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染料,亦稱“人造染料”。主要由煤焦油(或石油加工)分餾產品(如苯、萘、蒽、咔唑等)經化學加工而成,有時也稱煤焦油染料。由于早的若干種合成染料以苯胺為原料制成,所以又稱作“苯胺染料”。與天然染料相比,合成染料種類多,色譜齊全,多數色彩鮮艷、耐洗耐曬,且可大量生產。所以當前所謂染料幾乎全部指合成染料。其染色制品是常見的司法鑒定物證檢材之一。
顏料是一種有色的細顆粒粉狀物質,一般不溶于水,能分散于各種、油、溶劑和樹脂等介質中。它具有遮蓋力、著色力,對光相對穩(wěn)定,常用于配制涂料、油墨、以及著色塑料和橡膠,因此又可稱是著色劑。
染色牢度是指染色織物在使用過程中或在以后的加工過程中,染料或顏料在各種外界因素影響下,能保持原來顏色狀態(tài)的能力。
染色牢度是衡量染色成品的重要質量指標之一,容易褪色的染色牢度低,不易褪色的染色牢度高。染色牢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化學結構。此外,染料在纖維上的物理狀態(tài)、分散程度、染料與纖維的結合情況、染色方法和工藝條件等也有很大影響。
顏料的表達一般可分兩類,一類是用顏料三個基本屬性來表示,如將各種物體表色進行分類和標定的孟塞爾顏料系統,在這一系統中H表示色調,V表示明度,C表示彩度,寫成HV/C;另一類是以兩組基本視覺數據為基礎,建立的一套顏料表示、測量和計算方法即CIE標準色度學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