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銅回收利用處理:?實際上所有的廢銅都可以再生。再生工藝很簡單。首先把收集的廢銅進行分揀,沒有受污染的廢銅或成分相同的銅合金可以回爐熔化后直接利用,被嚴重污染的廢銅要進一步精煉處理去除雜質;對于相互混雜的銅合金廢料,則需熔化后進行成分調
開發(fā)國外銅礦資源也要講代價。由于我國銅冶煉行業(yè)受國外礦產(chǎn)資源dfy8grg的制約,有的主張不惜代價到國外開發(fā)銅礦資源,這種觀點也值得商榷。個人認為,充分利用國外礦產(chǎn)資源,本身是件好事,但好事一定要做好,也就是要講代價,或者說是經(jīng)濟上合理,而不能不講代價。盡管中國銅礦資源短缺,但是全球并不短缺,這就決定了開發(fā)國外銅礦資源應該有一個相對合理的價位,我國利用國外銅礦資源也應該按合理代價付出。如果我們在國際市場銅價非理性暴漲的情況下,一窩蜂到國外開發(fā)銅礦,廢銅回收勢必抬高基礎價格,付出沉重的代價。況且,如果不從戰(zhàn)略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角度審視銅冶煉行業(yè)發(fā)展,即便是控制了一些銅礦資源也未必就會取得主動。例如,我國控制著全球多的鎢、錫、銻和離子型稀土礦產(chǎn)資源,但我們并沒有在行業(yè)發(fā)展上取得主動。
有人士認為,銅是我國長期短缺的金屬,不存在過剩問題,建設銅冶煉能力還能充分利用國外礦產(chǎn)資源,因此不應限制上銅冶煉項目。我認為這種觀點是片面的。誠然,我們確實缺銅,以2004年為例,我國銅總消費量450萬噸,其中通過自己礦山生產(chǎn)和廢雜回收的銅產(chǎn)量僅100萬噸,占22%,其余350萬噸是通過進口銅精礦、粗銅、廢雜銅、電解銅和銅材滿足國內需求的。建設銅冶煉企業(yè),本身不是制造銅,只是將銅精礦加工成電解銅。所以,建設銅冶煉項目,只能將我國對電解銅的需求變成對銅精礦的需求,僅僅改變了進口銅系列產(chǎn)品的結構,與提高我國銅自給水平并無關系。
實際上所有的廢銅都可以再生。再生工藝很簡單。首先把收集的廢銅進行分揀。 沒有受污染的廢銅或成分相同的銅合金,可以回爐熔化后直接利用;被嚴重污染的 廢銅要進一步精煉處理去除雜質;對于相互混雜的銅合金廢料,則需熔化后進行成 分調整。通過這樣的再生處理,銅的物理和化學性質不受損害,使它得到完全的更新。再生的廢雜銅應按兩步法處理,前面一步是進行干燥處理并燒掉機油、潤滑脂等有機物;第二步才是熔煉金屬,將金屬雜質在熔渣中除去。 由于廢銅可以再生,從而有較高的價值。例如,清潔的1級廢銅的價格可以達到新精煉銅價格的90%以上;黃銅新廢料的價格也可達到相應黃銅價格的80%以上。 世界上廢雜銅處理工藝及設備形成傾動爐火法精煉工藝加ISA電解工藝的廢雜銅先進處理工藝。西德精煉公司(NA)胡藤維克凱撒工廠(HK)是目前世界上很大很先進的廢雜銅精煉廠,它采用一臺傾動爐(350t/f)和一臺反射爐 (200t/f)處理廢雜銅,采用ISA工藝(DK=313A/m2)生產(chǎn)陰極銅,產(chǎn)能17萬t/a。美國廢銅再生工藝。 我國與國外先進的再生處理工藝相比, 對廢雜銅的預處理及再生利用工藝及裝備整體水平落后,廢雜銅的預處理及再生利用兩大環(huán)節(jié)脫鉤,我國至今沒有一個從廢雜銅拆解到陰極銅精煉的完整廢雜銅工廠,廢雜銅精煉工廠廠多規(guī)模小、工藝落后、裝備差、環(huán)保問題嚴重。我國至今沒有一座現(xiàn)代化的雜銅精煉工廠或車間。這些工廠規(guī)模一般在0.5-3萬噸級,火法精煉基本采用反射爐,爐能 25-110噸大小不等,這種爐子熱效率低、能耗大,還原作業(yè)時黑塵污染嚴重,工人勞動強度大。產(chǎn)品質量只能達到甚至低于 GB/T467-1997標準中標準陰極銅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