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體特征
大鯢小時候用的是鰓呼吸,長大后用肺呼吸。大鯢棲息于山區(qū)的溪流之中,在水質(zhì)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
娃娃魚,也叫大鯢,是這一類形態(tài)相似體型巨大的家伙們的名字,它們有中國大鯢、華南大鯢還有日本大鯢。世界上的兩棲動物是娃娃魚,確切地說是中國大鯢。因為中國大鯢是這些大鯢里面體型的。目前,長的中國大鯢記錄超過2米,重量和一個成年男子差不多。而現(xiàn)存的的中國大鯢,可能是住在張家界的“笨笨”,在2012年記錄已經(jīng)有1.8米長,重大概65公斤。在2012年的時候笨笨已經(jīng)有點衰老的跡象了,身體不是很好,當?shù)厝司桶驯勘糠诺降娜芏粗猩睢H绻勘窟€健在的話,現(xiàn)在可能超過140歲。
娃娃魚的形態(tài)特征如下:
大鯢,即娃娃魚 ,是兩棲動物中體形的一種,全長可達1米及以上,體重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點類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壯扁平。大鯢頭部扁平、鈍圓,口大,眼不發(fā)達,無眼瞼。身體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漸轉(zhuǎn)為側扁。體兩側有明顯的膚褶,四肢短扁,指、趾前四后五,具微蹼。尾圓形,尾上下有鰭狀物。娃娃魚的體色可隨不同的環(huán)境而變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體表光滑無鱗,但有各種斑紋,布滿粘液。身體腹面顏色淺淡?,F(xiàn)存的三種大鯢,中國大鯢身長可達1.8米,日本大鯢身長可達1.5米,隱鰓鯢身長可達0.75米。共通點是體形扁長,四肢很短,前肢4指,后肢5趾,趾間有蹼,有一短而側扁的尾巴。不知者或誤以為魚類,其實屬兩棲動物,水中用鰓呼吸,水外用肺兼皮膚呼吸,皮膚只有黏膜,沒有鱗片覆蓋。
娃娃魚的營養(yǎng)價值豐富,,其肉質(zhì)細嫩、味道鮮美,含有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豐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營養(yǎng)價值,被譽為“水中人參”,在中國香港、臺灣及東南亞市場上被視為珍稀補品。大鯢肌肉蛋白是一種優(yōu)質(zhì)蛋白,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組成比例好,完全符合人體需要量模式。大鯢肌肉蛋白富含18種氨基酸,其中6種呈味氨基酸占氨基酸總量的42.77 %,8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總量的40.72 %,必需氨基酸與非必需氨基酸比值為68.68 %,均符合FAO/WHO的理想模式;大鯢必需氨基酸評分高,符合人體需要量模式程度相當高, 其中含有豐富的我國主食中容易缺乏的賴氨酸, 可以與主食合理搭配食用, 以起到蛋白質(zhì)互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