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酒收購系列:收購老茅臺酒、老汾酒、老五糧液、老洋河大曲、老劍南春、老古井貢酒、老董酒、陳年西鳳酒、陳年老瀘州老窖特曲、老年份全興大曲酒、80年代雙溝大曲、90年代特制黃鶴樓酒、郎酒、武陵酒、寶豐酒、宋河糧液、沱牌曲酒等。 2、老酒系列:老茅臺酒 ,老五糧液,老西鳳酒 ,老雙溝,老洋河 老古井貢 ,老劍南春 ,老瀘州老窖,老汾酒 ,老董酒,等各種老酒。 3、禮盒回收系列:茅臺15年、30年、50年、80年茅臺禮盒、五糧液年份酒禮盒、洋酒禮盒、蟲草禮盒、紅酒禮盒等。 4藏羚羊冬蟲夏草、青藏冬蟲夏草、那曲冬蟲夏草、禮盒裝冬蟲夏草、散裝冬蟲夏草、等各種品牌的冬蟲夏草。 5、洋酒回收系列:人頭馬XO、人頭馬vsop、人頭馬路易十三、軒尼詩vsop、軒尼詩XO、軒尼詩李察、馬爹利xo、尚馬爹利、芝華士系列、黑方、紅方、藍方、各種單瓶及禮盒。 6、紅酒系列:拉菲,拉圖,木桐,瑪歌,紅顏容,柏圖斯等紅酒。 7蟲草回收系列:大總統(tǒng)冬蟲夏草、同仁堂冬蟲夏草
為你介紹冬蟲夏草,我想大部分人一說起冬蟲夏草,自然而然會說冬蟲夏草那是一種很珍貴的藥材,然而大家知道冬蟲夏草它的名字的由來嗎,以及它是怎樣形成的嗎? 1、 基本特性:冬蟲夏草,又名中華蟲草,又稱為夏草冬蟲,簡稱蟲草。是中國傳統(tǒng)的名貴中藥材。為麥角菌科植物冬蟲夏草菌的子座及其寄主蝙蝠蛾科昆蟲蟲草蝙蝠蛾等的幼蟲尸體的復(fù)合體。夏至前后,當(dāng)積雪尚未溶化時入山采集,此時子座多露于雪面,過遲則積雪溶化,雜草生長,不易找尋,且土中的蟲體枯萎,不合藥用。挖起后,在蟲體潮濕未干時,除去外層的泥土及膜皮,曬干?;蛟儆命S酒噴之使軟,整理平直,每7~8條用紅線扎成小把;用微火烘干。從外形上看,冬蟲夏草蟲體呈金黃色、淡黃色或黃棕色,又因價格昂貴而有“黃金草”之稱。因其藥用價值高,功效好,在國內(nèi)外被視為珍品。主產(chǎn)四川、青海、貴州、云南,以四川產(chǎn)量。此外,西藏、甘肅等地亦產(chǎn)。
2、 主要成分:含水分10.84%,脂肪8.4%,粗蛋白25.32%,粗纖維18.53%,碳水化物28.90%,灰分4.10%。脂肪含飽和脂肪酸13.00%,不飽和脂肪酸82.2%。此外,還含蟲草酸約7%,是奎寧酸的異構(gòu)物。又含冬蟲夏草素,是一種淡黃色結(jié)晶粉末,在試管內(nèi)能抑制鏈球菌、鼻疽桿菌、炭疽桿菌、豬出血性敗血癥桿菌及葡萄狀球菌的生長。另含維生素B120.29微克/100克。
3、 價格分析:冬蟲夏草并不容易采集到,真正的冬蟲夏草均為野生,生長在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高山草地灌木帶上面的雪線附近的草坡上,對自然環(huán)境要求高。由于野生冬蟲夏草分布地區(qū)狹窄、自然寄生率低、對生活環(huán)境條件要求苛刻,所以本身資源比較有限。近年來又由于冬蟲夏草主產(chǎn)地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人為嚴(yán)重破壞,大量盲目不合理采挖致使資源日趨減少,產(chǎn)量逐年下降。并且市場需求量大,但因其天然資源量稀少,故價格十分昂貴,價格自然居高不下。從近幾年的市場行情來看,已經(jīng)從2009的平均1000克7萬元到2010年的8.7萬,一直到近期11月份已經(jīng)沖破10萬元大關(guān),達到數(shù)十萬元之多,與一輛中檔轎車價格相當(dāng),
冬蟲夏草屬于門,子囊菌綱,肉座菌目,麥角菌科,蟲草屬。冬蟲夏草是藥用名;在中國,冬蟲夏草種類雖然很多,但是入藥的就有兩種,一種叫做冬蟲夏草菌,一種叫做北冬蟲夏草菌。
北冬蟲夏草是用大米、活體蠶蛹做培養(yǎng)基,在試管內(nèi)模擬野生蟲草菌生長時所需要的營養(yǎng)和生長條件,培植出的蟲草,藥用價值與野生相同。
臨床上使用蟲草素多為輔助惡性腫瘤,癥狀得到改善的在91.7%以上;主要用于鼻癌、咽癌,肺癌,白血病,腦癌以及其他惡性腫瘤的患者。
北冬蟲夏草中蟲草酸的含量為3.09克,野生的蟲草為5.54克,蟲草酸是一種D-甘露醇,甘露醇能提高血漿滲透壓,導(dǎo)致組織內(nèi)的水分進入血管內(nèi),從而減輕組織水腫,補充血漿。
冬天是蟲,夏天是草,冬蟲夏草是個寶。冬蟲夏草簡稱蟲草,是冬季寄生于蟲草蛾幼蟲體內(nèi),到了夏季發(fā)育而成。冬蟲夏草因此得名。
從外形上看,冬蟲夏草蟲體呈金黃色、淡黃色或黃棕色,又因價格昂貴而有“黃金草”之稱。因其藥用價值高,功效好,在國內(nèi)外被視為珍品,市場需求量大,但因其天然資源量稀少,故價格十分昂貴。
冬蟲夏草究竟是蟲還是草?青海大學(xué)牧科院副研究員、多年從事冬蟲夏草人工培育研究的王宏生介紹說,從它的形成過程來看。通俗地講,就是蝙蝠科許多種別的蝙蝠蛾為繁衍后代,產(chǎn)卵于土壤中,卵之后轉(zhuǎn)變?yōu)橛紫x,在此前后,冬蟲夏草菌侵入幼蟲體內(nèi),吸收幼蟲體內(nèi)的物質(zhì)作為生存的營養(yǎng)條件,并在幼蟲體內(nèi)不斷繁殖,致使幼蟲體內(nèi)充滿菌絲,在來年的5-7月天氣轉(zhuǎn)暖時,自幼蟲頭部長出黃或淺褐色的菌座,生長后冒出地面呈草梗狀,就形成我們平時見到的冬蟲夏草。因此,雖然兼有蟲和草的外形,卻非蟲非草,屬于菌藻類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