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鼠巨細胞病毒多引起豚鼠的隱性感染,其感染特征和致病機理與人的巨細胞病毒感染非常相似,因此常用作人的巨細胞病毒感染研究的動物模型。
黑豚巨細胞病毒感染
病原
豚鼠巨細胞病毒屬皰疹病毒科乙型皰疹病毒亞科, 為雙股DNA病毒。CMV對乙醚、反復凍融相對穩(wěn)定。在-70℃可長期保存。
黑豚巨細胞病毒感染
流行病學
CMV可經接觸和血源傳播,也可經胎盤垂直傳播。它具有嚴格的種屬特異性,大鼠、小鼠等動物不易感。
黑豚巨細胞病毒感染
臨床癥狀
豚鼠感染后,多呈隱性狀態(tài),不表現(xiàn)臨床癥狀。實驗條件下可見被毛粗亂、發(fā)育遲緩等癥狀。
黑豚巨細胞病毒感染
病理
解剖可見病鼠充血腫大,唾液腺腫大,胸腺發(fā)育遲緩。組織學可見唾液腺導管細胞變性,細胞核內可見嗜酸性包涵體;導管周圍大量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散在灶狀出血,嗜中性細胞浸潤。胸腺T細胞減少。
黑豚巨細胞病毒感染
診斷和預防
本病的診斷應依據組織學觀察唾液腺導管細胞內的特異性的嗜酸性包涵體。也可利用豚鼠胚細胞進行病毒分離,進而血清學檢查CMV抗原。本病的預防可利用CMV弱毒苗接種豚鼠,使之產生, 然后用剖腹產技術建立無CMV的潔凈豚鼠群。進而依靠嚴格的飼養(yǎng)管理措施保持豚鼠的無CMV狀態(tài)。還可投用,如:金霉素、土霉素、磺胺三甲氧芐氨嘧啶或泰樂菌素,連續(xù)用藥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