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
1.電纜線相互交叉時,高壓電纜應在低壓電纜下方。如果其中一條電纜在交叉點前后1m范圍內(nèi)穿管保護或用隔板隔開時,小允許距離為0.25m。
2.電纜與熱力管道接近或交叉時,如有隔熱措施,平行和交叉的小距離分別為0.5m和0.25m。
3.電纜與鐵路或道路交叉時應穿管保護,保護管應伸出軌道或路面2m以外。
4.電纜與建筑物基礎的距離,應能保證電纜埋設在建筑物散水以外;電纜引入建筑物時應穿管保護,保護管亦應超出建筑物散水以外。
5.直接埋在地下的電纜與一般接地裝置的接地之間應相距0.25~0.5m;直接埋在地下的電纜埋設深度,一般不應小于0.7m,并應埋在凍土層下。
電纜故障直接的原因是絕緣降低而被擊穿.
主要有:
a、超負荷運行.長期超負荷運行,將使電纜溫度升高,絕緣老化,以致?lián)舸┙^緣,降低施工質(zhì)量.
b、電氣方面有:電纜頭施工工藝達不到要求,電纜頭密封性差,潮氣侵入電纜內(nèi)部,電纜絕緣性能下降;敷設電纜時未能采取保護措施,保護層遭破壞,絕緣降低.
c、土建方面有:工井管溝排水不暢,電纜長期被水浸泡,損害絕緣強度;工井太小,電纜彎曲半徑不夠,長期受擠壓外力破壞.主要是市政施工中機械野蠻施工,挖傷挖斷電纜.
d、腐蝕.保護層長期遭受化學腐蝕或電纜腐蝕,致使保護層失效,絕緣降低.
e、電纜本身或是電纜頭附件質(zhì)量差,電纜頭密封性差,絕緣膠溶解,開裂,導致站出現(xiàn)的諧振現(xiàn)象為線路斷線故障使線路相間電容及對地電容與配電變壓器勵磁電感構(gòu)成諧振回路,從而激發(fā)鐵磁諧振.
埋設電纜要求
1、電纜線相互交叉時,高壓電纜應在低壓電纜下方。如果其中一條電纜在交叉點前后1m范圍內(nèi)穿管保護或用隔板隔開時,小允許距離為0.15m。
2、電纜與熱力管道接近或交叉時,如有隔熱措施,平行和交叉的小距離分別為0.5m和0.15m。
3、電纜與鐵路或道路交叉時應穿管保護,保護管應伸出軌道或路面2m以外。
4、電纜與建筑物基礎的距離,應能保證電纜埋設在建筑物散水以外;電纜引入建筑物時應穿管保護,保護管亦應超出建筑物散水以外。
5、直接埋在地下的電纜與一般接地裝置的接地之間應相距0.15~0.5m;直接埋在地下的電纜埋設深度,一般不應小于0.7m,并應埋在凍土層下。
電纜密封套是一個合適的連接電纜的電源,也能保護電纜,所以它不會逃避。電纜密封裝置被放置在不同的類別,這取決于是否腺體用于一般加工工業(yè)或需要保護,防止溫度過高或爆炸的危險。融入腺體的電纜鎧裝或無鎧裝層和一個不同類型的腺將所需的各品種。壓蓋自身,可以由金屬,如銅或鋁,或塑料,各材料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