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是要式合同,通常都應當采用書面形式以固定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關系。
借款合同的內(nèi)容包括:
(一)借款種類,例如,長期借款或者短期借款等;
(二)幣種,是人民幣還是外幣;
(三)用途,即借款使用的目的;
(四)數(shù)額,即借款的數(shù)量;
(五)利率,是借款人和貸款人約定的應當收取的利息與出借資金的比率;
(六)期限,是借款人在合同中約定的償還借款的時間;
(七)還款方式,是貸款人和借款人約定以什么結算方式償還借款給貸款人。
有償性。金融機構發(fā)放貸款,意在獲取相應的營業(yè)利潤,因此,借款人在獲得金融機構所提供的貸款的同時,不僅負擔按期返還本金的義務,還要按照約定向貸款人支付利息。利息支付義務系借款人使用金融機構貸款的對價,所以金融機構借款合同為有償合同。在這一點上,該合同與自然人間的借款合同有所不同:后者為無償合同,當事人對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沒有利息(《民法典》第680條第2款)。
個人貸款就是貸款人(一般商業(yè)銀行)向消費者個人或者居民家庭提供的,用于個人消費、生產(chǎn)經(jīng)營等用途的本外幣貸款,并規(guī)定貸款利息,并約定按期還本付息的,用于購買自用住房、消費或者小額投資經(jīng)營的貸款。各家銀行所提供的個人貸款不盡相同。
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
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是政策性的住房公積金所發(fā)放的委托貸款,指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職工,在本市城鎮(zhèn)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時,以其所擁有的產(chǎn)權住房為抵押物,作為償還貸款的保證而向銀行申請的住房公積金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