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老鐵是勞的水鬼粉,那么你會知道潛航者是在勞力士1953年時發(fā)布的,但實際上1926年它的雛形就已形成,也就是現(xiàn)在很出名的防水式表殼。
多虧了這款表的螺紋表背以及旋入式表冠,使得表殼達到的不滲透性程度有著先驅(qū)意義。
勞力士發(fā)現(xiàn)他們家的款手動上旋蠔式表多次上旋后,表冠擰不回去,原本應該有的防水功能也遭到破壞,因為水和灰塵可以通過表冠眼滲進去。
于是乎,在30年代開始采用新的自動上旋機構(gòu),蠔式的防水防塵等級再次提升。
由于早期的蠔式并不是為游泳設計的;表殼的密封性也只是防止灰塵進入以及防止不小心沾到水汽,30年代開始,勞力士開始專門在水下用的表。
勞力士早期發(fā)布過一款枕形的蠔式表殼,6點鐘的位置顯示了一個小的秒針。這塊表當時就于多數(shù)人的審美來看還是大了點,也就沒有取得商業(yè)上的成功。
在勞力士積累潛水表經(jīng)驗的過程中,沛納海也是功臣之一。
30年代中期,海軍要求Panerai 公司供應潛水表。因為沛當時沒有自主的手表生產(chǎn)能力,他們找到勞力士,勞力士給他們送去了蠔式表殼及機芯生產(chǎn)商Cortébert家的毛坯制作而成的機芯。
Panerai 在1936年給海軍交付了潛水表的模型,這家公司一直使用勞力士供應的機芯直到50年代。
50年代早期,勞力士決定制作自己的真正意義上的潛水表。這個想法來自勞力士的一個叫René-Paul Jeanneret的總監(jiān)和市場總經(jīng)理。
他當時熱衷于潛水,由于他的個人愛好,Jeanneret很熟悉潛水表的技術(shù)和設計要求。他說服了Hans Wilsdorf(漢斯·威爾斯多夫)啟動專業(yè)潛水表項目,Hans Wilsdorf是勞力士的創(chuàng)始人。
1953年,勞力士邁出了輝煌的一步。這年9月份,瑞士科學家Auguste Piccard(奧古斯特·皮卡德)隨Bathyscaphe FNRS-2號潛水器下沉到了大洋3,131.8 米的深度。
勞力士聞到了商機,簡單說就是搭一趟“順風車”,捎我一支表一起下水唄!
此時,一塊配非常顯眼的發(fā)光表盤和突出的勞力士logo手表,固定在潛水器的外殼上。當潛水器浮出水面時,勞力士表還是完好無損,正常走時。
同一年,勞力士就發(fā)布了一款潛航者,防水等級達到100米,勞力士很快又把規(guī)格調(diào)整到180米。
這款表配啞光黑色表盤,大號發(fā)光刻度,發(fā)光時針、分針以及秒針。帶一塊有刻痕的可旋轉(zhuǎn)表圈,刻有按5分鐘遞增的刻度、箭頭形狀的0的標記上面有一個指向中心的發(fā)光點。勞力士形容這款表為“潛水員的朋友。”
注:早的潛航者的表盤上沒有白色的“Submariner”這個名字,這個名字是在1954年末才出現(xiàn)的。早的潛航者也沒有標志性護肩——表殼右側(cè)的兩個“肩膀”。
至于外圈單向,直到1983年才開始配備。從1952年開始,這一步花了很長時間,寶珀擁有棘齒轉(zhuǎn)動表圈的專利,用在他們的五十噚表上。這一專利把勞力士和其他一些手表公司都擋在使用這種表圈的門外。
老鄧說表:
祝福各位表友,狗年到來如意繞,身體健康無煩惱,春暖花開福滿門,狗年好運旺旺來。
春天到來聊聊潛水表,其實是挺理想的事兒,想來有過“業(yè)余”潛水經(jīng)歷的表友都應該知道那是怎樣的一種感受,不太好去形容,但如果你擁有一塊潛水表,又或者說你希望擁有一塊潛水表,那么一定值去真正的“潛”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