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尾鮰,即斑點叉尾鮰(Ietalurus Punetaus)又稱溝鯰、鉗魚,屬于鯰形目、鮰科魚類。原產于北美洲,是一種大型淡水魚類,具有食性雜、生長快、適應性廣、抗病力強、肉質上乘等優(yōu)點。美國叉尾鮰魚自1985年從美國引進原種進行馴化,于1989年繁育成功,經過十幾年的發(fā)展, 嘉魚縣建成了全國的叉尾鮰魚種苗繁殖和供應基地。
食性
該魚食性雜 ,喜歡在弱光條件下攝食。幼魚主要攝食個體較小的水生生物,如輪蟲、枝角類、水生昆蟲等;成魚則以浮游動物、各種蠅類、搖蚊幼蟲、軟體動物、大型水生植物、植物種子和小雜魚為主食。在人工飼養(yǎng)下,各生長階段均喜食人工飼料。斑點叉尾鮰日夜均攝食,且有集群攝食的習性,主要以底層攝食為主,但幼魚有時也游到水面攝食。
美國斑點叉尾回回俗名溝鯰,是美國主要的淡水養(yǎng)殖魚類,廣泛分布于北美洲的淡水和咸水水域中,其體形前部較寬厚,后部較細長,有觸須4對,兩側及背部淡灰色或茶青色,腹部乳白色或銀白色。
營養(yǎng)價值特點
叉尾鮰魚是營養(yǎng)十分豐富的魚類,里面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鐵、鋅等營養(yǎng),食用后,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養(yǎng)肝,食用的價值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