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能耗大國,調整能源結構,利用生物質能是必然選擇。生物質經過壓縮成型后,其體積大幅減小從而更便于運輸、貯存和使用,解決了生物質大規(guī)模利用的關鍵難題,因此該技術及設備非常適合于生物質發(fā)電、工業(yè)鍋爐的清潔能源改造、農村新型炊事燃料。
主要具有如下深遠意義:
1)替代煤,從而減少一次能源的消耗。
2)實現(xiàn)碳循環(huán),減少了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排放。
3)增加農業(yè)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
4)該技術及設備符合國家產業(yè)政策,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市面上售賣的所謂生物質顆粒燃料基本上都是用鋸末、木粉壓制成型的,比起秸稈稻桿等資格生物質還是有一定優(yōu)勢的,每公斤熱值可以達到4200到4500Kcal,借助于特定的燃燒裝置,可以充分釋放其中熱量,比起燒煤,排煙少,污染物含量低,火焰穩(wěn)定,不費人力,在很多能源短缺地區(qū)有著普遍的應用空間。
服務配套措施跟不上:
生物質能顆粒產品生產出來后,運輸、貯藏、供應等服務措施跟不上,用戶使用不方便。
與散裝生物質相比,生物質顆粒燃料相對密度高,容易儲存和運輸。由于顆粒狀燃料易于燃燒,因此燃燒效率高,而且對鍋爐和熱風爐的損耗較小。而且它不含水分和灰分,同時二氧化碳的排放也較少,因此使用生物質顆粒燃料更加經濟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