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鋰離子電池技術的不斷更新和開展,其質輕、高容、長壽命的長處逐步得到消費者的喜愛。其商場現已由手機擴展到相機、DVD、航模、玩具等多種領域。這些年,電動車電芯連接片在電動工具、備用電源、電動自行車、輕型電動車等大型設備上的運用日益遭到關注,而這些設備請求電池具有大容量、高功率條件。電動車電芯連接片能否滿意高、高功率、長壽命的根本請求,是很多專家學者討論的主要課題。
2. In(Ⅲ)與柔性的二羧酸(1,4-苯二乙酸,反式-1,4-環(huán)己二酸和4,4’-二苯醚二甲酸),在不同的溶劑熱條件下,得到了三個化合物(Me_2NH_2)[In(cis-1,4-pda)2](5), In(OH)(trans-1,4-chdc)(6)和In(OH)(oba)·DMF·2H_2O (7)?;衔?是In~(3+)與cis-1,4-pda~(2-)形成的1D非共面的雙鏈結構,化合物6和7則都是由–In-OH-In-OH–棒狀次級結構基元形成的無限的3D網絡結構?;衔?-7的合成主要是考察了柔性不同的二羧酸配體對產物結構的影響。
銦的配位聚合物:
1. In(Ⅲ)與剛性的二羧酸(1,3-間苯二甲酸和1,4-萘二酸),在不同的溶劑中得到了四個化合物[In_2(OH)_2(1,3-BDC)_2(2,2’-bipy)2](1),HIn(1,3-BDC)_2·2DMF (2),In(OH)(1,4-NDC)·2H_2O (3)和HIn(1,4-NDC)_2·2H_2O·1.5DMF (4)?;衔?是1D鏈狀結構,化合物2是2D層狀結構,它們分別通過π-π相互作用終形成了3D超分子結構。化合物3和4都是無限的3D網絡結構,雖然用的是同一羧酸配體,但是由于所用溶劑的不同,化合物3形成的是SrAl2拓撲結構,而化合物4形成的是2-重穿插的dia拓撲結構?;衔?-4的合成,充分證明了溶劑在配位聚合物的合成過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只有利用光譜進行分析來證明這一假設??墒琴囅J巧?,只得請求他的助手H.T.李希特進行光譜分析實驗。李希特在次實驗就成功了,他在分光鏡中發(fā)現一條靛藍色的明線,位置和銫的兩條藍色明亮線不相吻合,就從希臘文中“靛藍”(indikon)一詞命名它為indium(銦)(In)。兩位科學家共同署名發(fā)現銦的報告。分離出金屬銦的還是他們兩人共同完成的。他們首先分離出銦的氯化物和氫氧化物,利用吹管在木炭上還原成金屬銦,于1867年在法國科學院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