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苗嫁接成活率和生長取決于多種因素,其中除與基質營養(yǎng)成分、水分含量和光照等因素外,并與嫁接時間、接穗發(fā)育程度(或木質化程度)有密切關系。筆者調查了我省不同育苗大戶的育苗情況,發(fā)現(xiàn)不同嫁接育苗時間其育苗成活率和苗木生長量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研究不同嫁接時間對油茶苗嫁接育苗成效的影響,探索油茶優(yōu)良無性系的嫁接時間,從而提高育苗經(jīng)營效益具重要意義。
當前油茶苗嫁接育苗都是在小拱棚下培育(在1.2 m寬的苗床上,用1.8m竹片撐起的小拱棚,中間高約50 cm左右,濕度依靠地面蒸發(fā)的水蒸氣和人工澆水);鋼架大棚(與小拱棚相比,空間大、可自動灌溉,其棚內(nèi)溫度、濕度、光照、空氣組成等都與小拱棚環(huán)境存在一定的差異,對育苗成活率和生長必將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本研究擬在鋼架大棚環(huán)境下,探討不同嫁接時間段對油茶芽苗砧嫁接苗成活率及生長的影響,以期找出大棚條件下油茶育苗的時間,為油茶芽苗砧嫁接苗的培育提供參考依據(jù)。
嫁接時間是影響油茶苗嫁接育苗成效的關鍵因素之一。在鋼架大棚的環(huán)境條件下,綜合分析育苗成活率、苗高、秋梢率、葉片大小、根生長量及苗木生物量等因素,表明油茶嫁接育苗的時間段為5月上、中旬,在此時間段,育苗成活率及各項生長指標均達到較高的水平,與其它時間段的差異達到顯著或極顯著水平。本試驗結果可以為油茶芽苗砧嫁接繁殖苗木提供參考,但在推廣應用時應考慮區(qū)域的氣候條件、運輸、穗條、砧木等因素的差異性,在時間和技術條件上需作相應調整。
在傳統(tǒng)的小拱棚育苗條件下,不同嫁接育苗時間對油茶苗的成活率及生長量也有差異,但不如大棚環(huán)境條件下明顯,其原因可能是大棚內(nèi)的初期溫度較高,加上水肥供應科學合理,適宜于油茶嫁接苗傷口愈合和初期生長;同時,早期嫁接育苗的油茶生長時間也相對延長。大棚育苗后期苗木成活率較低、生長較差,其原因可能是隨著嫁接時間的推遲,穗條木質化程度高,嫁接口難愈合;后期接穗貯運溫度較高(穗條從江西等地購買),致使穗條在運輸途中失水過多、降低了接穗的生命力等因素有關,但其真實原因有待進一步實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