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資管亞太地區(qū)及中國在岸主管殷雷8月22日表示,瑞銀看好中國市場的長期投資潛力,對于全球資管機構來說,中國股票和債券資產都具長期吸引力。
殷雷表示,基于三大原因,瑞銀看好中國市場的長期投資潛力。首先,2018年、2019年兩年間,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占比達28%,位居世界主要經濟體榜首,全球經濟的增長引擎在中國。其次,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國政府采取了嚴格的防控措施,在各方面合力下,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中國經濟率先從疫情的陰霾中走出,經濟整體呈現穩(wěn)步復蘇態(tài)勢,這顯示了中國經濟抵御風險的能力。后,目前全球資金對中國的投資仍然偏少。中國GDP占全球GDP的比重逐年提高,從2009年的8.5%增至2018年的15.8%,到了2019年這一數值更是達到16.3%,而海外投資者對在中國市場資產的持有比例還遠不能反映中國經濟的重要性。基于上述三大原因,瑞銀堅定看好中國市場的長期投資潛力。
殷雷表示,債券市場方面,目前全球不少發(fā)達市場的國債收益率為零,甚至為負。與之相比,目前中國政府債券仍具有2%到3%的收益率,同時違約概率極低,這對國際資金的吸引力非常大。信用債方面,和其他國家的信用債相比,中國信用債的收益率非常高,同時信用利差也在逐步改善。在企業(yè)資質類似的前提下,中國信用債的回報率遠遠高于海外市場。目前中國信用債的違約率無論與自身歷史對照還是和國際上其它市場對照,都不算高。全球來看,中國債市的風險收益比非常有吸引力。此外,近年來西方不同債券市場之間的關聯度上升,但它們與中國債券市場的關聯度較低。全球債券市場的波動性持續(xù)上升,中國債券市場的波動性則相對穩(wěn)定。同時,大多數海外投資者對中國債券的配置很少甚至為零?;谏鲜鲈?,瑞銀認為,對于全球機構投資者來說,中國政府債券和信用債券都具吸引力。
除債券資產外,殷雷認為中國股票資產也對海外投資者具有吸引力。這背后有四大原因:首先,中國成功控制了疫情,提高了投資人的信心;其次,中國在振興與支撐經濟方面行動迅速,經濟發(fā)展的長期動能不變,疫情也在加速消費轉型并催生新的商業(yè)模式;再次,中國市場流動性充裕,股票估值仍在合理區(qū)間;后,疫情也印證了中國股票相較于全球其它主要市場股票的獨立性。基于上述原因,瑞銀看好中國股票的吸引力,并認為A股可以作為一項獨立資產類別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