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料克重:每平方米面料重量的克數(shù)
2、面料支數(shù):一磅重的纖維紡成一根紗線,看這個紗的長度是840碼的多少倍,多少倍就是支數(shù),支數(shù)越高紗就越細,支數(shù)達到三位數(shù),就可以稱之為“super”
3、面料類型和成分:
WM—Mohair 馬海毛
WO—Wool 羊毛
WV—Virg.Wool 純新初剪羊毛
WS—Cashmere羊絨
為什么歐美料子感覺上好一些?
一方面是毛紡織傳統(tǒng),另一方面,歐美料子還是比較講究“紡織”(雙經(jīng)雙緯),強度和細膩程度都高一些。
意大利料子為了追求柔順服帖,喜歡用雙經(jīng)單緯,比較貼身出線條,只是需要在后整理上多下點功夫。
所以不同方向的強度可能有點問題,但總體來說不穿個N年是沒有大區(qū)別的。
建議大家選擇面料的時候可以從手感和克重入手。
簡單說,280-320克區(qū)間四季問題都不大,區(qū)間往上適合冬季,往下更適合夏季。
克重高,更有“型”更好打理;克重低,更貼身有線條,但打理費勁一點。
面料的挑選首先要確定你的西服的季節(jié)和用途。不同季節(jié),不同場合,面料選擇不能一概而論。
1、春夏
230-300g,worsted無混紡是實用的一檔面料,或者說,誰都應該有一件worsted無混紡西服。
休閑西服,克數(shù)可以低些;
日常上班裝,克數(shù)可以高些,建議260g左右;
不建議150-160支的料子,又貴又難做,110-130的就足夠滿足日常需要了。
春夏混紡:絲,麻,馬海毛。
例如:
90毛10絲
這款面料看上去較為輕薄,微微有光澤度,跟其他面料比較時較明顯。觸感會涼快一點,但主要是因為絲滑的錯覺,實際降溫效果還是麻更好。
50毛30絲20麻
這款面料質(zhì)感明顯,比較薄,涼快,適合做夾克。不推薦做套裝。(做了也很好看,但在我國穿的機會不會太多)
這款和上面一對比,質(zhì)感更強了。屬于純夏季休閑面料,易皺。
挑選的時候可以試著折一下,就知道大體的易皺程度了。全毛精紡隨便折一下不會皺。
全麻
這款是挺好的天然面料,大家應該更熟悉一些。查爾斯王子是會拿來做套裝出席正式場合的。普通人還是做個襯衫海邊旅行的時候穿穿吧。
70毛30馬海毛
馬海毛呢,有點微妙,既能賦予夏季面料缺乏的挺括感,但質(zhì)感又比較粗糙。
用來做夾克是不錯的選擇,輕薄又不會太軟;做褲子貼身穿我估計大多數(shù)人不會喜歡這種觸感。
馬海毛混紡的講究很多,不同品牌的用料做法也不一樣。
有可以兼顧挺拔和柔軟的選擇,但是價格貴得不止一點,有預算的朋友可以考慮嘗試。(順說,大多數(shù)便宜毛衣所謂“馬海毛”是化纖)
介紹點春夏的面料:160支精紡毛+羊絨+絲。
輕薄柔軟順滑,到這一檔次開始具有靠近皮膚的質(zhì)感,加了羊絨只是為了更加細膩,不要覺得沾了絨字就會很熱。
穿著是爽的,但又貴又難做,后期保養(yǎng)也費精力,不太建議嘗試。
其他春夏適合的面料還有泡泡紗和全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