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丙烯酰胺是否致癌的爭議已經(jīng)多年。問題是,即便麥當勞們敗訴,把炸薯條像香煙一樣加上警告標簽,人們會因此放棄炸薯條嗎?作為美式快餐象征的炸薯條再一次成為新聞熱點。上次炸薯條引起大家的關(guān)注,還是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zhàn)爭期間,因為法國反對戰(zhàn)爭,一些憤怒的“挺戰(zhàn)”美國人要消滅一切與法國有關(guān)的名稱,甚至建議把“法式薯條”(French fry)改稱“自由薯條”(Freedom fry),一時落下笑柄。而這次炸薯條帶來的,是與癌癥有關(guān)的爭論。2003年8月26日,美國加州總檢察長比爾-洛克耶爾對9家連鎖快餐店和食品制造商提起訴訟,要求法庭強制它們用警告性標簽標明其炸薯條、薯片中致癌物丙烯酰胺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