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了房屋結構的整體性。首先削弱了該層縱墻的抗側力的剛度,降低了墻體的抗震性能。設計時這種力是由各段墻體均衡分擔,當局部墻體拆除后,地震時作用在該墻體上的剪力就加到鄰近墻體上,造成鄰近墻體負擔過重或在洞口附近產生應力集中,導致墻體過早開裂而破壞。
裝修中,除了承重墻是不能拆的,輕體墻也不一定可以拆。有的輕體墻也承擔著房屋的部分重量。比如,橫梁下面的輕體墻就不可以拆——因為它也承擔著房屋的部分重量。拆了,一樣會破壞房屋結構。
那什么墻能拆呢?完全作為隔墻的輕體墻、空心板就可以拆。因為隔墻完全不承擔任何壓力,存在的價值就是隔開空間;拆了也不會對房屋的結構造成任何影響。
如果非要拆承重墻,也不是完全不可以。建設部有規(guī)定,要改到承重墻的話,比如由原設計單位、或者與原設計單位具有相同資質的設計單位給出修改、加固設計方案,方可對承重墻進行拆改。也就是說,要拆、可以;但是要進行加固。但是,要確保加固是正確、有效的加固。
針對一項拆除過程,一旦有了拆除方案,具體實施拆除的工作或施工人員一般都要按照已經制定的拆除方案,并在拆除方案指導下實施具體的拆除項目的施工作業(yè)。具有拆除方案的施工作業(yè),是一種具有規(guī)范性的拆除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