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經濟發(fā)展研究分會副理事長應愛斌2010年8月表示,汽車工業(yè)既是拉動國民經濟發(fā)展的支柱產業(yè),也是高消耗、高排放、影響環(huán)境污染的重點行業(yè)。2009年我國汽車累計產銷雙超1360萬輛,汽車總保有量已經突破7000萬輛,按照每年大約7%的報廢量,僅報廢汽車的重量就超過700萬噸。
對于愈加嚴重的汽車報廢問題,有人說,成為“世界停車場”之后,中國正變成“世界汽車垃圾場”。
然而,對于大多數中國購車者來說,購車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即便是在汽車接近報廢期限時,很多車主也舍不得換車,更不會將汽車送進報廢汽車回收中心,而是希望盡可能多開幾年,哪怕是冒著一定的隱患。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前報廢汽車獲得的補償費很低,遠遠提不起車主的興趣。
經驗三:數量眾多的報廢汽車回收企業(yè)
無論美國、日本還是德國等歐洲國家,數量眾多的回收企業(yè)是報廢汽車之所以得到有效處理的基礎,而在我國,回收企業(yè)的數字少得可憐。
據了解,目前日本的汽車拆解公司大約5000家,其中超過4/5都是月拆解量低于50臺的小型回收企業(yè),破碎公司140多家、粉碎機180多臺。在美國,這個數字大得驚人。目前美國的報廢汽車拆解企業(yè)超過一萬家,零部件再制造企業(yè)超過兩萬家,還有200多家拆后粉碎企業(yè)。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報廢汽車回收企業(yè)只有不到500家。
一位汽車專家表示,增加報廢汽車回收企業(yè)的數量,已經成為現階段政府必須完成的一個任務。
汽車使用達到一定期限 ,各個系統(tǒng)的組件大部分已完成使命 ,維護和修理已不能保障汽車的行駛,應當及時報廢更新。 凡在我國境內注冊的民用汽車,屬下列情況之一的應當報廢:
1.輕、微型載貨汽車(含越野車)、礦山作業(yè)專用車累計行駛30萬公里;重、中載貨汽車(含越野車)累計行駛40萬公里;特大、大、中、輕、微型客車(含越野車)、轎車累計行駛60萬公里;其他車輛累計行駛45萬公里;
2.輕、微型載貨汽車(含越野車)、帶拖掛的載貨汽車、礦山作業(yè)專用車及各類出租汽車,其他車輛使用10年;
3.因各種原因造成車輛嚴重損壞或技術狀況低劣,無法修復的;
4.車型淘汰,已無配件來源的;
5.汽車經長期使用,耗油量超過國家定型車出廠標準規(guī)定值50%的;
6.經修理和調整仍達不到國家對機動車運行技術條件要求的;
7.經修理和調整或采用排氣污染控制技術后,排放污染物仍超過國家規(guī)定的汽車排放標準的。
除19座以下出租車和輕、微型載貨汽車(含越野車)外,對達到上述使用年限的客、貨車輛,經公安車輛管理部門依據國家機動車排放有關規(guī)定嚴格檢驗,性能符合規(guī)定的,可延緩報廢,但延長期不得超過本標準第二條規(guī)定年限的一半。所有延長使用年限的車輛,都需按公安部規(guī)定增加檢驗次數,不符合國家有關汽車排放規(guī)定的應當強制報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