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認為有必要先提幾點常見的對設計的誤解,在對設計有一個較為正確的認識之后,才談得上如何學習設計。
一. 設計和藝術創(chuàng)作很像
很多初學者甚至一些較為的設計師都常會將設計與藝術混為一談。我也常常和朋友見面時,被朋友調侃說「藝術家來了」。設計和藝術在表面上的確相似,甚至有時會非常像,比如說一些時尚品牌、博物館、藝術節(jié)的平面海報設計,總是充滿藝術感。【想一起學習的小伙伴們,家我的平面設計學習扣扣裙;先是——++773——++=然后是494————+后是631】
然而,從本質上來看的話,設計和藝術卻是非常不同的。他們的目的不同,藝術的目的是自我表達,設計的目的是解決問題。他們的受眾不同,藝術的受眾是所有人,但是每個人對藝術作品都可以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其理解是否和藝術家想表達的一致并不太重要,而設計的受眾往往是一個特定的群體,需要受眾對設計作品想要傳達的信息進行正確的解讀。
所以,藝術手法在海報中僅當必要的時候才會使用,而當我們要做讓人一目了然的促銷海報時,藝術手法往往會讓人摸不著頭腦。請比較下面兩幅促銷海報,哪幅海報讓你一眼就知道打折了呢?
二. 創(chuàng)意來自于靈感
如果你明白了設計與藝術的區(qū)別,那么也就不難明白,設計的創(chuàng)意并非來自于個人靈感,而是來自對問題的理解以及對信息的整理。當設計師面臨待解決的問題時,不應只浮于表面看到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而是應該追本溯源,理解「是什么」背后的「為什么」,以我的經驗,這是找到出色創(chuàng)意的根本。
在理解了問題的「為什么」之后,對所獲得信息進行整理,解決方案自然會浮出水面。但這里所說的信息包含不限于與需求方溝通所獲得的產品與客戶信息、通過互聯網或通過觀察身邊所看到的現有解決方案、或是設計師自己所掌握的視覺表現手法。
對如何整理信息感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日本設計師佐藤可士和的書,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整理大師」。
三. 自我表達很重要
這個問題存在于我見過的不少設計師當中,這些設計師的視覺表現能力或許很出色,卻往往不招老板或客戶待見,雙方常常會陷入無法溝通的狀態(tài)。
因為熱愛自我表達的設計師,與急著解決視覺傳達問題的需求方在根本目的上就大相徑庭,這樣的話設計師很難提出行之有效的視覺解決方案。如果你熱愛自我表達,藝術家這個職業(yè)會比設計師更適合你。
綜上,設計不是藝術,而是科學;腦洞大開不是設計的必要因素,而是理解問題與整理信息;設計不是為了自我表達,而是為了解決信息的視覺傳達問題。所以我認為,作為平面設計師,需要學會的是如何整理信息,以及如何傳達信息。
在我學設計的初,我很疑惑應該通過什么方法,以怎樣的優(yōu)先級來學習設計,搜了不少資料,常見的建議就是「多看、多練、多思考」,然而卻少有人提到具體的每一步應該做些什么,又應該注意些什么,所以這里我想講一下自學時要做什么、怎么做及其原因。
我建議的學習流程是:
同時學習軟件和設計思維,重點學習設計思維。
用學到的設計思維去看好設計與壞設計。
完全照抄。
嘗試做一些再設計。
解釋自己使用的設計元素和設計原則。
步:同時學習軟件和設計原則,重點學習設計原則
1. Photoshop
軟件不等于設計,我大約在三年多前臨摹過一個作品,原圖是用三維軟件Cinema 4D做的,我用的是Photoshop。
而當時有一位想要成為設計師的金融圈同學,居然用Excel就完成了臨摹。
所以我認為只要能保證后的產出結果,用什么軟件都是可以的。但是想要找一份平面設計的工作,以及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需要做一些必要的練習,那么Photoshop至少是要會用的。
怎么樣算是會用呢?我在使用Photoshop的時候常用到的有以下8個功能:移動工具、縮放工具、圖層、蒙版、字體、紋理、疊加方式、透明度。在我自學的時候,這些功能的相關知識是在Tutsplus上看了一些實戰(zhàn)教程后就差不多會用了,之后在工作應用中慢慢地就能掌握到必要的程度,能夠根據自己的想法產出設計了。
對軟件的精通能夠較好地提升產出環(huán)節(jié)的效率,但是在正確的設計流程中,產出占的比重實際上并不高(對我來說,通常產出過程只占整個設計過程的不到20%),所以不需要將太多的精力放在軟件本身上,我認為在實踐中提升就好,當自己對軟件的掌握度無法做出自己想要的效果時,再去學習相關的知識,或者也可以考慮軟件以外的其他方法。
至于Illustrator,我個人很少用,只有在LOGO的設計確認后,會用Illustrator做后的產出。而在大部分情況下,在做名片、海報、傳單、包裝等設計時,或是在設計過程當中制作情緒板等工具時,基本上都是使用Photoshop,至今還未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所以我認為作為平面設計師,學習Photoshop的優(yōu)先級遠高于Illustrator。Indesign,是出版物排版軟件,暫時沒必要學。
2. 了解設計原則與設計元素
我建議在學習軟件的同時,就進行基本的設計思維的學習。隨著對設計思維的了解,當在看軟件教程的時候,也就慢慢地能理解教程中運用了哪些設計思維了。
設計思維,是對于設計元素的運用。在成為平面設計師初期,如果目的是做出可用的設計,那么并不需要了解所有設計思維,只需了解關鍵的部分就夠了。
設計元素包括:線條、形狀、尺寸、顏色、明度、留白等
設計原則包括:對比、重復、對齊、親密性等
第二步:用學到的設計原則去看好設計與壞設計
能找到好設計的平臺有很多,我個人的習慣是上Pinterest(需要**)。根據你的個人習慣,上Behance或者花瓣、站酷,我覺得都可以,但是沒必要每天抱著越多越好的心態(tài)把所有的都上一遍,初期能用心把一個平臺上的認真看完就已經足夠了。
請一定要用學到的設計思維去看設計的好壞,從終的設計反推其想要傳達的信息,然后再分析設計師使用了哪些設計思維來展示這些信息,如何突出主題,如何做視覺引導等等。不要單純因為「自己覺得好看」就認為一個設計是好的,從而只是去學習設計當中使用的視覺效果,那樣的話往往會導致將來自己做出的設計好看卻「不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