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影多數(shù)是在室外拍攝。但不要忘了:室外的氣候、光照角度和溫度是切切要考慮的。
室外拍攝地點一般選擇在樓體的陰影部分。注意:是能夠容納全部被攝者的陰影部分。如果因為拍攝延遲陰影面積縮小,應盡快轉移到室外備用地點拍攝。天下大雨,室外的拍攝自然就取消。
1、要有多種準備準備之一:合影拍攝要給足等待的時間。如1天內有2個以上的合影不要安排得緊湊。異地的合影中間間隔3小時是必要的。同一地的合影中間一定要間隔30~40分鐘。會議拍攝準備之二:選擇主拍攝地點同時一定也要確認備用拍攝點。
不要以為,拍集體照是件簡單的事。這與發(fā)在博客里、論壇中的照片不一樣,合影照片拍得不好,那別人對您攝影技術的認可,可是立竿見影的!以我的經驗來說,拍好一張集體照,也不容易,特別要注意下面幾點:
1、鏡頭焦距。一般來說,以50-80鏡頭為好(DX頭為35-50),也就是人像鏡的焦距。廣角易變形(邊上的美女可能變形了、丑了)。變焦頭也應調到這個焦距為好。而機身就不說了,只要是單反(那怕是卡片機),完全勝任的。
2、相機位置。居中,與隊伍的一半多高度(眼睛高度)。
3、人員排列。20人以下,可以隨意、活潑些;20人以上,宜排列整齊,并分成高、中、低幾排。
4、背景。集體照片的背景一定要簡單,并要有當?shù)靥厣?
5、笑臉。在團隊合影排隊時,您要調節(jié)氣氛,讓人“興奮”起來,可以講笑話等。從相機中觀看、檢查是否都能見到臉。拍時,叫他們說”茄子”。切記,一定要多拍幾張。重要的,我想,要5張以上吧。去年我?guī)Ц改讣叭矣纬缴街参飯@時,一個帶‘5D2‘的,提出主動為我們合影。但他僅按了一次快門,當時我就想,您水平高也不會這么牛吧。果然,回家一看,有一人是閉眼的!6、照片處理。主要是裁剪(拍時四邊盡量留出較多的空間),基本處理,用PS或光影手加字。
集體照合影拍攝的成功,一方面來自組織者和全體人員的配合,更多的則要依靠攝影師的技能。攝影師要想拍好集體照合影,做好前期準備,選好鏡頭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攝影師在拍集體照合影之前,首先要弄清大概人數(shù),然后選擇合適的鏡頭。適合集體相的鏡頭必須具備:焦距短、視角寬、景深長的特點。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較短的拍攝距離范圍內,拍攝到較大面積的景物,也才能保證被攝主體的前后景物在畫面上均可清晰再現(xiàn),所以,標準鏡頭適合拍團體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