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束總裝流水線主架包括兩個過度臺,運行臺車包括工裝圖板、兩側立架和臺車底盤,兩個過度臺之間通過多個可拆卸支架單元連接;線束組裝板為三棱柱體,三棱柱體的兩側端面的三個角部分別安裝有與流水線本體上翻轉軌道相應的翻轉滑塊,每側工作臺翻轉驅動機構安裝于三棱柱體側面三角形的中心位置。該汽車線束流水線主架采用積木式結構,可以任意改變長度,運行臺車的工作臺可以兩面或三面任意更換,能夠滿足快速更換產品型號的需要,節(jié)約了生產場地。
線束總裝流水線配有LED燈具一盞、作業(yè)指導書一套、220V插座、24V電動螺絲刀接口、電子顯示屏、物料架、驅動電機、驅動變頻器、配電柜等。
線束總裝流水線電源為單相220V或三相380V50HZ(可按客戶要求)。
上件裝置的作用是識別、接收和處理分揀信號,根據分揀信號的要求去指示分類裝置按商品品種、商品送達地點或貨主的類別等方式對商品進行自動分類。這些分揀需求可以通過不同方式,如可以通過人工輸入、條形碼掃描、色碼掃描、鍵盤輸入、重量檢測、語音識別、高度檢測及形狀識別等方式,輸入到分揀控制系統(tǒng)中去,根據這些分揀信號判斷,來決定某一種商品該進入哪一個分揀格口分類裝置的作用是根據上件裝置發(fā)出的分揀指令,當具有相同分揀信號的商品經過裝置時,該裝車動作,使改變在輸送裝置上的運行方向進入其它輸送機或進入分揀格口或其他接口設備。分類裝置的種類很多,一般有推出式、浮出式、傾斜式、輸送式和分支式兒種,不同的裝置對分揀貨物的包裝材料、包裝重量、包裝物底面的平滑程度等有不完全相同的要求。在分類裝置的兩側,一般要連接若干個分揀格口,使分好類的商品滑下主輸送機(或主傳送帶)以便進行后續(xù)作業(yè)。
輸送裝置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傳送帶或輸送機,其主要作用是使待分揀的商品魚貫通過上件裝置到達分類裝置上。輸送裝置是與分類裝置柔性連接在一起的,輸送裝置上的物品要能準確無誤、無損壞的送至指定的位置分揀格口是已分揀商品脫離分類裝置即主輸送機(或主傳送帶)進行集貨區(qū)域的通道,一般由鋼帶、皮帶、滾筒、容器等組成滑槽,使商品從分類裝置(主輸送裝置)滑冋集貨站臺或其他接口設備,在那里由工作人員將該格口的所有商品集中進行處理:或是入庫儲存,或是組配裝車并進行配送作業(yè)。
總控系統(tǒng)對物品的信息實行全程跟蹤和處理,對分揀全過程進行在線監(jiān)控,以保證系統(tǒng)在運行中信息和設備的性、可靠性以上五部分裝置通過計算機網絡聯結在一起,配合人工控制及相應的人工處理環(huán)節(jié)構成一個完整的自動物流分揀線系統(tǒng)。
汽車線束生產的個工位是開線工藝。開線工藝的準確性直接關系到整個生產進度,一旦出現錯誤特別是開線尺寸偏短,會導致所有工位的返工,費時費力影響生產效率。所以在編制開線工藝是一定要根據圖紙的要求合理確定導線的開線尺寸,剝頭尺寸。
開線之后的第二個工位就是壓接工藝,根據圖紙要求的端子類型確定壓接參數,制作壓接操作說明書,對于有特殊要求的需要在工藝文件上注明并培訓操作工。比如:有的導線需要先穿過護套后才可壓接,它需要先預裝導線然后從預裝工位返回再壓接;還有刺破式壓接用到專用的壓接工具,這種壓接方式具有良好的電接觸性能。
接著就是預裝工藝了,首先要編制預裝工藝操作說明書,為了提高總裝效率,復雜的線束都要設置預裝工位,預裝工藝的合理與否直接影響到總裝配的效率也反映出一個工藝人員的技術水平高低。如果預裝部分裝配的偏少或者裝配的導線路徑不合理會加大總裝配人員的工作量,放慢流水線的速度所以工藝人員要經常呆在現場不斷總結。
后一步就是,總裝工藝。能夠編根據產品開發(fā)部門設計的裝配臺板,設計工裝設備、物料盒規(guī)格尺寸并將所有裝配護套和附件的編號貼于物料盒上以提高裝配效率。編制各個工位裝配內容和要求,平衡整個總裝工位防止出現一點工作量過大,拉下整個流水線速度的情況。要做到工位平衡,工藝人員必須對每個操作了熟于心并現場測算工時,隨時調整裝配工藝。
線束生產主要分為端壓(壓接)和成型兩種方式進行加工,沒有哪里,要根據線束功能特性的需求去制造。
汽車線束是汽車電路的網絡主體,沒有線束也就不存在汽車電路。線束是指由銅材沖制而成的接觸件端子(連接器)與電線電纜壓接后,外面再塑壓絕緣體或外加金屬殼體等,以線束捆扎形成連接電路的組件。線束產業(yè)鏈包括電線電纜、連接器、加工設備、線束制造和下游應用產業(yè),線束應用非常廣泛,可用在汽車、家用電器、計算機和通訊設備、各種電子儀器儀表等方面,車身線束連接整個車身,大體形狀呈H形。
汽車電線又稱低壓電線,它與普通家用電線是不一樣的。普通家用電線是銅質單蕊電線,有一定硬度。而汽車電線都是銅質多蕊軟線,有些軟線細如毛發(fā),幾條乃至幾十條軟銅線包裹在塑料絕緣管(聚氯乙烯)內,柔軟而不容易折斷。
由于汽車行業(yè)的特殊性,汽車線束的制造過程也比其他普通線束較為特殊。
制造汽車線束的體系大致分兩類:
1.以歐美國家劃分,包括中國:
使用TS16949體系來對制造過程進行控制。
2.以日本為主:
如豐田、本田他們有自己的體系來控制制造過程。
隨著汽車功能的增加,電子控制技術的普遍應用,電氣件越來越多,電線也會越來越多,線束也就變得越粗越重。因此先進的汽車就引入了CAN總線配置,采用多路傳輸系統(tǒng)。與傳統(tǒng)線束比較,多路輸裝置大大減少了導線及聯插件數目,使布線更為簡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