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火栓的半徑為25m,是消防栓的有效保護區(qū)。然而,在實踐中,該方法缺乏一些可操作性。首先,消防員必須從軟管前部的消防栓上取下噴嘴,然后迅速跑到火上。這意味著軟管的長度必須大于或等于消防員的距離。其次,當軟管裝滿時,消防員會跑得更快,錯過滅火的時間。另外,軟管在工作過程中容易纏繞,減少了有效長度。例如,軟管在被水填滿后被拖到地上,與帶槍的消防員的高度有一定的無效距離;在牽引過程中,軟管將被其他物體擋住,從而繞過并進一步減少軟管的有效長度。根據相關的防火數(shù)據,可以發(fā)現(xiàn)軟管的有效長度乘以減小系數(shù)(0.8),即實際有效長度。換句話說,25m長的軟管實際上只有20m長。
管道、閥門檢查:消防水箱進水管、室內消火栓出水管、噴淋系統(tǒng)出水管上的相關閥門應處于開啟狀態(tài),閥門上標識為常開;噴淋、室內消火栓系統(tǒng)的屋頂水箱的出水管網上是否有相應標識。
水位壓力檢查:目測屋頂檢查試驗消火栓處壓力表,檢測屋頂消防水箱的水位壓力是否滿足水滅火設施不利點處的靜水壓力。
推車式滅火器的總質量較大,并且是通過移動機構來拉動或推動的。當其設置在斜坡上時容易發(fā)生自行滑動。另外,當其設置在臺階上時,不便于移動和操作。因此,本條規(guī)定推車式滅火器要設置在平坦場地,不能設置在臺階上。
本條還規(guī)定,推車式滅火器的設置方式應當保證:在沒有外力作用下,滅火器不得自行滑動,避免其可能突然滑動或翻倒,造成滅火器損壞或傷人事故。
消防工程在改變原有的功能設施及布局的情況下,需要報審。也就是只要這個商業(yè)建筑在使用時需要進行的消防保護,一般就是指內裝修設計審核。二次消防一般是商業(yè)建筑的租戶(使用者)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