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分內(nèi)銷外銷兩部分介紹,內(nèi)銷酒一直使用“金輪牌”商標,(1982年改稱“五星牌”)商標右下角落款“地方國營茅臺酒廠出品”外包白色棉紙。20世紀50、60年代基本使用土陶瓶木塞封口,1958-1959年曾少量使用白瓷瓶,1966年茅臺酒開始試用乳白玻璃瓶,使用白色塑料內(nèi)塞加紅色螺紋聚乙烯外蓋,外面使用酒精膜密封。所以60年代末同時使用土陶瓶/白瓷瓶/和乳白玻璃瓶,乳玻瓶已經(jīng)更換密封性能更好的塑料蓋,前兩種依然使用木塞。經(jīng)過不斷摸索,終確定了乳玻瓶+塑料蓋密封性能茅臺,而且更加美觀,適合灌裝茅臺酒,一直使用至今。1983-1986年因為政治需要生產(chǎn)過醬色陶瓷瓶茅臺酒,83、84年為淺色黃醬瓶,85、86年深色黑醬瓶。
2、存世量
與現(xiàn)在的茅臺酒收藏熱相比,幾十年前,人們還沒有收藏茅臺酒的有意識,五六十年代茅臺酒的產(chǎn)量只有幾百噸,到1978年才突破1000噸,整個80年代產(chǎn)量都在1200噸上下,可見當時茅臺酒的產(chǎn)量只有現(xiàn)在的幾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而且要承擔大量的的出口創(chuàng)匯任務(wù),普通老百姓很難買到茅臺酒,而且當時茅臺酒是奢侈品,一般人也買不起。所以幾十年前的茅臺酒能保存到現(xiàn)在是非常難得的。所以年份越久,存世量越少的品種,價值自然就越高。
3、品相和酒體揮發(fā)程度
即使是同年份的陳年茅臺酒,外觀完好、瓶內(nèi)存酒量的多少也直接影響他的價值。五六十年代茅臺酒基本都是土陶瓶木塞封口,那種木塞不像紅酒木塞,很容易揮發(fā),經(jīng)過五六十年的歲月侵蝕,保存至今能剩下半瓶已屬不易,收藏價值遠遠大于飲用價值。七八十年代由于技術(shù)、工藝等局限,有些酒瓶有沙眼,有些酒的瓶蓋和封口不夠嚴密,這樣經(jīng)年日久,酒體會有揮發(fā),揮發(fā)較多的飲用價值會大打折扣。
評估老茅臺酒的價值,年份、品相和酒滿程度三個條件為重要,品相差或酒體揮發(fā)較嚴重的,其收藏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4、紀念性
(1)是否是紀念酒。
同一時期的茅臺酒,如果是針對某個特定事件或人物生產(chǎn)的紀念酒,其價值比同時期普通茅臺酒的價值會大大增加。
(2)是否與知名人物或重大歷史事件相關(guān)。
同樣的茅臺酒,如果與知名人物或重大歷史事件相關(guān),身價會大大提高。當然,這一項需要有簽名、照片等等“證據(jù)”為佐證。
5、成套情況
從年限、規(guī)格、品種等方面考察,如果能成為“系列”或“組合”,那其收藏價值肯定大大高于單瓶單盒的價值。如1980-1989每年一瓶的年代組合;八九十年代50ml、140ml、200ml、270ml、375ml、500ml、540ml這種容量組合(俗稱拖拉機);又如80年代地方國營(內(nèi)銷五星牌)、大飛天(540ml外銷飛天牌)、黃醬瓶、黑醬瓶組合,這些組合收集起來相當不易,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