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釜的廣義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學反應的不銹鋼容器,根據不同的工藝條件需求進行容器的結構設計與參數(shù)配置,設計條件、過程、檢驗及制造、驗收需依據相關技術標準,以實現(xiàn)工藝要求的加熱、蒸發(fā)、冷卻及低高速的混配反應功能。
按照加熱/冷卻方式,可分為電加熱、熱水加熱、導熱油循環(huán)加熱、遠紅外加熱、外(內)盤管加熱等,夾套冷卻和釜內盤管冷卻等。加熱方式的選擇主要跟化學反應所需的加熱/冷卻溫度,以及所需熱量大小有關。
在操作前,應仔細檢查有無異狀,在正常運行中,不得打開上蓋和觸及板上之接線端子,以免觸電;嚴禁帶壓操作;用氮氣試壓的過程中,仔細觀察壓力表的變化,達到試壓壓力,立即關閉氮氣閥門開關;升溫速度不宜太快,加壓亦應緩慢進行,尤其是攪拌速度,只允許緩慢升速。
釜體加熱到較高溫度時,不要和釜體接觸,以免;實驗完應該先降溫。不得速冷,以防過大的溫差壓力造成損壞。同時要及時的拔掉電源。
裝置地:反應釜應安裝在符合防爆要求的高壓操作室內,在裝備多臺反應釜時,應分開放置,每兩臺之間應用的防爆墻隔開,每間操作室均應有通向室外的通道和出口,當存在易爆介質時應保證設備地通風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