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染料,亦稱“人造染料”。主要由煤焦油(或石油加工)分餾產品(如苯、萘、蒽、咔唑等)經化學加工而成,有時也稱煤焦油染料。由于早的若干種合成染料以苯胺為原料制成,所以又稱作“苯胺染料”。與天然染料相比,合成染料種類多,色譜齊全,多數(shù)色彩鮮艷、耐洗耐曬,且可大量生產。所以當前所謂染料幾乎全部指合成染料。其染色制品是常見的司法鑒定物證檢材之一。
理論上來說只要有紅藍黃三原色就可以調出其他所有的顏色,但是調出來的顏色純度總是不夠高,所以現(xiàn)代的美術顏料廠商就為各種色相和明度的顏色,生產高純度的顏料以滿足各種需要。從基本的12色到通常的24色甚至48色到六十多色。還不包括特殊的金屬色。
顏料是一種有色的細顆粒粉狀物質,一般不溶于水,能分散于各種、油、溶劑和樹脂等介質中。它具有遮蓋力、著色力,對光相對穩(wěn)定,常用于配制涂料、油墨、以及著色塑料和橡膠,因此又可稱是著色劑。
活性染料,又稱反應性染料。這類染料是50年代才發(fā)展起來的新型染料。它的分子結構中含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活性基團,在適當條件下,能夠與纖維發(fā)生化學反應,形成共價鍵結合。它可以用于棉、麻、絲、毛、粘纖、錦綸、維綸等多種紡織品的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