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特K500/K1000 PRO (2014)是針對中國市場電力環(huán)境優(yōu)化設計的自動穩(wěn)壓型UPS,通過先進MCU控制及可靠功率設計,有效的解決5種電力問題(市電斷電、電壓下陷、浪涌、欠壓、過壓),同時進一步提高了產品的適應性和可靠性,為用戶設備以及UPS本身 提供萬無一失的保障。
主要應用場景描述 :
*個人電腦,網(wǎng)絡設備及娛樂設備 PC、家用路由器、 家用影音、娛樂系統(tǒng)等
*辦公及商務設備 辦公電腦、POS機等設備
*嵌入式應用 ATM柜員機、廣告機等設備
UPS電池的種類和工作原理
UPS要求所選用的蓄電池必須具有在短時間內輸出大電流的特性。目前,在線運行的蓄電池基本上有兩種,它們都屬于鉛酸蓄電池。
1. 防酸隔爆鉛酸蓄電池
這種電池在早期的UPS系統(tǒng)中使用較多,只要維護得當,會有較長的使用壽命,但由于在運行中存在大量的電解液水分散失,需經常性地測量電解液的溫度、密度,往電池內部添加蒸餾水,維護工作量極大,現(xiàn)在的UPS系統(tǒng)中已很少配用。
電池化學反應式如下:
PbO2+2H2SO4+Pb = PbSO4+2 H2O+PbSO4
由此化學反應式得知,鉛酸蓄電池在放電之后,電解液因與正負極板生成PbSO而耗用硫酸,其結果電解液比重下降。反之充電時,正負極板之硫酸鉛中之硫酸漸漸被釋出,電解液硫酸濃度逐漸加大而比重上升。通常一般鉛酸電池于充電末期,正負極板都已還原成二氧化鉛及海綿狀鉛,此后之充電幾乎是在電解電解液之水而生成氧氣(陽極)及氫氣(陰極)逸出,其結果電解液減少,此所以為一般液式鉛酸電池需要經常補水之原因。
2. 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VIqLA)
因其體積較小,密封性能好、絕少維護而被廣泛應用于各類UPS電源中。VRLA防止電池內部電解液流動有兩種技術方法:一種技術是將硫酸電解液與SiO:膠體混合后充滿電池內部,制成膠體電池(簡稱GEL)。這類產品產量較低,約占VRLA電池總量的15% ;另一種技術是利用超細玻璃棉將電解液不飽和地吸附住,制成吸液式電池或貧液式電池(簡稱AGM)。由于后者具有較好的大電流放電性能,在UPS系統(tǒng)中較多采用,國內廠家也大多生產AGM 蓄電池。
一般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工作過程中陽極產生氧氣,而陰極尚未變成海綿狀鉛,亦即尚未充電完成,所以并未產生氫氣,此時陽極產生之氧氣迅速與陰極作用還原成水,是故水份不損耗,此即閥調式鉛酸電池免保養(yǎng)理由。
UPS電池的容量選擇
蓄電池容量的確定是UPS 系統(tǒng)設計的重要內容。過高和過低的電池容量對于UPS 系統(tǒng)的運行都是不利的。容量過高,則增加投資成本,且易導致電池小電流深放電,造成電池性的損壞;容量過低,則不能滿足負載不間斷供電的要求,且大電流的充放電將縮短電池使用壽命。所以,正確選擇與UPS 容量和負載容量相適應的蓄電池容量是控制UPS 系統(tǒng)投資成本,保證不間斷供電可靠性的關鍵。
3.1 蓄電池放電時間的確定
UPS 根據(jù)后備時間可分為標準型和長效型兩種。一般來說,標準型機內帶有電池組,在停電后可以持續(xù)較短時間的供電,一般不超過25 rain;長效型機內不帶電池,用戶可外接多組電池,以滿足長時間停電時持續(xù)供電的需要,一般滿載配置可達數(shù)小時以上。
UPS電池后備時間確定的主要依據(jù)是市電供電類別。不同的供電類別,蓄電池的后備時間是不同的。一類市電供電的UPS,可按后備時間0.5 h- 1 h配置;二類市電供電的UPS,可按后備時間1 h- 2 h配置;三類市電供電的UPS,可按后備時間2 h-8 h配置;四類市電供電的UPS,可按后備時間8 h-10 h配置。然而,電池后備時間受電池成本、安裝空間、回充時間等因素的限制,大多數(shù)UPS電池后備時間以不超過2 h為宜。在電力環(huán)境較差、停電較頻繁的地區(qū),可以采用UPS與發(fā)電機配合供電的方式,提高UPS供電可靠性。
3.2 UPS電池容量計算
掌握UPS電池的容量計算方法,對選購電池很有幫助。UPS電池容量在負載一定時,可依下列公式計算:
C=W*T/( Ef *η*Vf)
C:電池容量(Ah)
W:負載容量(W)
T:放電時間(h)
Ef:機器轉換效率(約0.6~0.75)
η: 電池放電效率(約0.7~0.8)
Vf :機器截止電壓
快速充電是指以大電流方法的充電方式??焖俪潆姴划a生大量的氣泡又不發(fā)熱,從而可縮短充電時間。目前,常用的快速充電主要有脈沖充電和大電流遞減快充兩種。
1.脈沖快速充電的特點是,采用1~2倍的C20 A大電流充電,使蓄電池在短時間內充至額定容量的50% ~60%。當蓄電池單格電壓充至2.4V時即停止充電,由控制電路自動轉為脈沖充電;即先停充25~40ms(前停充),接著再放電或反充電,使蓄電池反向通過一個較大的脈沖電流(脈沖深度為充電電流的1.5~3倍,脈沖寬度為150~l000um),然后再停止充電25ms(后停充),如此循環(huán)直至充足。
2.大電流遞減充電主要是利用了蓄電池在低荷電狀態(tài)時具有高充電接受的特點,開始以大電流沖電(一般采用1~2倍 C20A),然后以一定的電流差值(50A)遞減,后降至一定的電流值,直至蓄電池充足。上述方法具有充電時間短(一般新蓄電池初充電不超過5h,補充充電只需0.5~1.0 h)、空氣污染小、省電節(jié)能以及不需專人看管等優(yōu)點。一般適用于要求在極短的時間內對蓄電池實施快速充電的場合,也普遍適用于城市公共汽車在停歇、休息時
間內對蓄電池補充充電。
快速充電的能量轉換效率低??焖倜}沖充電蓄電池析出的氣體總量雖然減少,但因出氣率高,易造成極板活性物質脫落。因此在正常情況下不宜用此法對新啟用的蓄電池進行初充電。
4.4 均衡充電
均衡充電是以小電流(1/20C20A)進行1—3h的充電過程。主要用來消除一組浮充電運行(即將直流電源和蓄電池并聯(lián)連接的工作方式)蓄電池在同樣運行條件下,由于某種原因造成的全組電池不均衡而形成的差別,以達到全組電池的均衡。此方法一般不能頻繁使用,但當蓄電池出現(xiàn)下列情況之一時。必須進行均衡充電:
1.蓄電池組長時間在電流放電,或長時間擔負直流電荷后
未及時充電時。
2.蓄電池個別單格電壓、電解液密度偏低,全組電池產生
差別時。
3.沒有按規(guī)定周期實施充、放電時。
4.5 恒壓限流充電
恒壓限流充電主要是用來補救恒壓充電時充電電流過大的缺點(方法同恒壓充電),通過充電電源和被充蓄電池之間串聯(lián)一電阻(限流電阻)來自動調節(jié)充電電流。當充電電流過大時,其限流電阻上的壓降也大,從而減小了充電電壓;當充電電壓過小時,限流電阻上的壓降也很小,充電設備輸出的電壓損失也小,這樣就自動調節(jié)了充電電流,使之不超過某個限度。該方法目前廣泛用于免維護電池的初充電和普通蓄電池的補充充電。
4.6 智能充電
智能充電是目前較先進的充電方法,原理是在整個充電過程中動態(tài)跟蹤蓄電池可接受的充電電流。應用du/dt技術,即充電電源根據(jù)蓄電池的狀態(tài)自動確定充電工藝參數(shù),使充電電流自始至終保持在蓄電池可接受的充電電流曲線附近,保持蓄電池幾乎在無氣體析出的狀態(tài)下充電,從而保護蓄電池。該方法適用于對各種狀態(tài)、類型的蓄電池充電,、可靠、省時和節(jié)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