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空氣聲隔聲標準,以墻或樓板兩側聲壓級差值的分貝數(shù)表示;
二是樓板撞擊聲隔聲標準,用標準撞擊器撞擊樓板時,在樓板下的房間內(nèi)所接收到的噪聲聲壓級分貝數(shù)表示。住宅樓內(nèi)各住戶的作息時間和生活習慣不同,為防止各戶之間噪聲干擾,對分戶墻的隔聲標準要求較高,戶內(nèi)分室墻的要求則較低;有些居住建筑的隔聲標準則是根據(jù)使用房間的安靜要求與鄰室的噪聲情況而規(guī)定出不同的隔聲要求。
按照標準曲線對應橫軸500赫處的縱軸隔聲量讀數(shù),即為各國的隔聲標準。國際標準化組織(ISO)/717/1982所規(guī)定的隔聲標準與聯(lián)邦德國、蘇聯(lián)的標準接近,計權隔聲量RW=52分貝,規(guī)范化撞擊聲壓級Ln,w=65分貝。
由于龍骨雙層墻系統(tǒng)聲頻振動形式非常復雜,故質量定律的體現(xiàn)要比單純的單層墻復雜。單層紙面石膏板的隔聲效果很差,例如:12mm厚、面密度10kg/m2左右的紙面石膏板標準隔聲量Rw=29dB。即使將四層這樣的紙面石膏板疊和在一起隔聲量理論上Rw也只能達到41dB。
當前,噪聲已成為一種主要的環(huán)境污染,建筑物的聲環(huán)境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選用適當?shù)牟牧蠈ㄖ镞M行吸聲和隔聲處理是建筑物噪聲控制工程中常用基本的技術措施之一。
由于對噪聲控制的手段缺乏了解,“吸聲”和“隔聲”作為完全不同的概念,常常被混淆了。玻璃棉、巖礦棉一類具有良好吸聲性能但隔聲性能很差的材料被誤稱為“隔聲材料”,早年一些以植物纖維為原料制成的吸聲板被命名為“隔聲板”并用以解決建筑物的隔聲問題。為了合理使用材料、提高建筑物噪聲控制效果,對“吸聲”和“隔聲”這兩個概念有進一步了解和明確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