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fā)共生資源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礦石中占量的硅酸鹽脈石和鐵與其它有價金屬的有效分離,大量有色金屬與微量貴金屬的分離以及貴金屬元素的相互分離、精煉為純金屬產(chǎn)品等一系列技術問題。判斷工藝技術可行性和可靠性的基本原則是:(1)能否回收有價金屬, 實現(xiàn)共生資源的有效綜合利用;(2)能否達到較高的技術經(jīng)濟指標;(3)是否具備產(chǎn)業(yè)化實施的設備支撐條件;(4)能否達到環(huán)境保護和勞動的嚴格要求。對比世界上幾十個共生礦開發(fā)工藝。
從礦石到提取出品位 50% 的貴金屬精礦, 選冶全過程要求的富集倍數(shù),南非為 8 萬倍,加拿大為80 萬倍,我國金川需 150 萬倍。顯然,要求的富集倍數(shù)越高, 使用的富集工序越多, 工藝過程越長,貴金屬回收率可能越低。與其它國家大型共生礦相比,金川共生礦中貴金屬品位,綜合提取的技術難度更大,產(chǎn)量受 Cu、Ni 生產(chǎn)規(guī)模的制約更大,需研究和制定有效工藝,才能得到較高回收率。
貴金屬二次資源泛指原生資源以外的各種可供利用的資源,所涉及的領域廣泛,可將貴金屬二次資源廢料劃分為固體廢料和液體廢料兩類。主要回收途徑可以分為催化劑廢料回收、 工業(yè)廢料回收、電子廢料回收、金銀首飾及其廢料回收等。
生物吸附是指用生物質(zhì)對金屬離子進行被動吸附或者配合的技術 。也就是指利用具體特性的生物質(zhì) (活的 、死的或者衍生物)的配體和金屬離子之間發(fā)生離子交換 、配合、協(xié)同和鰲合等作用。
生物吸附劑多數(shù)來源于 、、藻類和自然物的廢棄物。生物吸附過程受許多因素影響 , 如生物吸附劑類型、被吸附的金屬離子類型、pH值 、溫度、競爭離子及固液比等, 其中影響的是 pH值、反應溫度和競爭離子的數(shù)量和類型。
1、溶液 pH值 :吸附溶液 pH值被認為是影響吸附過程中重要的因素 。 pH值會影響吸附劑結(jié)合位點的暴露程度。大量實驗研究得出 pH值對貴金屬的影響與重金屬不同, 大部分重金屬的吸附 pH值比較高 (3.0 ~ 7.0), 如鉛和銅吸附 pH均為 5.0,鎘、鋅和鎳 pH均為 5.5。而貴金屬吸附 pH一般較低 (1.0 ~ 3.0),如鉑 pH為 1.6, 鈀pH為 1.8。
2、反應溫度 :反應溫度通常影響溶液中貴金屬離子的穩(wěn)定性, 離子與吸附劑配合和細胞壁化學成分離子化的穩(wěn)定性。
3、 競爭離子 :生物吸附方法回收貴金屬應用于工業(yè)上復雜的一個問題就是其它競爭離子的存在。其他競爭離子可能會與主要金屬離子競爭吸附位點, 或者降低吸附劑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