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工業(yè)主要的鐵源為鐵礦石。每生產(chǎn)1 噸鋼,大致需要各種原料(如鐵礦石、煤炭、石灰石、耐火材料等)4~5噸,能源折合標準煤(指發(fā)熱值為7000千卡/公斤的煤)0.7~1.0噸。而利用廢鋼作原料直接投入煉鋼爐進行冶煉,每噸廢鋼可再煉成近1噸鋼,可以省去采礦、選礦、煉焦、煉鐵等過程,顯然可以節(jié)省大量自然資源和能源。
近年發(fā)展出利用液氮在 -50~-100℃的低溫下進行破碎的新技術。但廢鋼與有色金屬和其他雜質(zhì)的分離問題尚未完全解決。使用混雜廢鋼要限制在一定比例,以免影響鋼的質(zhì)量。一般情況下采用機械加工,常用機械為壓包機、切割機等。廢鋼主要用于長流程轉(zhuǎn)爐中的煉鋼添加料或短流程電爐的煉鋼主料。
廢鋼鐵經(jīng)常粘有油和潤滑脂之類的污染物,不能立刻蒸發(fā)的潤滑脂和油會對熔融的金屬造成污染。露天存放的廢鋼受潮后,由于夾雜的水分和其他潤滑脂和油會對熔融的金屬造成污染。露天存放的廢鋼受潮后,由于夾雜的水分和其他潤滑脂等易汽化物料,會因炸裂作用而迅速在爐內(nèi)膨脹,也不宜加入煉鋼爐。為此,許多鋼廠采用預熱廢鋼的方法,使用火焰直接烘烤廢鋼鐵,燒去水分和油脂,再投入鋼爐。
廢鋼鐵價值具體的物化表現(xiàn)就是凝結(jié)在收集、拆解、加工、整理中的一般人類勞動。這種勞動從時間上說一般是相對不變化的。即使是有了大型的、復雜的廢鋼鐵加工設備也是如此。即使變化也是隨著社會普遍勞動時間的變化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