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2年,北京市規(guī)劃委員會舉辦了2008年北京市奧運會主場館的全球方案征集活動。由瑞士建筑事務所赫爾佐格和德梅隆與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合作設計的“鳥巢”在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成為評審委員會選出的3個“好方案”之一,*后以壓倒多數(shù)票獲勝,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場館。
其后,國家體育場于2003年8月9日簽定合約,確定“以中國中信集團公司為代表的聯(lián)合體,成為2008年奧運會國家體育場項目法人招標的中標人”。同年12月24日上午10時國家體育場正式開始建造,翌年,北京市長*提出“節(jié)儉辦奧運”的口號,希望能將工程造價降到*低。這導致體育場于2004年8月暫停施工,并于同年決定將體育場的可開啟上蓋去除并擴大開口、取消大部分地下車庫,節(jié)省3億元和2000噸的鋼材,以減輕成本和場館的負荷。
在2005年的11月15日,體育場的混凝土主體結構封頂,及后的2006年8月31日中午1時,鋼結構立面次結構的26個合龍焊口全部完成焊接,鋼結構工程合龍完成,同年的9月17日,體育場鋼結構卸載順利完成,共消耗了14000噸鋼,安裝了78個卸載點。當中,*大的卸載點負荷了320噸的重量。3個月后,鋼結構吊裝工程也全部完成,共動用了24臺吊車、1209人參與。至2008年6月28日,鳥巢正式竣工。
鳥巢是個經典,希望下一個奧運會中能有更多的我們中國設計師的標識設計構思。中國加油!崇基標識加油!
特別提醒:本頁面所展現(xiàn)的公司、產品及其它相關信息,均由用戶自行發(fā)布。
購買相關產品時務必先行確認商家資質、產品質量以及比較產品價格,慎重作出個人的獨立判斷,謹防欺詐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