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筋療法源于《黃帝內經》中的“靈樞經?經筋篇”,可用于各類內科、婦科以及骨傷科等疾病。十二經筋是十二經脈所連接的筋肉系統(tǒng),故經筋是受經脈支配的,即“脈引筋氣”(楊上善《太素?經筋》注)。經筋連屬骨骼,不入臟腑,但其與經脈相通,故間接與臟腑相連。人體五臟六腑的氣血陰陽變化,可通過與之連接的經絡反映出來。經絡向外反映至經筋,而經筋通過與皮部相連,終將身體的變化反映到體表肌膚。當人體的一些小問題剛剛出現(xiàn)的時候,利用經筋療法直接調節(jié)筋骨、筋肉,便可將這些小癥狀杜絕于萌芽,避免大病的產生。 經筋療法是通過手法在確定病位病性的基礎上,以調整人體上下左右陰陽平衡,通過舒理經筋而達到目的。通常采用手指觸診法,運用拇指的指尖、指腹及拇指與四小指的指合力作為探查工具,對檢查部位作各種手法探查,結合“常與異”感覺的對比和患者對檢查的反應,識別陽性“病灶”。 時,針對相應的經筋穴位,“以灶為腧”,先用揉、按等手法放松局部,再施以彈撥,提彈為主的手法進行梳理,以求通暢經氣、經水,從而使病灶消失,恢復到原本健康的狀態(tài);
特別提醒:本頁面所展現(xiàn)的公司、產品及其它相關信息,均由用戶自行發(fā)布。
購買相關產品時務必先行確認商家資質、產品質量以及比較產品價格,慎重作出個人的獨立判斷,謹防欺詐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