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克的尺寸:
1.橋牌尺寸:(Bridge Size) 為常見的紙牌尺寸便是橋牌,大小是5.7*8.8cm,相對適合中國人手的大小。這個尺寸也是今天我們在大部分地方能夠隨意買到的撲克牌。
2.標準尺寸:(Poker Size) 適用于國際撲克類比賽的標準尺寸,是僅次于橋牌尺寸出鏡較多的一款紙牌,大小 是6.3*8.8cm。
3.特大尺寸:(Jumbo Size) 多見于小丑的表演,展示等的需要才會制作。
4.特小尺寸:(Mini Size) 為方便攜帶,近代人們發(fā)明出來的產品,尺寸一般介于3.2*8.7cm-3.7*6cm之 間。
在明代馬吊牌盛行的同時,由馬吊牌又派生出一種叫“紙牌”的戲娛用具。紙牌開始共有60張。斗紙牌時,四人各先取十張,以后再依次取牌、打牌。一家打出牌,兩家乃至三家同時告知,以得牌在先者為勝。這些牌目及玩法就很像今天的麻將牌了。這種牌戲在玩的過程中始終默不作聲,所以又叫默和牌。
2017年4月,國際智力運動聯(lián)盟宣布,麻將正式成為世界智力運動項目。
麻雀牌這種說法是主流的麻將起源的說法。麻將牌又稱麻雀牌、麻雀兒牌,本是江蘇太倉“護糧牌”。有關資料記載,在江蘇太倉市曾有皇家的大糧倉,常年囤積稻谷,以供“南糧北調”。糧多自然雀患頻生,每年因雀患而損失了不少糧食。管理糧倉的官吏為了獎勵捕雀護糧者,便以竹制的籌牌記捕雀數(shù)目,憑此發(fā)放酬金,這就是太倉的“護糧牌”。這種籌牌上刻著各種符號和數(shù)字,既可觀賞,又可游戲,也可作兌取獎金的憑證。這種護糧牌,其玩法、符號和稱謂術語無不與捕雀有關。
桌面中間有兩個按鈕,分別有三種功能;1開倉和關倉按鈕有兩個;2搖塞子按鈕有4個,分別在四個方向。當按下開倉鍵,艙門就會自動開啟,這時可以將桌面上的另一幅麻將牌全部推入其內,再重復按下次按鈕,艙門將會自動關閉,麻將牌桌里面有電動機帶動轉盤和鏈條(鏈條上有推桿)轉動,并由電子芯片自動控制。同時預先洗好的牌就會自動升起,就這樣反復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