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石——泰山母親的子孫,博得觀賞大雅之美名,實得益于母體泰山在中華民族中的山。炎黃先民在泰山布靈石,焚柴草,行祭禮,是屬原始的靈石崇拜。自秦始皇登臨泰岱立石頌德,其后歷朝,封禪而置石者,代不乏人。上至權(quán)貴,下到鄉(xiāng)民游子,他們立泰山石行封禪大典,壓泰山石乞子求福,供泰山石膜拜,取泰山石為基作臺,以泰山石鎮(zhèn)齋鎮(zhèn)館等,于是乎逐漸將對泰山的崇拜信仰與泰山的賞石文化自然融合起來。
雪浪石質(zhì)地堅潤,黑地白脈,紋理清晰。底色為黑、灰黑色,原石表層的部分常呈黃褐色,白色的紋絡(luò)如雪花勻撒于石上,清晰而不張揚,有些石上則有著明快的白色花紋,形似溪水瀑泉、浪涌雪沫,亦如幅若隱若現(xiàn)的山水畫卷。雪浪石儲量較豐富,體量大者幾噸、幾十噸,可作園林景觀石,小者幾公斤,可供賞玩。
該石是質(zhì)地堅潤的花崗巖,屬水沖石,表面大都有相對平整,紋理線條流暢,石上黑白相間的色彩花紋顯得肅穆古樸,凝重深沉,黑者若大地如懸崖峭壁,白者類雪花似雪練飛瀑。體型多在1至5米左右,重量從幾噸到幾十噸不等,也有1米以下的鵝卵石狀者,重量在1噸左右。雪浪石有一個以上的觀賞面,較好的從多個角度均可觀賞,特適宜點綴庭院園林綠地。
雪浪石為多年來洪水溪流攜帶卵石流沙不斷沖刷而形成,石面平滑,具有奇特的色彩和花紋,其儲量是有限的。
雪浪石,
與五岳之尊的泰山石同起一脈同源同宗。
宋代地質(zhì)學(xué)家杜綰說:
“中山府土中出石,灰黑,燥而無聲,溫然成質(zhì),
其紋多白脈籠絡(luò),如披麻旋繞委曲之勢”。
如今泰山石走向世界。穩(wěn)如泰山、重如泰山、安如泰山。泰山石堅貞不屈的高尚情操,激勵著中華兒女為民族大業(yè)奮斗不息。人們敬仰泰山,歌頌泰山石,并用泰山石寄托自己的希冀與愿望。 泰山石是寶貴的自然、文化和旅游資源,是無價之寶,一塊幾十噸的石頭是經(jīng)過上億年沖洗形成的,天然形成的原石,其價格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