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齡的測定都是利用骨的X線攝片、根據(jù)骨發(fā)育的X線征象即成熟標志而測定的。19世紀末Boas首次提出生長速率的概念,在發(fā)現(xiàn)如何用X射線攝片后不久,人類生長學學者們很快將此概念和技術(shù)用于骨發(fā)育的研究,對骨齡的測定方法進行了長期探索和不斷改進。
必須說明的是:由于影響身高的因素很多,無論用那種方法預測,預測公式都不可能把所有的因素都考慮進去,而且,在每次預測后,預測對象的營養(yǎng)、疾病、環(huán)境等許多因素也無法預測,這些預測方法雖有一定的科學依據(jù)但身高預測的誤差總是不可避免的。然而預測的結(jié)果所反映的趨勢是不會錯的。
兒童科學增高需從合理營養(yǎng)、適量運動、充足睡眠入手,多吃蔬菜、牛奶等食品,保證充分營養(yǎng),多參加跳繩、游泳、打籃球、慢跑、跑樓梯等運動,保證充足睡眠。除了真正需要的矮身材,正常身高的孩子在發(fā)育期間是不主張用藥的,如果真的覺得孩子需要增高,應該及時到正規(guī)醫(yī)院的兒科問診,由醫(yī)生判斷是否需要進行人為干預即生長,切不可盲目信賴各式各樣的增高藥、增高儀,以免耽誤了孩子生長發(fā)育的時機。
科學增高體操歸納起來有12個字:熱身、行走、跑步、伸拉、垂吊,跳躍
(1)熱身:身體保持正直,然后上體前傾,雙臂伸直用力向后上方揮動。
(2)行走:大幅度擺臂,有力地向前走。
(3)跑步:先小步跑,同時雙手放在肩上,雙臂屈肘向前轉(zhuǎn)動;然后快速跑跳25-50米。重復4-6次,每次之間稍事休息。
(4)伸拉:踮起腳后跟,雙臂伸直向上伸拉,然后向各方向伸拉。重復6-8次,中間稍事休息。
(5)垂吊:雙手緊握單杠,使身體懸空下垂,下垂時以腳尖能輕輕接觸地面為佳,然后做引體向上動作。男孩每天可做10~15次。女孩每天可做2~5次。引體向上時呼氣,慢慢下降時吸氣。練習做完后,要走動走動,使肌肉放松。待手部放松后再用力緊握拳頭,將手放于胸前,隨后松開手指,接著聞眼、張口、舒展眉頭,放松面部肌肉,然后再躺在床上,使背部和臂部的肌肉放松??傊?,要學會限度地用力和程度地放松。
在練習懸垂法一段時間后,可以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展垂增量,方法是先懸垂20秒鐘,然后雙腿各系上5千克的沙袋,再懸垂20秒鐘;這之后,用皮帶固定在單杠上,懸垂15秒鐘,之后穿上10千克重的鐵砂背心,再懸垂15秒鐘。不過,時間和重量不是的,可因人而異。
(6)跳躍:雙腳跳躍用手摸樹枝、籃球架、天花板等。
10次為一組,每次向上跳躍5——7秒鐘,每組間隔4——5分鐘。要盡量使身體處于程度的伸展狀態(tài)。
另外,要經(jīng)常參加籃球、排球和游泳運動。搶籃球和扣球時一定要奮力跳躍,積極爭奪每個高點球。因為跳躍是主要訓練內(nèi)容,故每天要全力跳躍200次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