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東西未必就是對的,未必就是好的,蓋房子也是一樣,沒有意識到只是因為沒有比較!這棟建在鄉(xiāng)村的別墅,施工過程中有很多與農(nóng)村包工頭蓋房子不一樣的地方,孰優(yōu)孰劣一眼就可見!
平面布局圖
先來說說平面布局,雖然戶型方正卻不是簡單的畫幾個格子模仿一下鄰居就蓋起來的盒子房,而是經(jīng)過這專業(yè)設計師規(guī)劃,室內(nèi)外都秉承華美的歐式風范,書房、影音室、大露臺等優(yōu)化了居住體驗的同時,保持了結構的規(guī)整,方便磚混結構施工建造。
目前,這棟別墅已經(jīng)在崇州落成,以下是實景拍攝,一起去看看所謂的比較,所謂的不同究竟在哪里。
▼
▼
施工過程
一、基礎工程:
基礎工程決定了結構的、房屋的壽命,是馬虎不得的。一般情況下農(nóng)村蓋房子基礎挖到0.5m也就到頂了,基礎的尺寸與鋼筋的含量實在無需多說。
而本棟房屋根據(jù)實際情況基槽挖深1m至實土層、寬1m做條形基礎。墊層是10cm厚的C10素混凝土,凝固后綁扎鋼筋。橫向受力筋使用HRB400直徑12mm的螺紋鋼,鋼筋間距10cm,縱向分布筋與受力鋼筋相同,間距為15cm,綁扎牢固固定受力筋,確保基礎承重能力。
▲綁扎基礎鋼筋
很多數(shù)情況下包工頭在蓋房子的時候,構造柱鋼筋只是與地圈梁相結合,卻沒有深入到基礎底部,可以說是浮于表面。而這棟別墅將構造柱鋼筋與基礎鋼筋通過基礎混凝土合成一個整體,確保了房屋荷載傳遞的順暢性,非常規(guī)范的工藝。
▲澆筑基礎混凝土
構造柱鋼筋采用4根HRB400,直徑20mm的螺紋鋼。箍筋使用HPB300,直徑8mm的光圓鋼筋,間隔20cm,節(jié)點處上下50cm范圍間距10cm。沒有偷工、沒有減料,鋼筋的使用與綁扎都相當規(guī)范。
▲基礎澆筑完成
基礎之上砌筑紅磚基礎墻,基礎墻之上澆筑鋼筋混凝土地圈梁,這是正規(guī)的條形基礎做法,抬高了地坪高度也更利于防水防潮。
地圈梁鋼筋采用4根HRB400,直徑18mm的螺紋鋼筋,箍筋與構造柱相同,可以說用筋量偏大偏多相當?shù)谋J?,但卻更加保險,畢竟蓋房子不差這幾個錢。地圈梁混凝土采用C30商拌混凝土,質(zhì)量更穩(wěn)定。
▲壘砌一定高度墻磚后,對地圈梁進行支模并澆筑
▲完成后,進行土方回填
地坪回填土攤鋪有20cn厚含有石灰和砂礫的三合土,其板結性、強度和防潮性能都遠遠超過原土回填,震動壓實后性能更優(yōu)越。而一般施工隊,別說三合土了,專門的壓實措施都少見!
▲夯實地坪
二、主體工程:
承重的縱橫墻體都是240mm厚的實心磚墻,每個受力節(jié)點都有鋼筋混凝土構造柱,每一層都有圈梁。雖說是磚混結構,但離框架結構也是不遠了,區(qū)別不過在于施工方式的不同罷了,其堅固性毋庸置疑。
▲一層主體砌磚,弧形窗支模
樓板沒有采用預制板而是與圈梁一起現(xiàn)澆成型,既方便了施工也增強了房屋的整體性。樓板厚度12cm,鋼筋采用HRB400,直徑12mm,縱橫向間距都是15cm的鋼筋綁扎成為鋼筋網(wǎng)片,承載能力強,整體性好。
▲完成墻體的壘砌工序后,進行一層樓板支模
▲在模板上鋪設鋼筋以及預埋所需的水電線路
樓板澆筑完成后,摒棄了傳統(tǒng)的灑水養(yǎng)護而是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