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察疾病,四診合參 以常見病、多發(fā)病入手,做到精細定位,準確定性。如感冒須分清在表、在里,或寒、或熱、或寒熱夾雜;咳嗽,常以聞診定病性,聽聲辨病位,臨床用藥更是強調。這種“工匠精神”體現(xiàn)于抽動癥等復雜疾病時,則針對多種病因,探索病機,定位定性,辨“癥”用藥,采取手段,逐步探索出療效滿意的方法。
辨治抽動,“外風”立論 宣老認為抽動癥病因,外因主要在于外風、食積、血瘀。臨床半數(shù)以上的病兒有外感癥狀或屬易感兒,多因外感誘發(fā)或加重,導致風邪留戀,抽動反復難愈;內因則以五臟功能失調,尤其與肝的關系為密切,他臟致病皆影及于肝,肝風內動而致抽動發(fā)作。故抽動宣老強調“外因突出風邪,內因需從肝論治,辨證論治注重食、痰、瘀,病久宜調治陰陽”的臨床原則。因能抓住病因,對因,用藥,療效顯著,從而使我院成為全國抽動癥的重點醫(yī)院之一。
兒病調氣,重視食積 小兒之病多起于外感,或傷飲食,很少有七情所傷,但調氣之法無論外感內傷仍屬必用,用后事半功倍。感受外邪,邪氣壅阻,氣機不通,邪無出路,變證峰起,疏機則可助邪外出;內傷疾病,傷于飲食,影及脾胃,化生痰濕,以致兒病叢生,或厭食,或吐瀉,或痰喘,或食積,無不與水濕代謝相關,在上離不開治脾、調中、化濕、消食、祛痰,欲使諸法起效,必不可少;濕熱或水濕之病,可助濕化;食積者,停積中焦,氣機升降失調,需佐之品,方能化濕消滯。同時食積又是影響肺系、肝系疾病產(chǎn)生、轉歸及預后的重要原因,重視化積可顯著提高臨床療效。
宣桂琪,浙江省中醫(yī)院,兒科,主任醫(yī)師,教授。 擅長頑固性、癲癇、抽動癥、多動癥及小兒高熱、咳喘、厭食、泄瀉、疳積、驚厥的防治。 畢業(yè)于浙江中醫(yī)學院,省級名中醫(yī),杭州宣氏兒科第三代傳人。尤其主持及參與省級課題2項,發(fā)表論文30篇,參與編寫著作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