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食用油標簽,可以稱得上五花八門,什么“色拉油”、“烹調油”、“一級油”、“調和油”,有的前面還加上“純正”、“高級”、“精品”、“濃香”等等,究竟哪種好哪種次?消費者很難分辨出來,只能根據價格、品牌、香味、口感等選擇自己中意的產品。此次制定的新標準,可以讓消費者從標簽上就一目了然地了解到產品的品質。
根據2003年標準規(guī)定,食用植物油統(tǒng)一采用以單一的原料名稱對產品命名的方式,禁止將與用途、工藝等有關的詞語用在產品名稱中。也就是說,產品只能根據原料稱為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不能再加上“烹調”、“壓榨”等類似的字眼來命名。
另外,新標準還規(guī)定,產品標簽中要對原料的加工工藝是“壓榨法”還是“浸出法”進行明確標識,并對是否使用了轉基因原料,以及原料的產地進行明確標識。如果在外包裝上沒有標出上述標準,產品將被禁售。消費者認真看看標簽,就能放心購買了。
壓榨、浸出實不同。眾所周知,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尚未確定,選擇時要慎重,而對于“壓榨”、“浸出”這樣專業(yè)的油品制作工藝,消費者則知之甚少。
改善菜肴色澤
油脂可以使菜肴呈現出各種不同的色澤。例如在制作掛糊上漿菜時,由于油溫不同,可使炸制或煎制出的菜肴呈現出潔白、金黃、深紅等不同顏色。油可以高于水或蒸汽1倍的溫度,迅速驅散原料表面及內部的水分,油分子滲透到原料的內部,使菜點散發(fā)出誘人的芳香氣味,從而改善了菜肴的風味。香油內鏈(麻油)更具有特殊的香味,對改善菜肴的風味,提高菜點質量有很大的作用。
增加營養(yǎng)成分
在烹調過程中,由于脂肪滲透至原料的組織內部,不僅改善了菜肴的風味,并且補充了某些低脂肪菜肴的營養(yǎng)成分,從而提高了菜肴的熱量,即營養(yǎng)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