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法 用氯氣把錫氯化成氯化錫(SnCl4)。這種方法要求原料不帶有機物和水分,過程中要用冷卻器排除反應放出的熱量使反應在低溫(311K)下進行,以減少鐵的氯化。隨著液態(tài)SnCl4的生成,反應器內壓力減小,此時須逐漸加壓以保持氯氣壓力在0.7×10~2.03×10Pa。當壓力不再下降時,表示反應完成。產出的液體SnCl4通過蒸餾分離鐵和游離氯氣后,可作為產品出售,也可用置換法或電解沉積法生產金屬錫。氯化法適用于大規(guī)模生產,氯化效率達97%~99%。經氯化處理后的鐵含錫0.05%~0.1%,作為煉鋼廠的再生原料。
堿液浸出法 用熱堿溶液溶出錫的過程。在含NaOH180~200g/L的溶液中加入氧化劑,浸出溫度控制在353~363K,使馬口鐵表面的錫生成錫酸鈉(Na2SnO4)溶解出來。過去曾廣泛使用過硝石(NaNO3)氧化劑,現已逐漸被硝基苯甲酸(NO2C6H4COOH)等有機氧化劑所代替。后者的優(yōu)點是氧化速度快,生成4價錫離子,有機氧化劑靠空氣中的氧就可以再生。將馬口鐵碎片裝入浸沒在浸出槽內的有孔轉鼓中,錫在堿液中的溶解便連續(xù)進行。浸出液含錫達15g/L時即可排出,然后用CO2、NaHCO3、Ca(OH)2及H2SO4等沉淀錫。含錫沉淀物經還原得金屬錫;也可用Na2S凈化浸出液后生產SnO2化合物;還可用電解沉積法直接生產電錫。處理后的馬口鐵含錫0.04%。
含錫青黃銅回收錫
含錫低(1%~2%)的黃銅廢料先用鼓風爐還原熔煉揮發(fā)鋅,把錫富集于爐渣或粗銅中。爐渣和轉爐渣經還原熔煉得含錫銅锍和次黑銅,再用轉爐揮發(fā)錫,富集錫的粗銅用轉爐或卡爾多爐(見頂吹轉爐煉錫)揮發(fā)錫。含錫高(5%~15%)的青銅廢料直接用轉爐吹煉揮發(fā)錫。吹煉青銅廢料所得產物的主要成分列于表。從表可見,錫揮發(fā)入煙塵的效率很高。一部分錫進入爐渣須返回處理,富集鉛錫的煙塵經還原熔煉和精煉后,直接制成焊料或進一步分離成金屬錫和金屬鉛。
晶體振蕩器
1.通常只能用示波器(晶振需加電)或頻率計測試,萬用表等無法測量, 否則只能采用代換法了.
2.晶振常見故障有:a.內部漏電,b.內部開路c.變質頻偏d.外圍相連電 容漏電.這里漏電現象,用的VI曲線應能測出.
3.整板測試時可采用兩種判斷方法:a.測試時晶振附近既周圍的有關 芯片不通過.b.除晶振外沒找到其它故障點.
4.晶振常見有2種:a.兩腳.b.四腳,其中第2腳是加電源的,注意不可隨 意短路.五.故障現象的分布 1.電路板故障部位的不完全統計:1)芯片損壞30%, 2)分立元件損壞30%,
3)連線(PCB板敷銅線)斷裂30%, 4)程序破壞或丟失10%(有上升趨勢).
2.由上可知,當待修電路板出現聯線和程序有問題時,又沒有好板子,既 不熟悉它的連線,找不到原程序.此板修好的可能性就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