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喝茶,是讓人心情放松的方式,遠離市井的喧囂,沉淀下自己的心情。伴隨著一片片茶葉在熱水的滋潤下舒展開來,那一絲清甜滑過喉嚨的瞬間,感覺整個靈魂都被蕩滌了一樣。
品茶待客是國人高雅的娛樂和社交活動,坐茶館、茶話會則是中國人社會性群體茶藝活動。 茶葉沖以煮沸的清水,順乎自然,清飲雅嘗,尋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這是茶的中式品茶的特點。同樣質量的茶葉,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沖泡技術不一,泡出的茶湯會有不同的效果。自古以來就十分講究茶的沖泡,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泡好茶,要了解各類茶葉的特點,掌握科學的沖泡技術,使茶葉的固有品質能充分地表現(xiàn)出來。
好茶可遇不可求。當年很多人向趙州和尚問法,趙州都答三個字:“吃茶去。”不想這三個字,竟成了禪門中的“三字禪”公案。趙州請大家喝的必定不是什么貢茶絕品,不過是稀松平常的山野粗茶。品茶的境界不在乎味道,在乎品者能否放下諸般執(zhí)著,回歸平淡。這是茶的境界,也是禪的超脫。因而,茶更可以悟,悟的是繁雜背后的簡約,紛紜背后的。
茶道是構筑在特定的客觀事物上的茶人的觀念,它既是茶人的認識論,也是茶人的方法論與世界觀。從廣義來講,“茶道”是人類發(fā)現(xiàn)并利用茶葉后逐步發(fā)展起來的各種茶葉制作工藝以及利用與其茶品相應的食茶、飲茶方法進行養(yǎng)生并冶煉情性的觀念方法的集合;從狹義而言,‘茶道’就是飲茶人在特定的時空環(huán)境借喝茶之事修身養(yǎng)性以完善人格的方法論以及由此中折射出來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