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珊瑚耐陰性強,喜漫射光,所以宜選常綠闊葉林下種植。如在無蔭蔽條件的山坡、排田種植,可在田間間作玉米等高稈作物,利用高稈作物適當遮蔭。通過對間作作物的管理,既可促進草珊瑚的生長,又可增加經(jīng)濟收入。
草珊瑚葉片有效成分含量比根、莖高,因此,在生長期中,可將植株下部濃綠的老葉摘下,曬干或直接加工成浸膏。一般秋季收割,將植株從離地面5-10厘米處割下,洗凈曬干即可入藥。亦可直接加工成浸膏,交制藥廠作為生產(chǎn)中成藥的原料。一般定植當年,每畝可產(chǎn)干品200-300千克,以后產(chǎn)量可逐年增高,每畝可產(chǎn)600千克以上。藥材質(zhì)量以無雜草、泥沙、蟲咬和霉變?yōu)榧选?/p>
野生草珊瑚是我市常見的草藥,喜陰涼環(huán)境,腐殖質(zhì)層深厚、疏松肥沃、微酸性的砂壤土,忌貧瘠、板結(jié)、易積水的黏重土壤。忌強光直射和高溫干燥。草珊瑚多為須根系,常分布于表土層,采收時易連根拔起。根部萌蘗能力強,常從近地面的根莖處發(fā)生分枝,而使植株呈叢生狀。
草珊瑚通常于2-3月間播種,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二十厘米開深三厘米的播種溝,將種子均勻的撒在溝內(nèi),用火土灰或者害死細土覆蓋,以不見種子就可以了,畦面蓋草,并搭蔭棚。播種后約二十天的時間就會出苗,及時的將蓋草揭去。如果苗期管理精細,當年十一月至十二月間就可以出圃進行定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