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家具是指用酸枝、花梨木等古典紅木制成的家具,是明清以來對稀有硬木優(yōu)質(zhì)家具的統(tǒng)稱。中國傳統(tǒng)古典紅木家具流派中,主要有京作、蘇作、東作、潁作等。京作歷史上是御制、御用的“官窯”。而東陽被譽為百工之鄉(xiāng),木雕技藝尤其出眾,在全國的紅木家具市場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酸枝木
紅酸枝木顏色大多為棗紅色,紋理非常順直且比黑酸枝木的紋理更明顯易認。是酸枝木中的中等材質(zhì),由于產(chǎn)量大,有寬大材幅,顏色花紋美麗,材質(zhì)優(yōu)良,廣泛用于制作各種類型、款式紅木古典家具,也適宜制作裝飾工藝品,樂器、雕刻等,是酸枝木中使用多的種類,也是酸枝木中容易辨認的
木質(zhì)堅硬,顏色分為黑、白、紫3種顏色,形似雞翅羽毛狀,色彩艷麗明快。但因木內(nèi)含有細微沙礫等雜質(zhì),難以加工,善做裝飾邊角材料。市場上很難見到成套的雞翅木家具。例如被列入國家紅木標準的貴重熱帶硬木只有幾種:紫檀、黃花梨、烏木、酸枝、雞翅木、香枝木等幾種。而這些名貴木材有些早已沒有自然出產(chǎn),其它的產(chǎn)量也很小。顧客除了要面對高昂的市價,還必須隨時提防充斥市場的假冒偽劣產(chǎn)品。因此,傳統(tǒng)紅木家具市場正在日漸萎縮。而用普通木材來制作傳統(tǒng)實木家具,又沒有太大的意義。
隨著紅木原料價格的不斷上漲,紅木家具的身價也跟著一路飆升,不少珍稀紅木每月的漲幅均在10%左右,紅木家具的投資價值也越來越受到大眾的認可。然而,紅木家具在市面的流通和變現(xiàn)成為很多消費者關心的話題。
辨別方法
首先,看家具的腿腳是否有褪色和受潮水浸的痕跡。在南方潮濕地區(qū),家具一般直接擺放在泥地,時間長了就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
其次,看包漿是否自然。一般在使用者的手經(jīng)常撫摸的位置,會出現(xiàn)自然形成的包漿。新仿的包漿要么不自然,要么在不常撫摸的地方也做出來了。
再次,看銅活件。老紅木家具的銅活件如果是原配的,應該被手摩挲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銅活件包括面頁、合頁、鉸鏈、拉手、包角、鑲條、鎖面等,有些材質(zhì)較好的家具還會選用白銅打造,時間長了會泛出幽幽的銀光,令人遐思。
然后,看翻修痕跡。有些布面的椅子在翻新后,原有的椅圈會留下密密麻麻的釘眼,這種椅子就是老的。有些藤面椅子,原來的藤面爛掉了,會留下穿藤的眼子,翻過來就可以看到。
緊接著,看木紋。有些家具表面會出現(xiàn)高低不平的木紋,但要看仔細了,是否用鋼絲刷硬擦出來的,是否與原有的木紋對得起來。硬擦的木紋總有一種不自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