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豬場中,哺乳母豬都采用固定料量的飼喂方式。由于每頭母豬的采食量不同,并且會由于氣候及體況等原因導致其采食需求不斷變化,所以經(jīng)常產(chǎn)生飼喂量過多或不足的情況。如料量過多,則會造成不必要的飼料浪費,并且會增加飼養(yǎng)員清理食槽內(nèi)剩余飼料的工作量。尤其是在夏季炎熱的天氣下,槽內(nèi)的剩余飼料會很快變質發(fā)霉。如料量不足,則會由于母豬無法獲得充足飼料而導致其泌乳性能下降,進而降低斷奶仔豬體重和斷奶仔豬數(shù)量。
針對這一情況,當前越來越多的豬場開始對哺乳母豬采取自由采食的飼喂策略。在此模式下,飼料首先將投放到位于食槽上方的自由采食飼喂器中,每次母豬觸碰自由采食飼喂器的投料裝置后會有少量飼料會下落到食槽內(nèi),母豬在食槽內(nèi)進行采食。這種方式能夠使母豬按其食欲獲取適量飼料,在確保其足量采食的同時避免飼料浪費,從而提高母豬泌乳性能以及仔豬斷奶體重和成活率,還能減輕飼養(yǎng)員清理剩余飼料的工作量。
自由采食能夠改善母豬體況、降低母豬淘汰率。根據(jù)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在2006年對1275頭商品豬場的研究,在哺乳期前兩周日料量低于9磅(4.08公斤)的母豬被淘汰的概率高于平均水平27%;而在整個哺乳期,日料量每增加1磅(0.45公斤),母豬被淘汰的可能性降低11%。
此外,自由采食還能提高發(fā)情率和配種受胎率、縮短斷奶與配種之間的時間間隔,提高生產(chǎn)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