能源未果后,美媒對印態(tài)度急轉直下,就連布林肯也“罕見”批評印度人權問題。見此,印度防長趕忙“安撫”美國,11日表示“俄羅斯不會影響美印關系”。 點擊查看大圖 《印度斯坦時報》專訪印度防長 印度國防部長拉杰納特·辛格是在4月11日接受印媒《印度斯坦時報》專訪時發(fā)表的上述言論。當天早些時候,美國總統(tǒng)拜登與印度總理莫迪進行視頻會晤,隨后美印兩國防長和外長舉行“2+2”會談。 當被問及美國在烏克蘭危機后對印度的立場感到不安時,辛格表示:“我認為俄羅斯不會影響印美關系。美國知道印度和俄羅斯是天然的盟友,也知道俄印關系非常穩(wěn)定。印度還將非常謹慎,確保美國的核心國家利益以及印度與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的關系不受俄印關系的影響。” 采訪中,辛格談到了“印太”地區(qū)議題、烏克蘭危機對印度國家安全的影響,并大力肯定美印防務合作。 辛格認為,烏克蘭危機對印度國家安全沒有影響。他說:“我不同意我們的國家安全會有任何問題。印度不是一個軟弱的國家。印度有實力確保出現問題就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就俄羅斯和烏克蘭而言,我們確實希望雙方恢復和平?!? 談到印度是否考慮在俄烏沖突后進一步多樣化其國防采購時,辛格沒有做出明確答復,只說“先等等看”(Wait and watch)。他還倡導進一步推動國防設備本土化。 辛格還說,美印在“印太”地區(qū)擁有共同利益,“沒有意見分歧”,兩國將在相關方面進行充分合作。 近期,美國和印度因俄羅斯問題有所交鋒。俄烏沖突爆發(fā)后,印度政府拒絕譴責或制裁俄羅斯,還狂購俄羅斯石油,招致美英等西方國家的頻繁施壓,美國總統(tǒng)拜登更是點名指責印度立場“不牢靠(shaky)”。 4月11日,美國總統(tǒng)拜登和印度總理莫迪視頻會晤。雙方進行了“坦誠對話”,但在印度購買俄能源這件事上,兩位領導人卻保持微妙的表面和諧——拜登沒有對莫迪提出“要求”,莫迪也沒有做出承諾。 在當日稍晚時候召開的美印“2+2”會議上,美方再度向印度施壓,同時渲染中俄威脅論。美防長奧斯汀呼吁加強兩國之間的軍事聯系,還聲稱兩國在“印太”地區(qū)面臨來自中俄“緊迫和日益嚴峻的挑戰(zhàn)”。 但對于美國提出的少買俄能源的要求,印度依舊沒有松口。印度外長蘇杰生在“2+2”會議后的發(fā)布會上反擊道,美國在針對俄羅斯能源問題上搞錯了重點,重點應該是歐洲,而不是印度。他說:“我們(印度)這個月的總采購量可能比歐洲一個下午的還少?!?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拉攏”印度受挫,美媒對印態(tài)度急轉直下。其中,彭博社11日刊載一篇評論文章,就印度“親俄”表達不滿與警告,還拿華為敲打印度。文章寫道:“對俄羅斯過于親密會被反噬。了解華盛頓的權力嗎?中國那些命運多舛的科技巨頭就是教訓......” 同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聯合新聞發(fā)布會上批評印度的人權問題,稱美國“密切關注印度一些官員侵犯人權行為的增多”。路透社認為,這一舉動“很罕見”。
觀察者網 177 閱讀 2022-04-12 23:56世貿組織年度報告:俄烏沖突危及全球貿易復蘇 新華社日內瓦4月12日電(記者陳斌杰)世界貿易組織12日發(fā)布的全球貿易年度預測報告認為,俄烏沖突危及本就脆弱的全球貿易復蘇。 報告預測,受俄烏沖突影響,2022年世界商品貿易額將增長3.0%,增速低于此前預測的4.7%;2023年增速為3.4%。 世貿組織經濟學家根據模擬預測,2022年以市場匯率計算的全球經濟預計將增長2.8%,比之前預測的4.1%下降1.3個百分點。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將回升至3.2%,接近2010年至2019年3.0%的平均增長率。 報告認為,2022年獨聯體地區(qū)(不包括烏克蘭)的產出預計將大幅下降7.9%,該地區(qū)的進口將萎縮12.0%。 報告分析,俄烏沖突的最直接經濟影響是大宗商品價格急劇上漲。俄羅斯和烏克蘭是食品、能源和化肥等基本商品的主要供應國,通過黑海港口的谷物運輸已經停止,這可能對低收入國家的糧食安全造成嚴重后果。 世貿組織總干事伊維拉表示,俄烏沖突損害了世界經濟,其負面影響已傳導到全球各地,低收入國家將面臨尤為嚴峻的威脅,供應減少和食品價格上漲將對低收入人群生活產生嚴重影響。 伊維拉呼吁,面對通脹和供應鏈壓力,各國政府和多邊組織應共同努力促進貿易?!跋拗瀑Q易將威脅家庭和企業(yè)福祉,并使從新冠疫情中建立持久經濟復蘇的任務更加艱巨?!彼f。
中國新聞網 56 閱讀 2022-04-12 23:53據俄羅斯衛(wèi)星通訊社12日報道,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公共事務聯絡中心稱, 烏克蘭極端民族主義組織“右區(qū)”的一名成員在俄羅斯莫斯科州被抓獲,該組織被俄羅斯認定為新納粹主義政黨。被捕人員出生于莫斯科,2017-2019年在烏軍服役,且接受了北約的破壞活動訓練。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表示,被捕人員因參與頓巴斯軍事行動,曾獲得過三枚烏克蘭國家獎章,2019年,澤連斯基簽署命令授予其烏克蘭國籍作為獎勵,他于2022年1月前往俄羅斯。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稱:“調查行動查封了刀具、‘右區(qū)’標志和自制點火裝置的藏匿地點,該點火裝置可用來對莫斯科地區(qū)的重要基礎設施實施破壞。”俄羅斯聯邦安全局還稱,已對此人進行立案偵查。 俄羅斯國防部11日宣布,俄羅斯士兵消滅了“右區(qū)”的一名重要成員。這名成員是新納粹組織頭目,為負責“右區(qū)”組織預備役部隊行動的副指揮官。
海外網 101 閱讀 2022-04-12 23:524月12日,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抵達阿穆爾州首府視察東方航天發(fā)射場。據俄羅斯塔斯社報道,普京告訴現場的航天工作者,俄羅斯不會封閉自己,也不會被世界其他地區(qū)孤立。 “我們不會封閉自己。在當今世界,完全孤立任何國家是完全不可能的?!逼站┍硎?,孤立像俄羅斯這樣一個巨大的國家是“完全不可能的”,并且俄羅斯準備好與所有有合作意愿的伙伴國家合作。 普京進一步指出,從技術角度來看,蘇聯在1961年被完全孤立,當時的制裁無所不在。盡管如此,蘇聯仍成為第一個發(fā)射人造地球衛(wèi)星(斯普特尼克1號)的國家,所以現在的俄羅斯仍將取得成功。 “第一個宇航員是我們的,首個空間站是我們的,第一次太空行走是我們的,第一個女宇航員捷列什科娃也是我們的……”普京指出,蘇聯“在完全技術孤立的條件下做到了這一切,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今天擁有先進技術的俄羅斯,肯定將進一步發(fā)展自己的太空計劃。 普京還說,盡管西方自2014年起對俄制裁,但該國經濟的許多領域都突飛猛進,取得了長足進步。其中,“農業(yè)已經演變成一個高科技生產領域,出口量甚至超過了武器銷售量”。 普京表示,當前全球科技是相互關聯的,俄羅斯也不例外。俄羅斯將在近太空和外太空以及月球計劃上與世界其他國家開展合作。 點擊查看大圖 塔斯社報道截圖 4月12日適逢國際載人航天日,也是俄羅斯慶祝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東方”號飛船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日”。這天,普京與白俄羅斯總統(tǒng)盧卡申科一同訪問了阿穆爾州的東方航天發(fā)射場,為俄白兩國公民及航天工作者送上節(jié)日祝福。 參觀期間,普京發(fā)表講話稱,俄羅斯在烏克蘭開展的特別軍事行動的目標和任務將得到實現。烏克蘭被打造成了反俄“橋頭堡”,俄羅斯與烏克蘭境內被培養(yǎng)的反俄勢力發(fā)生沖突是不可避免的,這只是時間問題。 同時,普京在演講中正式宣布俄羅斯將重啟登月計劃,并在年內發(fā)射“月球-25”(Luna-25)自動探測飛船。他還宣布俄羅斯將發(fā)展新一代貨運飛船、空間核能技術等。
觀察者網 63 閱讀 2022-04-12 23:39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一篇報道中稱,俄羅斯因用盧布支付美元計價的歐洲債券而構成違約,這也是俄羅斯一個多世紀以來首次出現“全面的外幣債務違約”。 據俄新社消息,當地時間4月12日,俄羅斯財政部發(fā)文稱,CNN發(fā)布的消息不實,俄羅斯的情況不能被視為違約,因為俄羅斯有足夠的資金來履行其債務。 俄財政部指出,由于美國當局的“非法行為”,外國代理銀行拒絕執(zhí)行俄羅斯的外匯訂單,導致債券持有人無法獲得美元付款,但為保護債券持有人的權益,俄羅斯已將必要金額的盧布存入俄羅斯存款機構。 俄財政部稱,用外幣支付以償還政府債務的障礙是“人為制造的”,債券持有人任何可能的索賠請求,都應向“那些為俄羅斯履行債務非法制造障礙的國家當局”提出。 點擊查看大圖 俄新社報道截圖 CNN在其報道中指出,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S&P)8日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俄羅斯試圖以盧布支付4月4日到期的兩筆美元計價債券。 該機構稱,俄羅斯的行為相當于一種“選擇性違約”(selective default),因為投資者不太可能將盧布兌換成“相當于最初到期金額的美元”。 根據S&P的定義,當一個實體對某項特定債務違約,而不是對其全部債務違約時,就被認定為“選擇性違約”。 基于此,CNN將俄羅斯的情況形容為“全面的外幣違約”(a full foreign currency default),并宣稱這是俄羅斯一個多世紀以來首次出現該情況。 不過,CNN也指出,俄烏軍事沖突爆發(fā)后,俄羅斯因西方制裁而無法動用其約315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 CNN還引述美國商業(yè)銀行摩根大通的分析稱,截至去年年底,俄羅斯約有400億美元的外幣債務,其中約一半由外國投資者持有。 點擊查看大圖 CNN報道截圖 4月12日,俄新社發(fā)布報道梳理此次事件經過:4月4日,俄財政部本應用美元支付俄羅斯發(fā)行的兩筆歐洲債券(Euro bond),但由于外國代理銀行拒絕執(zhí)行外匯訂單,俄方最終用盧布履行了對外國債券持有者的債務。 隨后,S&P于6日將俄羅斯的長期和短期外匯信用評級下調至“SD”(選擇性違約),這才引起了CNN的關注。 據觀察者網此前報道,4月6日,俄羅斯財政部宣布,俄羅斯將首次以盧布結清一筆價值6.492億美元的歐洲債券付款。因為外匯儲備被凍結,此前俄方提出的常規(guī)付款請求被一家外國代理銀行拒絕。 俄財政部當時表示,“有一家外國代理銀行拒絕執(zhí)行支付指令”,因而無法償清4月4日到期的兩筆歐洲債券。為“履行俄羅斯聯邦的國家償債義務”,俄財政部“被迫請求一家俄羅斯金融機構來支付必要的款項”。 公開資料顯示,“歐洲債券”與歐洲和歐元并無直接關系,而是指一國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yè)或國際組織在國外債券市場上以第三國貨幣為面值發(fā)行的債券。 點擊查看大圖 俄羅斯財政部大樓標牌 圖源:俄羅斯衛(wèi)星通訊社 俄新社在12日的報道中還引述俄財政部的評論稱,由于美國當局和銀行的非法行為,包括美國投資者在內的外國投資者無法收到美元償付,故而債券持有人所有可能的索賠請求都應向美方提出。 “CNN發(fā)布的信息是不真實的,俄羅斯未對其歐洲債券違約?!倍碡斦恐赋?,這不能被視為違約,因為俄羅斯有足夠的資金來履行其債務。 俄財政部強調,為了保護投資者的權利,俄羅斯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借款國,采取了額外措施,即將必要金額的盧布存入俄羅斯的一個存款機構。 “鑒于未贖回的債券,除了極少數情況外都屬于外國投資者,美國當局的措施主要侵犯了包括美國投資者在內的外國投資者的利益?!? “(美國的)這項禁令的實施只能被視為,我們的外國交易對手未能履行其合同義務,侵犯了來自不同司法管轄區(qū)的俄羅斯政府債券投資者的利益。很明顯,用外幣支付以償還政府債務的障礙是人為制造的。” 點擊查看大圖 俄羅斯財政部長西盧安諾夫 圖源:視覺中國 據俄羅斯《消息報》報道,俄財政部長西盧安諾夫11日表示,將針對此次事件采取法律行動。 “我們將提起訴訟,因為我們采取了所有必要的行動,以便投資者能夠收到他們的付款?!蔽鞅R安諾夫說道,“我們將向法庭出示我們付款的證明,以確認我們以盧布支付的努力——就像我們以外幣支付一樣。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 俄總統(tǒng)新聞秘書佩斯科夫上周也公開表示,俄羅斯的任何所謂的“違約”都是“人為制造的”,因為俄羅斯確實有美元可以償付外債,只是這些美元無法被動用。 “(俄羅斯)沒有理由真的違約?!迸逅箍品蛘f。
觀察者網 155 閱讀 2022-04-12 23:32芬蘭和瑞典長期奉行軍事不結盟政策。其中,芬蘭與俄羅斯之間有長約1300公里的邊界線,是歐盟成員國中與俄邊界線最長的國家。蘇聯解體后,北約曾多次拉攏兩國入伙而未果。 在美國主導下,北約自1999年以來先后五次東擴,成員國從16個增加到30個,向東推進1000多公里,直抵俄羅斯邊境。 俄羅斯總統(tǒng)新聞秘書佩斯科夫11日抨擊說,北約進一步擴大,包括讓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將無助于歐洲安全。北約更像是一個用于對抗的工具,而不是保障和平與穩(wěn)定的聯盟。
新華網 160 閱讀 2022-04-12 23:224月12日,外交部發(fā)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提問,北京時間4月12日,美國務院網站“中國旅行建議”顯示,美方已命令其駐上??傤I館非緊急政府雇員及家屬撤離,意味著美已將此前宣布的“授權撤離”升級為“強制撤離”。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表示,中方已就美方此前“授權撤離”其駐上海總領館部分人員和家屬表明了立場。不管是“授權撤離”還是“強制撤離”,都是美方自己的決定。我愿強調三點: 第一,中方防疫政策科學有效,我們對上海等地戰(zhàn)勝新一輪疫情充滿信心。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外國在滬僑民也與上海人民團結抗疫,共克時艱。 第二,中國有關部門和地方一直按照有關國際公約,在政策允許范圍內,為外國駐華外交領事人員履職盡可能提供協(xié)助和便利。中美的溝通渠道也是暢通的。 第三,我們對美方把人員撤離問題政治化、工具化表示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美方應當立即停止攻擊中方防疫政策,停止借疫情搞政治操弄,停止對中國污蔑抹黑。
澎湃新聞 18 閱讀 2022-04-12 23:16據俄新社12日最新報道,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與白俄羅斯總統(tǒng)盧卡申科當天舉行記者會,談及俄烏談判。普京稱,基輔“脫離”俄烏雙方在伊斯坦布爾談判時達成的共識,俄烏談判陷入僵局。
北晚在線 148 閱讀 2022-04-12 22:25美國總統(tǒng)拜登與印度總理莫迪4月11日舉行了線上會晤。隨后,兩國國防和外交部長還將在華盛頓舉行“2+2”部長級對話。華盛頓在會晤之前唱出不少高調,不厭其煩地強調美印擁有“共同價值觀和民主制度”,在“印太地區(qū)”有“共同利益和共同承諾”,但這次會晤實際上花了大量時間討論俄烏問題,而新德里這一次的反應與華盛頓存在明顯溫差。 因為誰都能看出來,無論美方怎么大談美印戰(zhàn)略伙伴關系,無論話說得多委婉,都掩蓋不了兩國在俄烏問題上的“巨大分歧”,也改變不了美國施壓印度“譴責俄羅斯”才是這次會晤主題的事實。對此,當事方更是心知肚明。美國常務副國務卿舍曼最近露骨地表示,希望印度放棄“不結盟國家”地位,這在印度引發(fā)了很多網友的憤怒:“印度不是美國的”“印度希望美國停止與任何國家結盟,美國會聽嗎?” 美印這兩年的互動頗為密切,尤其華盛頓為了“拉印遏華”,在國際輿論上儼然化身新德里代言人,給美印關系蒙上一層玫瑰色。然而,兩國“友誼的小船”卻經不起烏克蘭危機的風浪,被瞬間沖刷出了立場和利益差異的一面。印度依據獨立外交原則,從維護自身國家利益出發(fā)做出的選擇,由于和美國所期待的方向不一致,就遭到華盛頓殺機暗藏的“后果”警告。當然,印度并沒有買它的賬。 我們看到,只要是一個堅持戰(zhàn)略自主的大國,就不可能在所有問題上都與華盛頓對表,一定會有不同和分歧。但華盛頓在骨子里從來就不接受、不尊重甚至排斥和遏制其他大國的戰(zhàn)略自主,也一直在采取威逼利誘等脅迫行動壓制它的生長。這是美國霸權主義和其他獨立大國之間的結構性矛盾,與意識形態(tài)或價值觀都扯不上關系。 包括印度在內的“金磚國家”,都拒絕參與對俄羅斯的制裁。印度不僅沒有停止與俄羅斯的貿易,還大幅增加了從俄羅斯的能源進口。印度作為“四方機制”的成員國竟然不聽指揮,讓美國這個自封的“話事人”臉上無光。這也說明,華盛頓的巴掌與其戰(zhàn)略野心日益不匹配,能捂住的地方是有限的,或者可以說,是越來越有限的。美國的“衛(wèi)星國”就那么幾個,國際局勢不會、也不應隨著華盛頓的指揮棒演變。 美國已經將自己置于一個尷尬的處境。盡管心存不滿,但它對印度的語氣明顯比對中國的要緩和,它不想因此破壞自己苦心經營的圍堵中國的“四方機制”以及“印太戰(zhàn)略”的前景?!巴啤辈缓线m,“利誘”的話,美國拿不出足以讓印度動心的籌碼。令華盛頓難辦的是,如果它因此放印度一馬,那它所謂“民主與專制對決”的說辭就不攻自破,美西方對俄羅斯的全面制裁網更拉不起來了。 當然,對于美國這個地緣利益的精算師來說,玩弄兩面派的手法是其一貫套路。過去這些年,當要拉攏其為華盛頓的全球戰(zhàn)略服務時,印度就成了“最大的民主國家”;當要體現西方世界的制度優(yōu)越性時,印度又變成了“民族主義上升”的國家。但這種虛情假意操弄別國的外交政策,并不是總能奏效。在俄烏問題上,當美國試圖故技重施,強行把世界劃分為“民主”和“專制”兩大陣營,新德里沒有與華盛頓站在一起。 如今,美國精心打造的制裁“民主陣營”,竟然少了印度這個“最大的民主國家”,這讓它很焦慮。其實,美國的虛偽、霸道和傲慢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國家認清并拒絕,但華盛頓的精英們還沉浸在妄自尊大中而不自知。這種情況下,美國還想靠一套陳詞濫調去維護霸權,恐怕是越來越行不通了。
環(huán)球時報 143 閱讀 2022-04-12 22:23此次選舉原本有兩名候選人。投票開始前,正義運動黨提名的總理候選人、該黨副主席沙阿·馬哈茂德·庫雷希宣布正義運動黨抵制此次總理選舉,該黨議員將集體從國民議會辭職。隨后,來自正義運動黨的國民議會副議長卡西姆·蘇里和該黨國民議會議員等一同離席,未參加投票。 投票由穆盟(謝派)議員薩達爾·阿亞茲·薩迪克主持。國民議會共有342個席位。 4月11日,安全人員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的國民議會大樓外警戒。新華社發(fā)(艾哈邁德·卡邁勒 攝) 當選總理后,夏巴茲·謝里夫在國民議會發(fā)表講話。他表示,中國是巴基斯坦忠實可靠、值得信賴的好伙伴,始終支持巴基斯坦發(fā)展。巴中兩國友誼地久天長,且深植于兩國人民心中。巴方將繼續(xù)全力推進中巴經濟走廊建設。 巴基斯坦國民議會10日凌晨通過針對總理伊姆蘭·汗的不信任動議,使他成為巴基斯坦歷史上首位遭國民議會罷免的總理。 4月11日,載有國民議會議員的車輛抵達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的國民議會大樓。新華社發(fā)(艾哈邁德·卡邁勒 攝) 現年70歲的夏巴茲·謝里夫是巴前總理納瓦茲·謝里夫的弟弟。20世紀80年代進入巴基斯坦政壇后,夏巴茲曾三度擔任巴東部旁遮普省首席部長,從政經驗較為豐富。2018年3月,夏巴茲當選穆盟(謝派)主席。同年,他領導的該黨在國民議會選舉中不敵伊姆蘭·汗領導的正義運動黨,成為國民議會第二大黨。
新華網 4014 閱讀 2022-04-12 09:32截至目前,德國暫未向烏克蘭提供重型武器。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11日公開表示,應作出改變。 “顯然,烏克蘭需要更多的軍用物資,尤其是重型武器?!必悹柌水斎赵诒R森堡出席歐盟外長理事會會議前指出,烏克蘭需要快速的軍事支持。 “眼下已經沒有時間再找借口,是展現創(chuàng)造力和實用主義的時候了?!必悹柌吮硎荆仨毰c烏克蘭一起盡快組織更換軍事裝備和進行培訓。 對于德國可以向烏克蘭提供哪些重型武器,貝爾伯克并沒有透露。她只是指出,所謂的“歐洲和平基金”將再向烏克蘭提供5億歐元用于武器和其他軍事裝備。 “歐洲和平基金”是歐盟的一項新融資工具,由成員國繳付,也可用于加強伙伴國家武裝部隊能力。在2021年至2027年期間,該基金預算約為50億歐元。在過去很短一段時間內,僅烏克蘭就已經占用了10億歐元額度。根據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的提議,近期還將再追加5億歐元。 據Politico報道,德國近日拒絕向烏克蘭交付100輛“Marder”型坦克。據悉,該計劃是由貝爾伯克和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推動的。德媒指出,德國外交部長的要求是否會改變聯邦政府的立場還有待觀察。 此外,德國國防部長蘭布雷希特9日在接受德媒采訪時承認,德國幾乎已經耗盡了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的能力,幾乎不可能在不危及國防能力的情況下直接從聯邦國防軍庫存中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和物資。未來交付必須更多直接通過軍工企業(yè)進行。
中國新聞網 4568 閱讀 2022-04-11 22:54針對目前面臨的腐敗案審判,南非前總統(tǒng)雅各布·祖馬的發(fā)言人曼伊11日發(fā)表聲明稱,祖馬的律師團隊認為其面臨不公正的審判,決定申請推遲對祖馬案件的審理。 當日,針對祖馬的腐敗案審判在南非彼得馬里茨堡高等法院正式開庭,不過祖馬以身體不適為由缺席審判。此前,祖馬因涉嫌卷入一起軍火腐敗案而被提起訴訟,他面臨在1995年至2004年期間收受700多筆共計400多萬蘭特(約合人民幣200萬元)款項的指控。 祖馬的律師團隊稱,根據南非法律程序,這一申請的提出將使當前的審判暫停下來,且負責此案的法官科恩幾乎不享有自由裁量權。 但負責此案的檢察官比利·唐納則對此予以駁斥,并指出祖馬的律師團隊的上述做法涉嫌濫用法庭程序。他直言,祖馬及其律師團隊試圖用其“編造出來的申請”達到避免出庭的目的。 截至記者發(fā)稿時,彼得馬里茨堡高等法院尚未就祖馬律師團隊的申請作出正式裁決。 即將年滿80歲的祖馬去年7月因“藐視法庭”罪名被判入獄服刑,刑期為15個月,而他的入獄也引發(fā)了南非多地暴發(fā)抗議活動。最終抗議活動演變?yōu)榇笠?guī)模騷亂,并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中國新聞網 151 閱讀 2022-04-11 22:50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將于10日“竄訪”臺灣的消息,通過媒體放風沒多久,就爆出她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同時佩洛西辦公室稱,暫時推遲原定于8日出發(fā)的亞洲行程,訪臺計劃當然也被擱置。 由于佩洛西的新冠陽性來得“太巧合”,引發(fā)了一些人對其是否“技巧性新冠”的猜測。我們要說,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這趟行程不應是“推遲”,而是必須“取消”。正如中方嚴正警告的,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作出堅決反應,一切后果由美方承擔。 佩洛西作為美國的三號政治人物,應當深知臺灣問題在中美關系中的敏感性和重要性,也應當完全理解以其政治身份訪問臺灣意味著什么。這是事關中美政治根基是否穩(wěn)定的最核心議題,佩洛西訪臺一旦成行,必將強烈沖擊中美關系穩(wěn)定,破壞臺海和平。佩洛西方面至今沒有公開證實其對中國臺灣地區(qū)的訪問安排,而是遮遮掩掩地靠媒體放出探測氣球,就足以證明華盛頓完全了解此事的敏感性。 距拜登總統(tǒng)鄭重重申“四不一無意”承諾還不到一個月,華盛頓先是啟動對臺軍售,緊接著又傳出佩洛西要訪臺的爆炸性新聞,美國對華政策的欺騙性、兩面性暴露無遺,其在臺灣問題上“切香腸”的策略明顯加速。需要指出,中美關系現在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美方的信用問題,而臺灣問題已經成為中美之間最大的火藥桶。 將中國視為“美國最大戰(zhàn)略競爭對手”的華盛頓政客,顯然覺得臺灣這張牌打起來會很順手,有了民進黨當局做里應外合的“冤大頭”,打這張牌既能對中國大陸形成“有效”滋擾,也能從民進黨那里強買強賣大發(fā)橫財。當國內選情低迷的時候,還可以通過在臺灣問題上向中國展示強硬來騙取選票。在這些短視、狹隘動機的驅動下,華盛頓正試圖掏空一中政策,在臺海以及中美關系的墻角下堆積出巨大的風險。 華盛頓宣稱要追求“有效且健康的競爭”或者說“沒有災難的競爭”,在臺灣問題上謹言慎行,正是防止競爭演變?yōu)闉碾y的關鍵之一。那些妄圖“以臺制華”的華盛頓政客必須明白,美臺勾連膽敢觸碰《反分裂國家法》所畫出的三條紅線,中國大陸方面的反應將是排山倒海的,屆時他們必定會嘗到玩火自焚的無盡苦果。這樣的警告并不難理解,中國大陸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和意志,豈是華盛頓那點“在亞太揩油”的投機心思能相提并論的? 去年美國議員三次訪臺,解放軍的震懾行動逐漸加碼,而且越來越接近實戰(zhàn)。套在“臺獨”勢力脖子上的繩子已經越勒越緊,佩洛西們竟然還想把一只腳踩在絞首架的踏板上?,F在華盛頓已深陷政治極化不可自拔,它的很多決定正被極端輿論裹挾而喪失理智,但中國大陸的紅線決不會因為它的“失心瘋”而后退分毫。中國大陸所發(fā)出的清晰信號,美臺當局應該逐字逐句地理解,一個標點符號都不要漏掉。 佩洛西已經82歲高齡,我們希望她早日康復。同時也要指出,與剛感染的新冠肺炎病毒相比,佩洛西恐怕更需要治療的是其“反華偏執(zhí)癥”。時間也必將證明,病態(tài)反華、觸碰“紅線”者,決不可能是什么英雄,只會是歷史的罪人,也必將遭到無情的懲罰。
人民網 5132 閱讀 2022-04-11 21:37在4月9日有6架運-20抵達塞爾維亞以后,當地時間4月10日,第二批6架中國運-20A抵達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的巴塔尼察空軍基地。 9架運-20在兩天內先后抵達塞爾維亞,讓美媒“酸”了。美聯社4月10日在報道中宣稱,這是解放軍在“歐洲進行的武力展示”,展示了中國日益增長的全球影響力。 美聯社還無端炒作稱,中國武器“會加劇塞爾維亞和科索沃的緊張局勢”,西方國家擔心,烏克蘭沖突期間,巴爾干地區(qū)的武器運輸可能會威脅到該地區(qū)“脆弱的和平”。 4月10日抵達塞爾維亞的運-20和飛行路線圖 圖源:社交媒體 4月10日抵達塞爾維亞的運-20和飛行路線圖 圖源:社交媒體 航空查詢軟件FlightRadar24的信息顯示,10日,第二批6架國產運-20大型運輸機穿越土耳其領空,抵達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郊區(qū)的巴塔尼察空軍基地。當地社交媒體拍攝到的畫面現實,6架中國運20運輸機順利降落在塞爾維亞巴塔尼察空軍基地。 12架次運-20先后奔赴海外執(zhí)行任務,這是運-20有史以來赴海外執(zhí)行任務的飛機數量最多的編隊。 雖然塞爾維亞官方沒有證實導彈交付,但塞爾維亞總理武契奇10日表示,塞爾維亞軍隊將在周二或周三展示接收到的“最新的武器”。 這6架運-20的編號為20041、20042、20045、20047、20049和20142,與9日的一樣。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第二批次的運-20航線和9日基本一樣,也有不少土耳其居民拍攝到在博斯普魯斯海峽上空巡航飛行的運-20。 12架次運-20先后赴海外執(zhí)行任務,是創(chuàng)紀錄的。對于我軍戰(zhàn)略機隊的大規(guī)模出動,美國媒體也不懷好意的揣測了起來。美聯社在報道中表示,此次中國的運-20機隊,飛越了至少兩個北約成員國——土耳其和保加利亞——的領空上,并對塞爾維亞進行了武器交付,此舉被專家們視為中國日益增長的全球影響力的展示。 在博斯普魯斯海峽上空飛行的運-20 在博斯普魯斯海峽上空飛行的運-20 美聯社援引塞爾維亞軍事分析家拉迪克的話說:“中國人進行了武力展示?!? 除了老生常談中國影響力以外,美聯社還無端炒作稱,中國武器“會加劇塞爾維亞和科索沃的緊張局勢”,西方國家擔心,烏克蘭沖突期間,巴爾干地區(qū)的武器運輸可能會威脅到該地區(qū)“脆弱的和平”。 美聯社表示,雖然塞爾維亞這個正正式尋求加入歐盟,但該國在用俄羅斯和中國的武器來增強自己的武裝力量,包括無人機、主戰(zhàn)坦克和其他裝備。 2020年,它接收了翼龍1型察打一體無人機,除此之外塞爾維亞接受的FK-3系統(tǒng)。美聯社隨后還無端炒作稱,西方國家擔心,俄羅斯和中國對塞爾維亞的軍火出售可能會“促使塞爾維亞和科索沃發(fā)生沖突”。 The Drive網站《戰(zhàn)區(qū)》欄目評論稱,如此多的運-20同時出動前往歐洲是前所未有的,也說明中國運輸機隊的戰(zhàn)略空運能力不斷提高。 《戰(zhàn)區(qū)》欄目援引開源情報(OSINT)表示,他們已經追蹤到43架完成組裝的運-20A/運油-20運輸機,包括36架正在服役的運-20,和7架處于測試階段的運-20。這些都是有號的機隊數量,實際的運-20機隊規(guī)??赡芤蟮枚?。 《戰(zhàn)區(qū)》欄目表示,這次向貝爾格萊德運送軍事裝備的大規(guī)模出動,再次證實了解放軍空軍通過其迅速發(fā)展的運-20機隊獲得的戰(zhàn)略空運能力,并且通過不斷的遠航行動用以練兵,提高對運輸機運用的能力。 對于我國運-20運輸機任務能力的拓展,中國國防部新聞發(fā)言人吳謙曾表示,鯤鵬展翅九萬里,我們的“鯤鵬”(運-20,代號“鯤鵬”)在未來會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鳳凰網 157 閱讀 2022-04-11 14:12俄烏沖突仍在持續(xù)。綜合外媒10日消息,烏克蘭和俄羅斯近期均向烏克蘭東部地區(qū)投入了增援部隊,雙方可能引發(fā)最大軍事沖突。 報道指出,最近幾天,俄軍的坦克和大炮,以及從基輔周圍地區(qū)撤出的部隊陸續(xù)抵達烏克蘭城市伊久姆北部。烏軍也開始從烏北部向頓巴斯地區(qū)移動。 《華爾街日報》指出,頓巴斯和附近地區(qū)雙方接觸線上的小規(guī)模沖突每天都在繼續(xù),俄羅斯軍隊試圖向伊久姆以南推進。西方和烏克蘭官員表示,大規(guī)模行動的時機取決于莫斯科,俄羅斯可能會立即發(fā)動現有部隊,也可能等待幾周,對在烏克蘭北部遭受損失的部隊進行重新組合。 據路透社報道,空襲警報在烏克蘭東部幾個城市響起,俄軍撤離基輔周邊后,烏東部地區(qū)已成為俄羅斯軍事行動的重點,烏克蘭官員呼吁民眾逃離烏東。 據此前報道,當地時間8日,頓涅茨克地區(qū)城市克拉馬托爾斯克的一個火車站遭到導彈襲擊,造成50多人死亡。烏總統(tǒng)辦公室主任顧問阿列斯托維奇表示,落在火車站附近的導彈碎片顯示是俄制武器。對此,俄羅斯聯邦偵查委員會8日發(fā)布公告,該襲擊由烏克蘭武裝力量發(fā)動,其目的是擾亂該市居民的大規(guī)模撤離。 烏總統(tǒng)辦公室顧問波多利亞克認為,澤連斯基和普京要到“烏克蘭在烏東部地區(qū)擊敗俄羅斯后”才會會面,這將支持烏克蘭的談判地位。 當地時間9日,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發(fā)布視頻講話,呼吁在新的沖突之前為烏克蘭提供緊急援助。澤連斯基還表示,烏克蘭已經準備好與在該國東部集結的俄羅斯軍隊進行一場“艱苦的戰(zhàn)斗”。 同日,英國首相約翰遜秘密抵達基輔,與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進行一對一會談,并承諾為烏克蘭提供財政和軍事援助。
東方網 5848 閱讀 2022-04-11 13:11當地時間11日凌晨3時左右,印度古吉拉特邦巴魯克區(qū)的一家化工廠發(fā)生爆炸,導致6名工人喪生。 事故發(fā)生在距離艾哈邁達巴德市約235公里的一個工業(yè)區(qū)。當地警察說,6名受害者當時在反應爐附近工作,在溶劑蒸餾的作業(yè)過程中突然發(fā)生爆炸。
環(huán)球網 13 閱讀 2022-04-11 13:06當地時間10日,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60分鐘》節(jié)目播出的采訪中,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表示,他不再對北約的外交感興趣。 據美國《國會山報》10日報道,澤連斯基在采訪中提到,北約在俄烏沖突中采取的外交沒有結果,并稱一切都“非常官僚主義”,“我對導致烏克蘭毀滅的北約外交不再感興趣?!? 美媒稱,俄烏沖突爆發(fā)以來,澤連斯基曾敦促北約采取更強硬的行動,并直言北約“軟弱”。這位烏克蘭總統(tǒng)3月曾批評北約,“因為你們的軟弱,因為你們的不團結,到目前為止,北約聯盟所能做的就是為烏克蘭運送50噸柴油?!?
環(huán)球網 5829 閱讀 2022-04-11 12:59從歷史書中我們可以知道,美國在“冷戰(zhàn)”中獲得全勝,從那之后,世界進入了一個由美國構建的“一超多強”的格局,不論是經濟還是科技亦或者是軍事,美國對全球的掌控力達到了空前的程度,這也就導致即使美國可以肆意轉嫁危機、拱火戰(zhàn)爭,哪怕國內通貨膨脹到不行,但依然傷不到美國元氣。 但是這一切或許將迎來改變,美國某位上將近日說出了他的擔憂和壓力。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4月5日報道,美國四星上將、參聯會主席——馬克·米利表示:俄烏沖突的爆發(fā),是他入伍42年以來認為的對世界和平與安全最大的威脅。 廣告在外工作的老公,半年才回來一次,每次我都既期待又害怕× 與此同時,他還不忘扯出中國,他主觀的將中俄兩國進行了“捆綁”,并認為中俄兩國強大的軍事實力,將會從根本上改變當前的全球秩序,這讓發(fā)生重大國際沖突的可能性驟增。 首先,中俄之間是“新時代全面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不假,但是也并不像米利主觀認為的那樣存在軍事之間的捆綁。 另外,中國一直堅定地維護國際秩序并遵守國際法,反倒是美國屢屢玩“文字游戲”,將本國法律凌駕于國際法之上,嚴重破壞地區(qū)和平穩(wěn)定,制造可能波及全球的不穩(wěn)定因素。 另外,米利所說的“從根本上改變當前的全球秩序”其實就是“美國構建的服務美國的秩序”,倘若這套秩序不夾雜“美國霸權”,又怎么會擔心被改變呢? 最后,米利還表示:中國將會是中美俄“三級格局”當中美國的“主要對手”,結合此前五角大樓發(fā)布的最新《國防戰(zhàn)略報告》中把中國定義為美國“長期系統(tǒng)性挑戰(zhàn)”的對手的表述來看,美國這是下定決心要與中國“碰瓷”了。 除了美國四星上將米利之外,美國戰(zhàn)略部司令——理查德近日也對“中國威脅”進行了一番渲染,據觀察者網4月6日報道,理查德表示,中國戰(zhàn)略核武器庫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擴張”,這對美國來說構成“急劇升級的風險”,在“迫不得已”之下,美國會考慮“主動出擊”。 廣告屠龍高爆服!附近首充送打金神器,裝備秒回收!× 顯然,在“貿易戰(zhàn)”不敵中國之后,美國軍界高官開始出來刷存在感了,并且公然把“中美熱戰(zhàn)”擺上臺面,美國抱著全球最多的核武器庫存說中國的核武器對美國“構成威脅”,字里行間還流露“憂患之感”。 當然,美國此刻的“憂患之感”也不能片面理解,可以說是“三分真,七分假”,中國不斷進步的現代化軍事實力確實讓“唯武力論”的美國有壓力了,但也不能不排除美國又在啟動輿論攻勢,靠渲染“外部威脅論”來為自己后續(xù)行動鋪路。
國防時報社 5891 閱讀 2022-04-11 12:41北京4月9日電(蔣鯉)美國窮人權益組織日前與聯合國經濟學家共同編寫了一份《窮人新冠疫情報告》,揭露了疫情對美國低收入社區(qū)的破壞性影響,美國貧困縣的疫情總體死亡率幾乎是富??h的兩倍。正如該報告所稱,雖然新冠病毒沒有區(qū)分貧富,但美國政府和社會卻刻意做到了。 該報告對美國3000多個縣的新冠疫情數據進行了分析。在死亡率最高的前 300 個縣中,平均有 45% 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而在最近的一波疫情期間,死亡率差異幾乎達到了3倍。報告認為,貧困縣人口缺乏醫(yī)療保險與此關系密切。 這些冰冷的數字背后,是美國政府對窮人的漠視。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聯合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解決方案網絡主任杰弗里?薩克斯表示,調查結果說明,新冠肺炎大流行不僅是一場全國性的悲劇,也是社會正義的失敗。 美國一直自詡為“西方民主的堡壘”,但卻沒能建立起一個有效的堡壘來保護自己的民眾。面對高昂的醫(yī)療成本,富裕階層自然能采取更好的防護措施盡量避免感染,即使感染也能優(yōu)先得到救治。但對低收入群體來說,因無法支付昂貴的藥費得不到及時治療,只能任由病毒吞噬。 和低收入群體面臨同樣困境的還有美國的非洲裔、印第安原住民等少數族群?!渡鐣茖W與醫(yī)學》雜志近日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稱,當美國白人通過媒體獲悉美國黑人的死亡率高于他們的人口群體時,他們對病毒的恐懼就會消退。 這種赤裸裸的種族歧視竟然堂而皇之地存在于標榜“人權”和“民主”的美國社會,這令人震驚和不解。盡管“反種族歧視”口號在美國喊得響亮,但事實卻是,系統(tǒng)性種族歧視仍頑固地存在于美國社會。 而新冠疫情之下,美國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原住民的狀況同樣不容樂觀。他們的住院死亡率是白人的2到3倍,他們缺乏自來水、健康食品和基本公用設施,相關醫(yī)療機構資金嚴重不足。 這些長期被邊緣化、被歧視的群體面對著來自美國政府和社會的不公,降低了他們在這場疫情中獲得救治的能力。他們身為美國人,卻無法享受和富人與白人同等的醫(yī)療待遇,這是不道德的。 新冠病毒不會區(qū)分膚色、貧富和種族,但美國政府卻給美國民眾貼上不同的標簽來區(qū)別對待。不能一視同仁地保護每個公民的安全,還自稱抗疫“世界第一”,這樣的美國,不慚愧嗎?
中國新聞網 5792 閱讀 2022-04-09 10:36習近平同菲律賓總統(tǒng)杜特爾特通電話 偉大的事業(yè)孕育偉大的精神 解局:佩洛西,有病得治啊 近日,一名男子在美國紐約一個新冠病毒檢測點接受檢測。 郭 克攝(新華社發(fā))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遠遠沒有結束,現在不是放寬防控措施的時候?!泵鎸诿罋W等眾多國家和地區(qū)逐漸放松甚至撤銷防疫措施,世衛(wèi)組織日前再次向全球發(fā)出新的警告。專家分析認為,由于傳播能力更強的新冠病毒變種肆虐,加之部分國家過早放松防疫措施,疫情未來的走勢仍然充滿不確定性。 疫情形勢不容樂觀 當前,全球疫情仍處于大流行階段。根據Worldometer實時統(tǒng)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4月7日6時30分左右,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超過4.9億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618萬例。 數據顯示,全球確診病例居高不下,并呈現重新急劇攀升的趨勢。其中,美歐在經歷了短暫的疫情平靜期后確診病例再次急升,正面臨新一波疫情高峰。亞洲多地疫情也處于嚴峻時刻。 “新一波疫情浪潮即將到來,我們準備好了嗎?”《紐約時報》報道稱,短暫的疫情平靜期即將結束的清晰警告已經從西歐發(fā)出。隨著出現傳染性更強的奧密克戎亞型變異株BA.2,英法德等許多歐洲國家的確診人數正在迅速攀升。報道稱,在過去兩年里,歐洲暴發(fā)一輪疫情浪潮后,幾周內美國也必定出現類似的疫情浪潮。報道采訪的10名傳染病學家都認為,導致歐洲疫情再度暴發(fā)的很多因素在美國也存在,只是不清楚美國下一波疫情何時到來。 “全球抗疫已步入第三個年頭。總體來看,在疫苗與特效藥等的幫助下,全球疫情將逐漸趨緩,但仍面臨嚴峻挑戰(zhàn)?!敝袊F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所長陳向陽對本報記者表示,現階段疫情呈現如下新特點:一是疫情危害創(chuàng)新高,持續(xù)時間之長、危害之大、疫情“綜合征”之多,不亞于一場世界大戰(zhàn);二是世界多國疫情反彈,此起彼伏、反復無常;三是無癥狀感染者占比偏高,病毒的隱蔽性與防控難度增大。 盡管疫情形勢不容樂觀,但美歐等多國卻在放松甚至取消防控措施。英國政府宣布,于3月18日凌晨4時起,取消所有入境限制措施。荷蘭從3月23日起取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進入公共場所必須戴口罩和出示核酸檢測結果的規(guī)定。法國已經停用“疫苗通行證”,除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外,不再強制要求人們戴口罩。當地時間4月5日,德國聯邦衛(wèi)生部長勞特巴赫宣布,從5月1日開始,新冠病毒感染者將不再需要強制隔離。 多重因素加劇蔓延 英國廣播公司稱,新冠肺炎疫情進入第3年,左右全球疫情走勢的主導病毒株從德爾塔變成奧密克戎,奧密克戎也在持續(xù)變異,目前最令人擔憂的是奧密克戎BA.2亞型。BA.2亞型號稱“隱形毒株”,它的傳染性是BA.1的1.4倍,其傳染指數(Ro)高達12。此外,奧密克戎和德爾塔這兩大“毒王”的混合體“德爾塔克戎”已經出現。 世衛(wèi)組織衛(wèi)生緊急項目技術負責人瑪麗亞·范克爾克霍夫稱,近期全球確診病例激增背后存在多重因素,一是高傳染性的奧密克戎毒株仍在廣泛傳播。目前奧密克戎已經發(fā)現BA.1、BA.2等亞型,其中BA.2是迄今為止傳播力最強的毒株;二是一些國家已取消多數甚至是所有防疫限制措施;三是全球新冠疫苗分配仍然極不均衡,許多地方的疫苗覆蓋率不夠高;四是有關疫情的錯誤信息泛濫。范克爾克霍夫說:“這些錯誤信息包括奧密克戎致病率較輕微、疫情大流行即將結束等,這些錯誤信息造成了很多混亂。” 談及最近全球疫情蔓延的主要原因,陳向陽認為,一是新冠病毒奧密克戎毒株亞型BA.2傳染力更強;二是不少國家陷入抗疫疲勞,放松了警惕,防控措施松懈導致疫情卷土重來;三是美歐發(fā)達國家政府要么繼續(xù)將抗疫政治化、彼此推卸責任、甚至對外“甩鍋”,要么干脆 “躺平”、自欺欺人、假裝疫情已經結束;四是不少國家未能統(tǒng)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片面強調經濟復蘇,急于解封松綁,招致疫情反彈。 日前,世衛(wèi)組織發(fā)布了有關新冠疫情的最新計劃,名為《戰(zhàn)略預備、準備和響應計劃》。該計劃承認,目前的疫苗在減緩奧密克戎變種傳播方面的效果不如預期。世衛(wèi)組織將繼續(xù)推動為全球70%的人口接種疫苗的目標,重點是那些最容易受到嚴重后果影響的人群。 另據路透社報道,截至2022年3月底,全球共施打110多億劑新冠疫苗。但全球約36%的人口尚未接種第一劑。對此,陳向陽表示,新冠疫苗雖然效果明顯,但全球“疫苗鴻溝”亟待彌合。美西方發(fā)達國家自私自利、全球治理赤字突出等問題導致疫苗分配嚴重失衡,不少發(fā)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地區(qū)仍然嚴重缺乏疫苗。 加強病毒監(jiān)測能力 “當前,世界各國抗疫政策主要分為三種類型:一是美歐發(fā)達國家‘放縱型’,推卸責任,不在乎民眾的生命健康,還美其名曰‘自由’‘人權’;二是以中國為代表的‘負責型’,政府統(tǒng)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fā)展,堅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堅持‘動態(tài)清零’和‘精準防控’,取得確診人數尤其是病亡人數極為有限的抗疫成效;三是介入中西方兩種抗疫模式之間的‘中間型’?!?陳向陽稱。 分析指出,如果《戰(zhàn)略預備、準備和響應計劃》在今年實施,全球有望結束疫情的緊急階段。據路透社報道,該計劃包括三種病毒在未來一年可能如何演變的情境預測。 世衛(wèi)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在一次吹風會上表示:“根據我們目前所知,最有可能的情境是新冠病毒繼續(xù)演變,但隨著接種疫苗和感染推動的免疫增強,病毒引起的疾病嚴重程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低?!? “全球抗疫任重道遠,關鍵在于統(tǒng)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復蘇?!标愊蜿栒J為,當前,全球抗疫合作存在以下問題:一是西方發(fā)達國家尤其是美國仍然將抗疫政治化,不顧全球合作抗疫的大局,頑固熱衷于地緣政治與大國競爭,嚴重掣肘全球抗疫合作進程;二是世衛(wèi)組織等治理效率有待提高,國際組織的改革有待加快;三是美西方私心太重、雜念太多,致使全球抗疫面臨多重困難。 為了幫助結束新冠肺炎疫情緊急階段,世衛(wèi)組織呼吁各國繼續(xù)加強病毒監(jiān)測能力,以便發(fā)現有關病毒發(fā)生重大演變的早期預警跡象。
海外網 364 閱讀 2022-04-09 10:29白俄羅斯國家法律門戶網站8日發(fā)布的政府決議顯示,白俄羅斯政府當天制定出一份不友好國家名單,被列入不友好國家名單的有歐盟27個成員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列支敦士登、挪威、新西蘭、阿爾巴尼亞、冰島、北馬其頓、黑山以及瑞士,共計39個國家。白俄羅斯通訊社8日報道稱,白俄羅斯的這份名單比俄羅斯類似名單中的國家和地區(qū)少了9 個。 根據白俄羅斯政府法令,這些國家“對白法人實體和個人采取了不友好的行動”。白俄羅斯將與部分不友好國家用白俄羅斯盧布結算,還可以凍結這些國家在其境內的投資項目,暫停它們的融資,并且不允許這些國家以外幣形式償還公共債務等。
環(huán)球網 34 閱讀 2022-04-09 10:02“戰(zhàn)爭來臨時,真相是第一個犧牲品?!?月6日,“今日俄羅斯”援引古希臘悲劇作家埃斯庫羅斯的話,評論烏克蘭布恰鎮(zhèn)平民死亡事件。 目前,俄烏雙方就布恰事件各執(zhí)一詞,烏總統(tǒng)澤連斯基呼吁將俄從聯合國安理會中除名,并改口再談加入北約。俄烏談判及局勢走向,或再現轉折? 【布恰事件引發(fā)關注】 2日,俄軍隊從烏首都基輔周邊等地區(qū)撤出。俄方表示,這是一種為雙方談判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的友好姿態(tài)。 然而,麻煩很快隨之而來。 俄軍撤出后,烏方重新控制了位于基輔西北37公里的布恰鎮(zhèn)。烏國防部發(fā)布了一些照片和視頻,稱當地有人橫尸街頭,有人被捆綁后遭近距離射殺,還有一些人被葬在一處亂葬坑內。烏方將此歸咎于俄方。 烏總檢察長維涅迪克托瓦3日稱,已找到410具平民遺體。 點擊進入下一頁 烏克蘭布恰鎮(zhèn)的衛(wèi)星圖像。圖片來源: 馬克薩爾科技公司(Maxar Technologies)。 次日,烏總統(tǒng)澤連斯基身著防彈背心,在軍人及官員陪同下,到訪布恰鎮(zhèn)。這是俄烏沖突發(fā)生以來,他首度在基輔以外地區(qū)公開現身。 “這些都是戰(zhàn)爭罪,將被世界視為種族滅絕。”澤連斯基認為。5日,在線出席聯合國安理會會議時,他表達了類似觀點。 澤連斯基稱,如安理會不知如何通過旨在恢復烏和平的決議,可以將俄從安理會除名,改革安全體系;或者,該機構應自我解散。 【俄方盡力自證清白】 布恰事件在西方引發(fā)新一輪輿論沖擊,俄方不得不集中精力,自證清白。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烏克蘭蘇梅市,民眾正在撤離。 “今日俄羅斯”指出,俄軍于3月30日撤離布恰,這是既定事實。烏克蘭國家警察于一天后進入布恰,但布恰鎮(zhèn)長費多魯克當天發(fā)視頻證實俄軍撤離時,并未提任何大規(guī)模暴行、死者遺體或諸如此類的現象。 俄常駐聯合國代表涅邊賈在向安理會提交證據時認為,“難以想象,布恰鎮(zhèn)長會忘記指出這種破壞性的場景”。 涅邊賈還展示了烏摔跤運動員詹·貝里紐科在烏方恢復控制后赴當地拍的照片,稱其笑容“令人印象深刻”,并未提死者和暴行。 點擊進入下一頁 網友指出,4月1日至2日,布恰鎮(zhèn)長及烏摔跤運動員貝里紐科等人在當地留影時面帶笑容,未發(fā)布發(fā)現平民死亡的消息。圖片來源:推特頁面截圖。 俄高等經濟學院高級講師兼外交官扎哈羅夫指出,照片中死者的腿和手上大多纏著白布帶,這通常是支持俄軍的人佩戴的。 俄國防部認為,基輔所公布圖像中的所有尸體,在至少經過四天后沒有僵化,也沒有典型尸斑,傷口還出現了未凝固的血液。網絡上則有人指出,尸體旁的地面上沒有血跡,有的尸體似乎發(fā)生抖動或位置移動。 不過,有關說法并未獲得烏方證實。 【“慘案”或有2.0版?】 布恰事件“與基輔焦急等待頓巴斯戰(zhàn)役的結果有關。對華盛頓而言,顯示西方占主導地位非常重要”,俄高等經濟學院高級講師兼外交官扎哈羅夫認為。 在布恰事件成為“羅生門”之際,澤連斯基警告,俄軍在基輔附近撤出后“新曝光的暴行”,可能比在布恰的“更惡劣”。 點擊進入下一頁 當地時間4月5日,聯合國安理會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就烏克蘭局勢舉行公開會。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 俄國防部發(fā)言人伊戈爾·科納申科夫少將5日則表示,烏軍隊心理行動的主要中心,疑似在基輔附近莫遜村進行新的“被俄軍打死的和平居民的擺拍”,并供西方媒體繼續(xù)發(fā)布。他說,烏特種部隊的類似行為還在蘇梅、科諾托和其它城市進行過。 此外,俄強力機構消息人士披露,烏偵察破壞小組正在赫爾松州亞歷山德羅夫卡,“籌備利用平民死亡……嫁禍俄羅斯”。 據稱,該偵察破壞小組的任務是協(xié)調炮擊、在住宅樓和學校埋雷,以造成平民大量傷亡,他們已在頓涅茨克實施了數次類似活動。 【烏總統(tǒng)突然改口】 目前,俄烏已進行了五輪談判,已取得一些積極進展。布恰事件的發(fā)酵,為初現曙光的談判再添不確定性。 點擊進入下一頁 當地時間5日,烏總統(tǒng)澤連斯基在聯合國安理會發(fā)表視頻講話。圖片來源:澤連斯基視頻講話截圖 5日,澤連斯基在電視直播中指出,烏克蘭不會再談關于去軍事化和“去納粹化”的條款。此外,如果北約“明天提議烏克蘭加入,而不是開玩笑的話”,烏已準備好加入。 澤連斯基還表示,他與俄總統(tǒng)普京的會面,很可能不會進行。他稱,在布恰所發(fā)生的事情,讓烏更難與俄談判。 此前,澤連斯基曾明確烏克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加入北約”,已對此事“失去興趣”。他的立場為何出現反復? 點擊進入下一頁 當地時間3月29日,俄烏代表團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談判。 俄專家分析,布恰事件是烏方“大規(guī)模信息戰(zhàn)”的一環(huán),“澤連斯基需要采取這樣的行動以提高談判中的地位,增加自己的籌碼,不用妥協(xié)退讓。” 對此,俄外長拉夫羅夫呼吁,為了讓談判取得真正的進展,應向基輔發(fā)出明確信號,不要破壞與莫斯科的談判。“否則,我們有重演明斯克協(xié)議命運的風險”。 【美烏調門有差異】 反觀西方,4日,美總統(tǒng)拜登重申對普京是“戰(zhàn)爭罪犯”的指控,聲稱俄軍在布恰犯下“戰(zhàn)爭罪”,呼吁進行審判。 點擊進入下一頁 美國總統(tǒng)拜登。 拜登的國家安全顧問建議,在國際刑事法院(ICC)進行審判。美國務院表示,華盛頓將支持一個由國際檢察官組成的多國團隊,幫助收集和分析證據。 但美國的兩項表態(tài),與烏方并不一致。 一是有關布恰事件的性質,美方沒有像澤連斯基那樣為其貼上“種族滅絕”(Genocide)的標簽。多家美媒采用了“暴行”(Atrocities)一詞。 點擊進入下一頁 從上至下分別為《紐約時報》、CNN、雅虎新聞對布恰事件的報道標題。圖片來源:外媒報道頁面截圖。 二是有關澤連斯基呼吁將俄從安理會中除名。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琳達·托馬斯-格林菲爾德表示,安理會是二戰(zhàn)結束后聯合國成立的結果,俄是安理會成員國,這是事實,“無法改變”,將其除名行不通。 俄衛(wèi)星通訊社也介紹,俄聯邦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寫入了《聯合國憲章》第23條。如要將其逐出安理會,需修改憲章,而這需要安理會所有常任理事國簽署,包括擁有一票否決權的俄羅斯。 不過,美方有新招對付俄羅斯。托馬斯-格林菲爾德稱,美國將尋求暫停俄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成員國資格。 【“外交戰(zhàn)”與“制裁戰(zhàn)”】 布恰事件,給了西方啟動新一輪“外交戰(zhàn)”和“制裁戰(zhàn)”的理由。 點擊進入下一頁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當地時間5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已提議對俄羅斯實施第五輪制裁,包括禁止與俄四家主要銀行交易;禁止向俄出口半導體、汽車和運輸設備,總出口額約100億歐元;禁止俄公司參與歐盟國采購招標;禁止俄船只進入歐盟港口等。不過,相關舉措需獲歐盟27個成員國一致同意。 俄《國家防御》雜志主編科羅琴科認為,布恰事件為西方“提供了額外籌碼”,作為向對俄和不支持對俄制裁的國家施壓的借口。 6日,美國對俄兩家銀行發(fā)起制裁,并禁止對俄能源進行新投資。普京兩名女兒及俄外長拉夫羅夫的妻女等人,遭到制裁。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俄羅斯駐意大利使館。 此外,2月24日俄軍入烏執(zhí)行軍事行動以來,包括法、德、意等在內,歐洲十多國連續(xù)大規(guī)模驅逐俄外交人員,近期,更多俄外交人員遭驅逐,人數超過150人。立陶宛和拉脫維亞還宣布降級與俄外交關系。 俄副外長格魯什科指出,歐洲大規(guī)模驅逐俄外交人員的行為,是“早就策劃好的”。驅逐外交人員對雙邊關系是一種打擊,影響將持續(xù)很長時間。 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俄前總統(tǒng)梅德韋杰夫則稱,俄將會對這些國家做出對等反應,未來可能視一些西方國家為“被槍瞄準的人”。
中國新聞網 183 閱讀 2022-04-09 09:43據俄羅斯媒體8日報道,俄羅斯駐柏林大使館向德國聯邦外交部遞交抗議函,抗議位于柏林特雷普托公園的蘇維埃戰(zhàn)爭紀念碑遭到破壞,并稱相關的卑劣舉動是對犧牲戰(zhàn)士們的惡意攻擊。 據塔斯社8日報道,俄羅斯駐柏林大使館表示:“我們對2022年4月7日發(fā)生在柏林特雷普托公園的、對蘇維埃戰(zhàn)爭紀念碑的可怕破壞行為深感憤慨。建筑綜合體的一部分,包括著名的士兵紀念碑,都被帶有貶損意味的反俄口號所玷污,其中還包括了要求‘殺死所有俄羅斯人’的內容?!? 俄使館認為,相關的卑劣舉動,是對那些為把世界和歐洲從納粹主義中解放出來而犧牲戰(zhàn)士們的惡意攻擊。俄方已就此通知德國執(zhí)法機構,并對德國外交部提出抗議。(海外網 張霓) 海外網版權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海外網 5800 閱讀 2022-04-08 20:40美國國會參議院7日表決批準凱坦吉·布朗·杰克遜出任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杰克遜就職后,將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出任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非洲裔女性。 參議院當天表決結果為53票贊成、47票反對,50名民主黨人和獨立派人士全部投了贊成票,共和黨人有3人投了贊成票。美國總統(tǒng)拜登在參議院表決結束后在社交媒體上說,杰克遜的提名獲批準對美國來說是一個歷史性時刻。 拜登今年2月提名杰克遜出任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接替將在今年夏天休庭期間退休的自由派大法官斯蒂芬·布雷耶。布雷耶退休后,杰克遜將正式宣誓就職。 杰克遜現年51歲,畢業(yè)于哈佛大學法學院,于2021年6月開始擔任哥倫比亞特區(qū)聯邦巡回上訴法院法官。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有9名大法官,其中包括一名首席大法官,人選由總統(tǒng)提名,需得到國會參議院批準,上任后可終身任職。目前,該法院由6名保守派大法官和3名自由派大法官組成。
央視網 263 閱讀 2022-04-08 20:18據俄新社報道,當地時間8日,烏克蘭東部城市克拉馬托爾斯克一火車站遭導彈襲擊,至少造成39人死亡,約100人受傷。俄羅斯國防部、俄羅斯總統(tǒng)新聞秘書相繼否認了烏方有關俄羅斯“發(fā)動襲擊”的說法。 俄國防部表示,烏克蘭官方人士關于俄羅斯8日對克拉馬托爾斯克火車站實施所謂“導彈襲擊”的所有言論都是挑釁,完全不符合實際情況。俄羅斯武裝部隊當天在克拉馬托爾斯克市既無開火計劃,也未實施任何開火行動。根據目擊者公布的相關圖片和視頻,現場只有烏克蘭武裝部隊使用的圓點-U導彈碎片。 俄總統(tǒng)新聞秘書佩斯科夫8日也表示,俄羅斯沒有參與對克拉馬托爾斯克火車站的導彈襲擊。俄羅斯軍隊沒有襲擊中使用的那種導彈。
海外網 6047 閱讀 2022-04-08 19:43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7日重申北約不會直接卷入俄烏沖突,不過會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武器裝備。俄羅斯方面則表示,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支持的行為無益于俄烏兩國的談判。 北約重申不會直接卷入俄烏沖突 斯托爾滕貝格7日重申,北約盟國不會向烏克蘭派遣部隊,北約的主要責任是防止俄烏沖突升級為北約與俄羅斯之間的全面戰(zhàn)爭。斯托爾滕貝格聲稱,北約會以多種不同方式向烏克蘭提供支持。 美稱將繼續(xù)向烏提供反坦克和反裝甲武器 美國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當天表示,美國將繼續(xù)向烏克蘭提供反坦克武器和反裝甲武器。普薩基表示,美國及其盟友向烏克蘭提供的反坦克武器數量將達到俄在烏坦克數量的10倍,反裝甲武器數量將達到俄在烏裝甲車數量的25倍。 俄稱北約向烏輸送武器行為無助于談判 對此,俄羅斯總統(tǒng)新聞秘書佩斯科夫7日表示,向烏克蘭輸送武器和提供軍事支持的行為無助于俄烏談判取得成功。俄羅斯軍事安全和軍控維也納談判代表團團長加夫里洛夫當天表示,俄堅決反對美國及其盟友和同伙企圖把在烏克蘭使用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的潛在風險歸咎于俄羅斯。
環(huán)球網 276 閱讀 2022-04-08 19:17世界衛(wèi)生組織非洲區(qū)域主任瑪奇迪索·穆蒂7日在剛果(布)首都布拉柴維爾召開的線上新聞發(fā)布會上說,非洲新冠真實感染人數遠超報告病例數,非洲超過三分之二的人口可能感染新冠病毒。 資料圖 新華社發(fā) 穆蒂援引世衛(wèi)組織一項研究報告稱,非洲新冠真實感染人數可能高達已報告確診病例數的97倍。穆蒂表示,這意味著非洲超過三分之二的人口可能已經或者曾經感染過新冠病毒。 據介紹,世衛(wèi)組織對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間發(fā)表的150多項新冠感染相關研究進行薈萃分析,得出了上述結論。 穆蒂指出,世衛(wèi)組織這份研究報告證明了新冠病毒仍在傳播,甚至可能出現更加致命的變異毒株,因此目前有必要保持對新冠病毒的檢測、對密切接觸者的追蹤及監(jiān)測。穆蒂再次強調接種疫苗的重要性,呼吁非洲各國加快推進疫苗接種。 據世衛(wèi)組織非洲區(qū)域辦事處日前發(fā)布的公報,非洲累計新冠確診病例已超1150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25萬例。
北晚在線 13 閱讀 2022-04-08 14:05世界衛(wèi)生組織官網日前發(fā)布《世界衛(wèi)生組織中醫(yī)藥救治新冠肺炎專家評估會報告》。這份報告明確肯定了中醫(yī)藥救治新冠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充分肯定了中醫(yī)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貢獻,有助于推動包括中醫(yī)藥在內的世界傳統(tǒng)醫(yī)學更深入地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更好保護世界各國人民健康。 新冠疫情暴發(fā)以來,中醫(yī)藥全面參與中國疫情防控救治。這份世衛(wèi)專家評估會報告指出,使用中醫(yī)藥有利于降低輕型或普通型病例轉為重癥的風險;對輕型和普通型病例,與單純的常規(guī)治療相比,中醫(yī)藥在作為附加干預措施時,可縮短病毒清除時間、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和住院時間;盡早使用中醫(yī)藥可改善輕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預后。 2月25日,內蒙古自治區(qū)中醫(yī)醫(yī)院藥劑師根據處方復核中藥。新華社記者 李志鵬 攝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十四五”中醫(yī)藥發(fā)展規(guī)劃》提出,要促進中醫(yī)藥在新發(fā)突發(fā)傳染病防治和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處置中發(fā)揮更大作用。世衛(wèi)專家評估會報告也建議世衛(wèi)組織鼓勵其會員國在其衛(wèi)生保健系統(tǒng)和監(jiān)管框架內考慮使用中醫(yī)藥治療新冠肺炎的可能性。 疫情發(fā)生以來,中方也積極為海外抗疫貢獻中醫(yī)藥力量。據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目前中方已向1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介紹中醫(yī)藥診療方案,向10多個有需求的國家和地區(qū)提供中醫(yī)藥產品,選派中醫(yī)專家赴29個國家和地區(qū)幫助指導抗疫。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中醫(yī)藥的價值。津巴布韋總統(tǒng)姆南加古瓦高度贊賞中醫(yī)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發(fā)揮的作用;柬埔寨衛(wèi)生部國務秘書納博拉羅特稱贊中藥治療新冠有著較好療效。 中醫(yī)藥獲得更廣泛的國際認可,也推動著中醫(yī)藥領域的中外合作更加深入。不久前發(fā)布的《推進中醫(yī)藥高質量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發(fā)展規(guī)劃(2021—2025年)》提出,“十四五”時期,中方將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作建設30個高質量中醫(yī)藥海外中心,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民眾等提供優(yōu)質中醫(yī)藥服務。 中醫(yī)藥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含的整體觀、治未病等思想,體現著深厚的中國哲學、中國智慧,彰顯著獨特的中國文化魅力。國際社會對中醫(yī)藥更廣泛的認可,有助于世界各國人民加深對中國文化的了解,有助于增進中外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鑒。 世衛(wèi)專家評估會報告對中醫(yī)藥抗疫作用的明確肯定,是中醫(yī)藥正在獲得越來越廣泛國際認可的一個縮影。傳承數千年中國智慧、歷久彌新的中醫(yī)藥,必將隨著時間的推移,綻放出更璀璨的光輝,為中國人民乃至世界各國人民的健康福祉不斷作出貢獻。
央視網 259 閱讀 2022-04-08 13:32英國著名社會學家馬丁·阿爾布勞6日在倫敦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期待中國提出更多有關全球治理的新理念,從而在遵守聯合國憲章、尊重國家主權等原則基礎上增添新思想和新觀點,以解決更多全球問題。 《中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探討共同的價值觀與目標》英文版新書發(fā)布會暨主題論壇6日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在北京和倫敦兩地同步舉行。該書是阿爾布勞繼《中國在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角色——走向全球領導力理論》之后出版的又一力作。 阿爾布勞當天在倫敦書展展廳內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全球的未來,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關注,這不僅僅是一兩個國家的事情?!叭騿栴}”的解決需要跨越邊界的共同努力,要謀求全球合作與發(fā)展。在構建人類未來領域,中國可以發(fā)揮領導作用。 作為全球知名社會學家、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阿爾布勞近十年來尤為關注中國發(fā)展經驗及其對全球治理的貢獻。《中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探討共同的價值觀與目標》一書圍繞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化理論與實踐、全球治理與中國、脫貧減貧、新冠疫情、“一帶一路”、氣候變化等“關鍵詞”,結合中國實踐,進行了深刻而全面的闡述。
央視網 5962 閱讀 2022-04-08 13:25俄羅斯外交部7日發(fā)表聲明說,俄羅斯決定自當天起提前終止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成員身份。 聲明說,聯合國大會當天通過決議暫停俄人權理事會成員資格,這是一個“非法且出于政治動機”的舉動。人權理事會實際上已被一些國家壟斷,它們自稱是人權領域的標準,卻直接參與或縱容嚴重和大規(guī)模侵犯人權的行為。俄羅斯提前終止人權理事會成員身份的決定并不背離俄在人權領域的國際義務。 俄羅斯總統(tǒng)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當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俄方對聯大暫停俄在人權理事會成員資格一事表示遺憾,將繼續(xù)通過一切可能的法律手段捍衛(wèi)自身利益。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共設47個席位,聯大每年通過不記名投票改選其約三分之一成員,任期3年,可連任一次。俄羅斯2020年10月13日當選人權理事會新一屆成員,任期從2021年1月1日開始,至2023年12月31日結束。 聯合國大會7日召開烏克蘭問題緊急特別會議,投票通過一項關于暫停俄羅斯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資格的決議。(參與記者:王建剛)
新浪網 12 閱讀 2022-04-08 10:12新華社努爾蘇丹4月7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亞歐地區(qū)記者報道:亞歐地區(qū)部分國家疫情形勢嚴峻,烏克蘭首都基輔新冠病床床位緊張,格魯吉亞處于新一輪疫情暴發(fā)“前夜”。俄外長7日強調公平分配新冠疫苗對戰(zhàn)勝疫情的重要性。 俄羅斯防疫指揮部7日報告新增確診病例8294例,累計4606162例;新增死亡374例,累計101480例。今日俄羅斯通訊社7日報道,俄外長拉夫羅夫在訪問巴基斯坦期間表示,公平分配新冠疫苗的問題非常重要。他強調,只有團結起來才可能有效抗疫,俄愿意在透明基礎上向有需要的國家供應疫苗。目前俄已同50多個國家簽署協(xié)議供應“衛(wèi)星V”疫苗。 據烏克蘭衛(wèi)生部7日消息,過去一天該國新增確診病例15415例,累計1784579例;累計死亡35498例;累計治愈1373851例。據烏克蘭總統(tǒng)辦公室6日消息,烏克蘭已與美國輝瑞公司簽署了1000萬劑新冠疫苗購買合同,這些疫苗將于今年全部交付?;o市長克利奇科7日表示,該市新冠病床占用率超過77%,多家醫(yī)院已無空床可用。 格魯吉亞7日報告新增確診病例687例,累計285645例;累計治愈275547例;累計死亡3840例。格國家疾控中心主任加姆克列利澤6日表示,該國處于新一輪疫情暴發(fā)“前夜”,目前形勢非常類似去年9月底感染人數迅速增加的情況。他呼吁民眾嚴格遵守防疫規(guī)定,堅持戴口罩并避免聚集。 哈薩克斯坦衛(wèi)生部7日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080例,累計258917例。據哈通社消息,哈總統(tǒng)托卡耶夫6日接種了由該國卡拉干達制藥廠生產的俄羅斯“衛(wèi)星V”疫苗。托卡耶夫呼吁民眾積極接種,強調只有通過接種疫苗形成群體免疫,才能戰(zhàn)勝疫情恢復正常生活。 吉爾吉斯斯坦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7日消息,該國過去24小時新增確診病例161例,累計89438例;累計死亡1512例;累計治愈85496例。吉衛(wèi)生和社會發(fā)展部6日表示,目前首都比什凱克新冠發(fā)病率很高,該市處于新冠疫情紅區(qū)。 烏茲別克斯坦衛(wèi)生部7日數據顯示,過去一天該國新增確診病例192例,累計確診84127例;累計死亡633例;累計治愈82055例。截至6日,烏接種新冠疫苗人數累計達14216人。
騰訊網 10 閱讀 2022-04-07 23:45這是4月6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拍攝的遭襲的清真寺。阿富汗首都喀布爾一座清真寺6日遭手榴彈襲擊,目前已造成6人受傷。新華社發(fā)(塞夫拉赫曼·薩菲攝)
參考消息 10 閱讀 2022-04-07 23:34我們的確需要對美國在極端情況下可能對中國采取類似的制裁手段保持警惕,要未雨綢繆,但也需要冷靜地判斷和客觀地應對。 3月31日,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簽署法令,要求不友好國家與俄羅斯的能源交易以盧布結算,購買俄羅斯的天然氣必須要在俄羅斯銀行先開立盧布賬戶,否則以毀約論處,俄羅斯將不再按長期合約價供貨,這些國家將用更高的價格在現貨市場上購買。 俄羅斯用“盧布結算”這一“回馬槍”反擊的底氣何在,能否有效地撕破西方制裁的大網?深海區(qū)邀請上海國際金融與經濟特聘研究員、上海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徐明棋進行解讀。 本幣結算反擊制裁 問:俄羅斯要求西方國家用盧布結算能源交易,其底氣何來?其目的能夠實現嗎? 答:俄烏沖突爆發(fā)后,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了多輪制裁,不斷提升制裁的范圍和力度,包括凍結俄羅斯主要官員、在海外的企業(yè)巨頭的資產,凍結俄羅斯中央銀行的資產,將俄羅斯7家銀行踢出SWIFT系統(tǒng),很多西方公司還中斷了在俄羅斯的經營活動。這些制裁給俄羅斯的經濟帶來了重創(chuàng),俄羅斯盧布匯率大幅度下跌,經濟可能陷入新的衰退。 3月31日,普京正式簽署天然氣盧布結算法令。圖源:TASS 但是,俄羅斯擁有維持其經濟運行的基本資源,西方制裁只會使俄羅斯經濟受創(chuàng),并不會崩潰。俄羅斯還擁有反擊的經濟手段,能源和糧食就是其掌握的重要武器。俄羅斯是第二大原油出口國,是歐盟的主要能源供應者,歐盟超過30%的石油和超過40%的天然氣從俄羅斯進口,德國和一些中東歐國家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程度更是超過了50%以上。歐盟中短期無法離開俄羅斯的能源供應。俄羅斯還是世界第二大糧食出口國,2020/2021農業(yè)年度俄羅斯整個糧食出口達到4800萬噸,其中小麥出口3720萬噸,占全球小麥出口的18.7%,出口大麥620萬噸,占全球大麥出口量的12.9%,玉米出口400萬噸。正是這一點,使得俄羅斯有了反擊的底氣。 俄羅斯宣布與西方的能源交易改成盧布結算,主要的目的就是想打破西方的金融制裁。俄羅斯宣布這一規(guī)定后,盧布匯率應聲上漲就說明了這一點。從技術層面講,歐洲國家要用盧布購買俄羅斯天然氣和石油,除了要在俄羅斯銀行開立盧布賬戶外,還必須要有盧布存款才能支付。因此,購買者就必須先將美元和歐元兌換成盧布存在俄羅斯的銀行賬戶上,這樣一來,西方銀行與俄羅斯銀行之間就必然發(fā)生外匯買賣和匯款交易,原來被納入金融制裁的俄羅斯銀行也就自然而然突破了制裁的限制。當然,俄羅斯通過這一舉措提升盧布的需求,為盧布匯率提供支持也是題中之意。如果西方的制裁不取消,原來與俄羅斯簽了長期合同購買原油和天然氣的西方公司將不得不開立盧布賬戶,以避免長期供貨合同被俄羅斯廢止,最終西方的金融制裁就會被撕開一個大口子。 盧布并非不堪一擊 問:西方的制裁為什么還要在能源交易上留有空間?歐盟是否會追隨美國停止從俄羅斯進口能源?金融制裁是否也會反噬西方自身? 答:能源供應的基本格局受制于資源的儲備和開發(fā)能力,同時也受運輸距離和條件制約,因此會形成比較穩(wěn)定的供需渠道和格局。地緣政治沖擊導致歐盟跟隨美國對俄羅斯進行制裁,但是歐盟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無法馬上改變,即便歐盟下決心要減少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也需要經歷長期的能源消費結構和供應渠道的調整。因此,歐盟無法跟隨美國禁止從俄羅斯進口能源。 美國雖然也進口俄羅斯原油,但是只占其原油供應的8%。頁巖氣革命已使得美國成為石油的凈出口國,美國從俄羅斯進口一部分石油只是為了在空間供應上降低成本而已,因此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對美國無傷大雅。而歐盟則完全不同,即便是未來能夠從其他渠道獲得歐盟所需要的足夠量的液化天然氣和石油,成本也一定會遠遠高于從俄羅斯進口的價格。因此,歐盟至今不愿意跟隨美國禁止進口俄羅斯能源,在金融制裁上也保留了大口子,讓俄羅斯主要為能源進出口提供結算的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銀行繼續(xù)留在SWIFT體系內。 歐盟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無法馬上改變。圖源:DW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全球金融體系中占據著主導地位,美元更是國際貨幣的霸主,也正是借助于此,美國頻繁地將美元和國際金融交易渠道武器化,動輒凍結其他國家的資產,阻止其他國家使用美元交易渠道,試圖以此達到其地緣政治的目的。但是金融實力的強弱是相對的,美國以其占全球24%的經濟規(guī)模享受著60%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其基礎是信用支撐的路徑依賴。美國頻繁使用美元霸權來實現政治目標,必然會損害其信用基礎,削弱美元的霸主地位。俄羅斯盧布雖然不是國際貨幣,在金融上處于相對弱勢地位,但是在全球第二大能源和糧食出口國地位的支持下,并非不堪一擊,其內在價值也不會因西方金融制裁而完全喪失。普京用盧布結算能源出口的回馬槍反擊西方,也說明了馬克思早就強調的是經濟決定金融,金融對經濟具有反作用,但不是決定性作用的基本原理。 油價很難大幅回落 問:美國釋放1.8萬億桶戰(zhàn)略石油儲備能否緩解石油大幅度漲價?未來的全球能源市場格局將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答:為了應對石油及天氣價格大幅度上漲,美國一方面與歐佩克協(xié)商增產,另一方面則推動伊核協(xié)議談判,試圖讓伊朗增加石油出口。但是結果并不如拜登政府所愿,于是拜登政府3月31日宣布未來六個月將釋放戰(zhàn)略石油儲備,每天釋放100萬桶,累計釋放1.8億桶。國際能源署隨后跟進,在4月1日宣布其成員國將再次釋放戰(zhàn)略儲備。美國在近半年內已經第三次動用戰(zhàn)略石油儲備,國際能源署也是今年第二次釋放戰(zhàn)略儲備。 3月31日,美國總統(tǒng)拜登宣布美國將釋放1.8萬億桶戰(zhàn)略石油儲備。圖源:New York Times 美國與國際能源署都宣布釋放戰(zhàn)略儲備會在一定程度上緩和石油和天然氣的漲價壓力,尤其是可以抑制金融資本的投機炒作,讓價格回到合理水平。另外,由于俄羅斯仍將會向歐洲供應石油和天然氣,歐佩克也不會減產,短期供求嚴重失衡導致石油價格持續(xù)突破110美元一桶以上的情況不會長期維持。 但是,戰(zhàn)略儲備釋放的規(guī)模以及持續(xù)釋放戰(zhàn)略儲備時間上是有限的,它并不能改變地緣政治變局對全球能源供求關系帶來中長期影響。俄羅斯受到制裁后,其石油和天然氣生產與出口能力仍舊會受到重創(chuàng)。俄羅斯經濟下降,財政困難加上西方對俄羅斯的技術封鎖,俄羅斯在石油和天然氣開采上的投資將會減少。再加上全球通脹本身也影響著石油開采的成本,這些都將會使能源供求關系趨緊,價格可能會長期在高位徘徊,石油價格很難大幅度回落至2021年初的水平。 中國需要保持警惕 問:俄烏沖突以及西方對俄羅斯的全面制裁對于中國的教訓和啟示?我們如何應對? 答:現在國內不少學者從美國和西方動用經濟和金融制裁手段喪失底線的角度,提出了中國需要防范的警示。我認為,我們的確需要對美國在極端情況下可能對中國采取類似的制裁手段保持警惕,要未雨綢繆,但也需要冷靜地判斷和客觀地應對。 首先,美國和西方極端反華勢力利用媒體不斷抹黑中國形象,民眾對中國的負面看法雖然在增加,但是缺乏將中國普遍看成敵對國家的民意基礎,對中國采取極端敵對措施無法得到廣泛的民意支持。 其次,中國與全球經濟深入地融合在一起,如果制裁中國,西方要付出的代價將遠遠超過其收益。美國針對中國的貿易戰(zhàn)便是例子,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商品普遍加征了平均19% 的高關稅,有些商品達到25%,但是美國從中國的進口仍然不斷增加,2021年增長了27.5%。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西方與中國經濟脫鉤要比與俄羅斯能源供應脫鉤更加困難。 再次,雖然中國擁有的外匯儲備高達3萬多億美元,但是在美國政府債券投資上的規(guī)模只有1萬億多美元。而西方國家公司目前在中國的直接投資累計超過1萬億美元,如果再算上這些投資隨著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增值已經遠遠超過其原始存量價值。在極端情況下美國和西方如果對中國實施凍結資產類似的金融制裁,中國所具有的反擊手段僅此一項就具有重大的殺傷力。更不用說,西方官方和金融機構在中國政府債券上的投資也已經超過2萬億人民幣,這個籌碼也是對中國實施金融制裁需要權衡的。 最后,中國人民幣所具有的價值和實力也是不容小覷的。人民幣已經在國際社會廣泛地交易和應用,接入人民幣跨境交易系統(tǒng)CIPS的國家和金融機構不斷增加,如果SWIFT制裁中國金融機構,那么對SWIFT的反噬將會巨大,其信用將會遭到重創(chuàng),SIPS清算系統(tǒng)自身的報文路徑將會被更廣泛使用,從而促進CIPS的快速發(fā)展。 因此,我國政府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提出制度性開放,提升我國對外開放水平,推動新型全球化既是我國經濟發(fā)展的客觀要求,反映了我國信心和決心,同時也是打破西方封鎖、脫鉤乃至制裁企圖的最佳的戰(zhàn)略舉措。
新民晚報 17 閱讀 2022-04-07 23:22當地時間6日,在俄羅斯的主持下,聯合國安理會舉行生物安全問題會議。會上,俄羅斯方面公布了美國在烏克蘭乃至全球從事生物軍事活動相關的文件,指責美方違反《禁止生物武器公約》并對國際社會的和平與安全構成風險。 根據俄羅斯在會上公布的文件顯示,美國在世界各地的30個國家共資助了約336個民用和軍用生物實驗室,遍布非洲、歐洲、亞洲等地。在一些地區(qū),美國的軍用和民用生物實驗室高度集中,而且數量正在與日俱增。 俄方表示,這些違反《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的活動對國際和平與安全構成的風險是真實存在的,它讓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是安全的,因為使用生物武器造成的生物威脅不分國界。俄方表示,1975年《禁止生物武器公約》正式生效,而美國雖是該條約的存約國,但20年來反對建立《禁止生物武器公約》多邊核查機制。俄方對此表示擔憂,同時呼吁國際社會應該對此保持警惕,尤其是保護脆弱的發(fā)展中國家,應使其免受生物實驗的威脅。 責任編輯:解西偉
大眾網 10 閱讀 2022-04-07 23:14當地時間4月6日晚,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和阿塞拜疆總統(tǒng)阿利耶夫在布魯塞爾進行了4個多小時的會晤。雙方同意在4月底前成立聯合邊界委員會,負責劃定邊界。兩國領導人還責成雙方外交部長開始就兩國簽訂和平條約進行準備工作。
環(huán)球網 14 閱讀 2022-04-07 23:13十余家國際援助和慈善類組織4月5日警告說,受烏克蘭危機等因素影響,西非地區(qū)正面臨十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這些國際組織包括救助兒童會、樂施會等。據德新社報道,它們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說,西非已有超過2700萬人遭遇饑餓折磨,到6月這一數字可能再增長1100萬。 聯合國預計,西非今年將有630萬名年齡在6個月至5歲的兒童嚴重營養(yǎng)不良。干旱、洪水、地區(qū)沖突和新冠病毒大流行等原因導致全球谷物產量下降,加劇西非糧食危機。西非糧食價格過去5年漲幅高達30%。(制作 吳瑞)
中國新聞網 22 閱讀 2022-04-07 16:59十余家國際援助和慈善類組織4月5日警告說,受烏克蘭危機等因素影響,西非地區(qū)正面臨十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這些國際組織包括救助兒童會、樂施會等。據德新社報道,它們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說,西非已有超過2700萬人遭遇饑餓折磨,到6月這一數字可能再增長1100萬。 聯合國預計,西非今年將有630萬名年齡在6個月至5歲的兒童嚴重營養(yǎng)不良。干旱、洪水、地區(qū)沖突和新冠病毒大流行等原因導致全球谷物產量下降,加劇西非糧食危機。西非糧食價格過去5年漲幅高達30%。(制作 吳瑞)
中國新聞網 22 閱讀 2022-04-07 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