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保合同與保函是兩種不同的保證,只是兩種不同的保證形式,對保證進行相互補充的關系。其中擔保合同是有資質的企業(yè)或者法人提供的,而保函是銀行提供的。
1.擔保合同
合同的擔保,是指依照法律規(guī)定,或由當事人雙方經過協商一致而約定的,為保障合同債權實現的法律措施。在借貸、買賣、貨物運輸、加工承攬等經濟活動中,債權人需要以擔保方式保障其債權實現的,可以設定保證、抵押、質押、留置和定金五種方式的擔保。
2.保函簡介
保函又稱保證書,是指銀行、保險公司、擔保公司或個人應申請人的請求,向第三方開立的一種書面信用擔保憑證。保證在申請人未能按雙方協議履行起責任或義務時,由擔保人代其履行一定金額、一定期限范圍內的某種支付責任或經濟賠償責任。
保函即為保證書,為了方便,一般公司及銀行都印有一定格式的保證書。其作用包括憑保函交付貨物、憑保函簽發(fā)清潔提單、憑保函倒簽預借提單等。
一、承包人面臨的履約保函風險
履約保函是承包商履約擔保的主要形式,通常由銀行應承包人的要求向發(fā)包人出具,承諾當承包人違約時向發(fā)包人支付保函中所列的款項,以保證發(fā)包人能得到相應救濟的保證文件。履約保函的主要作用是保證承包人按合同約定的質量、標準和工期條款完全履行合同。建立履約保函制度對促使承包人履約、防止承包人違約,督促承包人履行合同義務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國《招標投標法》第46條第2款做了如下規(guī)定:招標文件要求中標人提交履約保證金的,中標人應當提交。但現實中,承包人提交了履約保函后卻面臨諸多風險。
(一)提交履約保函成為承包人單方的義務
在建筑工程領域,發(fā)包人的支付保函和承包人的履約保函體現合同雙方平等的擔保義務,按我國《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第41.1條規(guī)定:發(fā)包人承包人為了履行合同,應互相提供以下擔保:發(fā)包人向承包人提供履約擔保,按合同約定支付工程價款;承包人向發(fā)包人提供履約擔保,按合同約定履行自己的各項義務。合同本應反映締約雙方平等的權利義務,但實踐中激烈的競爭使多數承包人不敢主張發(fā)包人向其提供支付保函,或是在招標文件中就已經剝奪了承包人的該項權利,因此合同內容并非是完全平等的。通常履約保函金額一般為合同金額的10%-15%,承包人以現金或其他物權抵押向銀行提供了擔保,同時還要承擔一定的擔保費用,而承包人整個工程的利潤可能就于此,或是更少。承包人將同時面臨施工過程風險(尤其一次包死合同)、延遲付款風險和喪失保函金的風險。
(二)無條件保函加重了承包人的履約風險
常見的履約保函有兩種形式:附條件的保函和無條件保函。附條件的履約保函是指保函中附成就條件,銀行(擔保人)只有在這些條件出現時才向發(fā)包人支付保函數額。如約定違約條件,即要求發(fā)包人證明承包人違約及由于承包人違約給發(fā)包人造成的損失;也可是發(fā)包人提交某些文件,例如在工程未按期完成時提交顯示工期延誤的文件,而不用證明工程的延誤是由于承包商的違約造成的。無條件履約保函是指銀行在接到發(fā)包人以某種約定的通知形式要求時,即支付保函的數額。常見的發(fā)包人向銀行發(fā)出“索賠通知書”,銀行在接到通知后就必須支付保函額,而不論承包人是否存在異議。
發(fā)包人希望保函是無條件的,承包人則希望保函是附條件的。隨著無條件履約保函在國際建設工程項目中越來越多地被使用,由此產生的爭議也日漸增多。是否只要發(fā)包人提出要求就可獲銀行的支付,或是需要首先滿足某些條件?需滿足的條件是什么?是否只需提供某些文件或要以事實證明承包商已經違約?顯而易見,如果發(fā)包人將無條件保函作為承包商履約保證的一項基本要求,承包人履約風險將會很大。
(三)沒有完善的法律來保護承包人履約保函風險
我國《招標投標法》傾向了對發(fā)包人權益的保護,即“招標文件要求中標人提交履約保證金的,中標人應當提交”,但對如何保護承包人權益沒有作出規(guī)定。比如,履約保證金交付的比例,如何監(jiān)管,由誰監(jiān)管等等,致使實踐中出現較多的問題。財政部《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投標管理辦法》第36條和第37條中,對投標保證金的收取比例進行了明確的規(guī)定,但對履約保證金收取與管理沒有任何規(guī)定,政府采購中心具體操作的時候也沒有統(tǒng)一標準。建設部2005年5月推行的《承包商履約保函文本》(試行)雖然做出如下規(guī)定,“貴方要求我方承擔保證責任的,應向我方發(fā)出書面索賠通知及承包商未履行主合同約定義務的證明材料。索賠通知應寫明要求索賠的金額,支付款項應到達的帳號,并附有說明承包商違反主合同造成貴方損失情況的證明材料”,但該文本僅處于在部分試點城市推廣階段,還不能對抗發(fā)包人無條件保函的要求。
(四)銀行欠缺審查義務給承包人帶來的風險
雖然銀行作為連帶責任保證人,但通常不調查發(fā)包人的道德品質,不審查發(fā)包人的索賠文件的實質性內容,一般按照發(fā)包人提供的格式出具履約保函,按發(fā)包人索賠通知支付保函項下款項,為發(fā)包人欺詐或濫用權利的索賠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我國目前對銀行保函項下的欺詐認定和處理尚未有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因此給承包人帶來的風險也是客觀存在的。
二、工程項目融資擔保履行的方式都有哪些呢、
你好,有關工程項目融資擔保履行的方式有:
1、銀行履約保函。銀行履約保函是由商業(yè)銀行開具的擔保證明,通常為合同金額的1%左右。銀行履約保函分為有條件的銀行保函和無條件的銀行保函。建筑行業(yè)通常傾向于采用有條件的保函。
2、履約擔保書。工程采購項目保證金提供擔保形式的,其金額一般為合同價的3%、5%。
3、保留金。保留金一般為每次工程進度款的1%,額一般應限制在合同總價款的5%
銀行保函的特點
1、保函依據商務合同開出,但又不依附于商務合同,具有獨立法律效力。當受益人在保函項下合理索賠時,擔保銀行就必須承擔付款責任,而不論委托人是否同意付款,也不管合同履行的實際事實。即保函是獨立的承諾并且基本上是單證化的交易業(yè)務。
2、以銀行信用作為保證,易于為合同雙方接受。銀行保函業(yè)務中涉及到的主要當事人有三個:委托人、受益人和擔保銀行,此外,往往還有反擔保人、通知行及保兌行等。
見索即付保函主要適用于國際融資、國際商務的擔保等業(yè)務,與其它國內商務或融資時的擔保有不同法律特征。根據中國擔保法和擔保法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物的擔保是由債務人本身提供的,物的擔保優(yōu)于人的擔保;物的擔保是由第三人提供時,債權人可以隨意選擇某一擔保人承擔責任。保證人在承擔保證責任后,享有對擔保物的代位求償權。而在見索即付保函下,付款責任順序通常在保函中事先規(guī)定,一般開立見索即付保函的銀行承擔付款人責任,并享有對抵押物代位求償權,這一點,不同于一般的保證合同。
把保函與跟單信用證相比,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跟單信用證要求受益人提交的單據是包括運輸單據在內的商業(yè)單據,而保函要求的單據實際上是受益人出具的關于委托人違約的聲明或證明。這一區(qū)別,使兩者適用范圍有了很大的不同,保函可適用于各種經濟交易中,為契約的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擔保。另外,如果委托人沒有違約,保函的擔保人就不必為承擔賠償責任而付款。而信用證的開證行則必須先行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