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漿原理
如果是點滲灌,應先進行少量的點滲灌,然后再進行大量的點滲灌;從底部到頂部的環(huán)向裂縫灌漿;水平或傾斜裂縫從小水量端向大水量端灌漿;表面滲漏從外圍到中心依次灌漿。3.1.4灌漿完成標準的考慮因素
原則是表面泄漏是否已被有效堵塞。灌漿時應考慮漏水和堵水。灌漿應在灌漿期間進行。首先,應該進行疏浚。然后,應首先注入泥漿。當發(fā)生漏水時,泥漿濃度會逐漸變化,并調整泥漿的凝膠時間,通過灌漿從內向外疏通漏水。灌漿過程中,如果某些泄漏點不能達到泥漿外溢的目的,應在泄漏點處設置灌漿孔,從外到內填充和封堵泥漿。
伸縮縫滲漏處理方案
伸縮縫(變形縫)是一種易漏水的特殊部位。根據(jù)甲方要求和本工程實際情況,堵洞公司需要對裂縫滲漏部分進行防水灌漿封堵,并根據(jù)具體情況重新施工抗壓密封膠剛性防水保護層。
a、 首先,在施工縫處鑿出深度為4cm、寬度為6cm的“V”形縫,并用水沖洗。
b、 固定灌漿通道和灌漿管
PE灌漿帶應用2.5級或以上普通硅酸鹽水泥固定。PE泡沫條固定后,灌漿管放置在約50厘米處。灌漿管采用耐壓橡膠軟管,用作引水管和灌漿管。
c、 注漿堵水柔性密封防水施工
聚合物灌漿材料應從一側注入,灌漿壓力應控制在0.3~0.5MPa之間。當泥漿從灌漿旁邊的一個孔中噴出時,可以停止灌漿,并在從另一個孔灌漿之前關閉閥門,以防止泄漏,然后按順序進行。所有灌漿完成后,觀察是否有滲漏。如果其他地方仍有滲漏,可從近的孔補充灌漿,直到沒有滲漏為止。管道切割后應進行密封劑施工。
隧道初期支護與二次襯砌之間拱部及邊墻部位鋪設防水板加土工布防水,分隔鋪設。
防水板:厚度為1.5mm;拉伸強度不小于12MPa;開裂延伸率不小于200%;低溫彎折性為-20C°無裂紋;不透水性為0.2MPa,24h不透水;熱處理時改變率不大于2.5%。
土工布:分量不小于400g/㎡;厚度不小于3㎜;拉斷力(50㎜)不小于450N;伸長率不小于80%;縱橫強度比小于1.5;梯形開裂不小于250N,滲透系數(shù)不小于5×10-2;裂隙率大于80%。
隧道防水施工方案內容包括隧道襯砌防排水措施;排水盲施工;防水板施施工縫防水處理的方案,隧道防水是隧道工程施工質量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操作工藝繁雜、施工難度較大的環(huán)節(jié)之一,歷來被人們所重視。因此,各個項目隧道的防水施工應根據(jù)此方案和應視當?shù)厮牡刭|條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以排為主,防、排、截、堵相結合”的綜合治理原則。達到排水通暢、防水可靠、經濟合理的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