鈀金的鑒別方法如下。
(1)看標志,鈀金的鑒別主要集中在鈀金首飾的鑒別上。與鉑金首飾類似,鈀金首飾上均刻有“Pd”的標志,表示該器物為鈀金材質(zhì),其后的數(shù)字表示鈀金的千分含量。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能夠進行的鑒別方法也就是僅此而已。
(2)掂質(zhì)量,鈀金的密度稍稍大于白銀,但足以比白銀更加明顯地區(qū)別于相似的白色金屬如不銹鋼等。
(3)看光澤,看光澤是鑒別鈀金首飾的一個重要手段。鈀金的顏色是銀白色的,與鉑金的顏色基本相同,市售鈀金首飾表面一般鍍銠,銠的顏色與鈀金就有較大區(qū)別:銠是銀白色不帶烏色調(diào),素銀首飾有白銀柔和的銀白色,電鍍了的白銀首飾,如果不是銠,電鍍鍍層顏色在鏡下與鈀金首飾的銠鍍層明顯不同,鎳鍍層帶有明顯的青色調(diào),鉻鍍層光潔且?guī)в形ⅫS發(fā)烏色調(diào)。如果白銀首飾表面也是銠鍍層處理,鑒別難度稍微大一些,但是仍然可以從鍍層與胎體結(jié)合的緊密程度來區(qū)分:鈀金和銠同屬于鉑系金屬,物理、化學性質(zhì)接近鍍層比銀鍍銠更加緊密。還可以選擇首飾不顯眼的地方用手輕折,這樣就可以立刻得知樣品的硬度。銀飾的硬度低于鈀金首飾。
(4)電化學法,將樣品置于濃度25%左右的鹽酸中,若樣品上起泡測說明樣品是白銀或者鈀金;若鑷子上起泡則說明樣品必定是假鈀金。此方法中如果使用銀絲代替鑷子、用稀硝酸代替鹽酸則可以判斷樣品是否為鈀金首飾。由于此法對樣品的損傷很小,勉強可以算是無損鑒別法。
常用的銀漿內(nèi)會存在揮發(fā)性物質(zhì),如礦物油、各種添加劑等,用來使銀漿能夠擁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以及分散性,因此在保存銀漿的時候必須做好密封工作,如導電銀漿、鋁銀漿等都一定要密封好。每份產(chǎn)品打開后要是一次用不完,也一定要馬上做好密封,不然和空氣接觸久了,會出現(xiàn)風干氧化,使銀漿分散不均勻,出現(xiàn)小顆粒,變黑等問題。正常環(huán)境里,密封良好的銀漿保存期可以達到一年以上。銀漿的使用時重要的步驟就是分散。通常我們把銀漿分散在一些溶劑里,要是可以加進一些潤濕劑,而且浸泡一會兒,再慢慢攪動使其變成均勻的液,再把它添加到事前準備好的漆料里,就能夠達到的使用效果。
銀不會對人的身體產(chǎn)生毒性,但長期接觸銀金屬和銀化合物會導致銀質(zhì)沉著癥。
銀在地殼中的含量很少,僅占1×10-5%,在自然界中有單質(zhì)的自然銀存在,但主要是化合物狀態(tài)。從銀礦中提取銀采用氰化法,即用稀******處理硫化物礦,銀轉(zhuǎn)化為可溶性的銀******,加入鋅粉,還原成銀。大約有75%的金屬銀來自銅、鉛冶煉中的陽極泥,它用濃硫酸處理,可轉(zhuǎn)化為硫酸銀,再用銅將其還原為金屬銀。含銀較多的還有廢定影液,可先將其中的銀沉淀為硫化銀,然后用鋅粉置換得金屬銀。進一步提純需要用電解精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