鈑金,一種加工工藝,鈑金尚未有一個比較完整的定義。根據(jù)國外某專業(yè)期刊上的一則定義,可以將其定義為:鈑金是針對金屬薄板(通常在6mm以下)一種綜合冷加工工藝,包括剪、沖/切/復(fù)合、折、鉚接、拼接、成型(如汽車車身)等。其顯著的特征就是同一零件厚度一致。
一些可以利用的邊料放置在指定的地方,為折彎時試模提供材料。在工件落料后,邊角、毛刺、接點要進行必要的修整(打磨處理),在刀具接點處,用平銼刀進行修整,對于毛刺較大的工件用打磨機進行修整,小內(nèi)孔接點處用相對應(yīng)的小銼刀修整,以保證外觀的美觀,同時外形的修整也為折彎時定位作出了保證,使折彎時工件靠在折彎機上位置一致,保障同批產(chǎn)品尺寸的一致。
工件在折彎,壓鉚等工序完成后要進行表面處理,不同板材表面的處理方式不同,冷板加工后一般進行表面電鍍,電鍍完后不進行噴涂處理,采用的是進行磷化處理,磷化處理后要進行噴涂處理。電鍍板類表面清洗,脫脂,然后進行噴涂。不銹鋼板(有鏡面板,霧面板,拉絲板)是在折彎前進行可以進行拉絲處理,不用噴涂,如需噴涂要進行打毛處理;鋁板一般采用氧化處理,根據(jù)噴涂不同的顏色選擇不同的氧化底色,
常用的有黑色和本色氧化;鋁板需噴涂的進行鉻酸鹽氧化處理后噴涂。表面前處理這樣做可以使清潔表面,顯著提高涂膜附著力,能成倍提高涂膜的耐蝕力。清洗的流程先清洗工件,先將工件掛在流水線上,首先經(jīng)過清洗溶液中(合金去油粉),然后進入清水中,其次經(jīng)過噴淋區(qū),再經(jīng)過烘干區(qū),后將工件從流水線上取下。
在表面前處理后,進入噴涂工序,在工件要求裝配后噴涂時,牙或部分導(dǎo)電孔需保護處理,牙孔可插入軟膠棒或擰入螺釘,需導(dǎo)電保護的要用高溫膠帶貼上,大批量的做定位工裝來定位保護,這樣噴涂時不會噴到工件內(nèi)部,在工件外表面能看到的螺母(翻邊)孔處用螺釘保護,以免噴涂后工件螺母(翻邊)孔處需要回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