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香型白酒的釀造工藝流程
母糟 大曲→粉碎→曲粉
↓ ↓
高粱(下沙) →粉碎→配料→蒸酒蒸料→攤涼→加曲→
↓ ↓
→翻拌→堆積→入窖→發(fā)酵→出窖酒醅→高粱粉(糙沙)
↓ ↓
酒尾 原酒→貯存→勾兌→再貯存→
香——白酒的香氣是通過人的嗅覺來感受.評氣味時,執(zhí)酒杯于鼻下7-10CM左右,輕嗅其味。酒品的香氣歷來是人們評價酒品時十分注意的,一般都以香氣濃郁清雅為佳品。酒品的香氣非常復雜,不同的酒品香氣各不相同,同一種酒品的香氣也會出現(xiàn)各種變化人們一般習慣對酒香的程度和特點進行評價,表示各類不同酒品的香氣有各自不同的術語。表示酒品香氣程度的則有:無香氣、似無香氣、微有香氣、香氣不足、浮香、清雅、細膩、純正、濃郁協(xié)調(diào)、完滿、芳香等詞語;描寫酒香釋放情況的詞語:暴香、放香、噴香、入口香、回香、余香、綿長等;描述有不正常氣味用:異氣、臭氣、焦糊氣、金屬氣、腐敗氣、酸氣、霉氣等。
以容器的材質(zhì)、容量的大小,貯存的溫度及環(huán)境不同對酒質(zhì)的影響也各不相同。以陶壇貯存。陶壇是我國歷史悠久的貯存容器。這種容器是以高溫焙燒而成,在高倍電子掃描顯微鏡下觀察發(fā)現(xiàn),陶壇周身存在許多氣孔,這些氣孔又存在于燒結的玻璃狀態(tài)中,所以既透氣又不發(fā)生滲漏現(xiàn)象,同時本身又有遠紅外線的存在,對原酒陳釀過程有很好的催陳作用,是一種優(yōu)良的貯存容器。白酒全部都用陶壇在地下酒庫貯存一年以上,再進行勾調(diào)。在貯存過程中,酒體本身會發(fā)生一系列的變化:一是酒精分子與水分子的締合;二是酒分子之間的有序排列;三是各香味成分之間的可逆反應。再就是低沸點成分一部分揮發(fā),一部分氧化還原,酒度低時部分酯類的水解等。在貯存一定的時間后,酒體達到一個新的平衡,口感才柔和順口。以筆者的拙見,濃香型酒并不是貯存期越長越好、越陳越香。低度酒半年以上,高度酒一兩年以上足矣。調(diào)味酒則需要較長時間。有條件的話,基礎酒降度貯存,對酒質(zhì)本身是有好處的。
酒頭
雙輪底酒頭與渣子酒酒頭分摘,每甑取1kg左右,酒度在65度左右,貯存于陶壇,一年后備用。酒頭中含有大量的芳香物質(zhì),低沸點成分多,主要是一些醛類、酸類和一些酯類,所以剛蒸出來的酒頭既香,怪雜味又重,經(jīng)長期貯存,酒頭中的醛類、酸類和其它雜質(zhì)發(fā)生了變化,一部分揮發(fā),一部分氧化還原,使酒頭成為一種很好的調(diào)味酒,它可以提高基礎酒的前香和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