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體特征
大鯢小時候用的是鰓呼吸,長大后用肺呼吸。大鯢棲息于山區(qū)的溪流之中,在水質(zhì)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
娃娃魚(大鯢)的這些特征雖然可能比較原始,但是能幫助他們很好地適應(yīng)水中的生活。就比如大腦袋配大嘴,方便捕獵。大嘴里面有幾排細小的牙齒,方便它們咬住水里的滑溜溜的魚。褶皺的皮膚,能充分地接觸水中溶解的氧氣,輔助它們呼吸。胖乎乎的小手,可以幫助它們在水底爬行,而帶點足蹼的后肢,則方便它們在水中前行。大尾巴側(cè)扁,就像船舵,幫它們前進的時候掌握方向并且保持平衡。
大鯢比較“害羞”,白天很小出現(xiàn),基本都呆在流溪里的洞穴內(nèi),晚上就開始活躍了。所以眼睛對它們來說,起到的作用不大。大鯢視力不佳,只能借頭和身體去感知水壓變化來捕食獵物。水里常見的動物,都是它們的菜。它們喜歡吃河流中的蝦、蟹、魚、蛙,甚至水蛇和水生昆蟲,有時運氣好也吃上老鼠和鳥類。它們喜歡在灘口石堆中守株待“魚”。一旦發(fā)現(xiàn)獵物經(jīng)過時,便進行突然襲擊,用它們又尖又密的牙齒,死死咬住獵物,然后將其囫圇吞下。成年的大鯢食量很大,一頓可以吃體重的五分之一或更多。但是環(huán)境溫度低的時候,它們新陳代謝卻緩慢。在食物缺乏時,大鯢超能抗餓,據(jù)說兩三年不吃東西也不會餓死。
娃娃魚是一種傳統(tǒng)名貴藥用動物,其肌肉、內(nèi)臟、骨骼、表皮及其分泌物均可入藥,在歷代方石中多有記載。如《本草綱目》中有“鱗目、四部、大鯢……以癡疾”?!侗静萁?jīng)集注》、《本草拾遺》等藥典中也有“治癡疾、治牛、治斑疾”的描述,表明了大鯢入藥在提高智力、美容、益膚方面有顯著功能。中醫(yī)認為,大鯢性甘平味淡,有補氣、養(yǎng)血、益智、滋補、強壯之功效,主治神經(jīng)衰弱、貧血、痢疾、瘧疾等,用于病后、產(chǎn)后身體虛弱,腎虛陰虧,肺癆咯血,久痢脫肛等?,F(xiàn)代醫(yī)學(xué)認為,經(jīng)常食用大鯢可聰明益智延緩衰老提高造血和免疫功能,對防止心腦血管系統(tǒng)疾病,惡性貧血和惡性腫瘤有很好的效果。鯢皮粉拌桐油可以、,尤其是對面部的燒的不留。大鯢皮膚黏液細胞中釋放黏糖蛋白后,與水結(jié)合即成黏液,覆蓋在上皮游離面,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防護屏障。黏液主要成分為黏多糖蛋白和纖維物質(zhì),還有多種,及“蛙皮素”,具有較強的作用,可預(yù)防麻風(fēng)病、老年癡呆和防治癌癥。大鯢肝臟中含有豐富的金屬硫蛋白,能有效消除人體內(nèi)有害的“自由基”,并可吸收外資結(jié)合有害金屬離子將其排出體外,起到有效的“”作用。
大鯢皮膚中含有大量活性膠原蛋白(COLLAGEN)及表皮活性變白因子(CHF),能夠使人體皮膚保持彈性、潤滑細膩、健康白嫩,被稱為養(yǎng)顏美白圣品,具有極強的美容功效。
大鯢全身都是寶,是一種集保健、藥用、美容為一體的珍貴物種,被專家譽為“水中人參”、“軟黃金”。 體內(nèi)含有50多種天然活性物,能夠促進人體生理活性,改善人體生理代謝水平,促進人體蛋白質(zhì)合成,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