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權證上列明了二個使用權,一個是林地的使用權,一個是林木資產的使用權。從財務核算的角度來講,林木資產屬于有形資產,林木使用權應入消耗性生物資產,而林地的使用權應為無形資產。
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林業(yè)部關于加強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管理工作若干問題的通知(1997年2月3日國資辦發(fā)[1997]16號)中規(guī)定,以森林資源資產作抵押或進行拍賣的應依法進行森林資源資產評估。
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林業(yè)部關于發(fā)布《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技術規(guī)范(試行)》的通知(國資辦發(fā)[1996]59號1996年12月16日)中對林權的評估進行了規(guī)范和約束。森林資源資產的實物量是價值量評估的基礎,評估機構在森林資源資產價值量評定估算前,必須對委托單位提交的有效森林資源資產清單上所列示資產的數(shù)量和質量進行認真的核查,要求賬面、圖面、實地三者一致。森林資源資產數(shù)量、質量的核查,必須由具有森林資源調查工作經(jīng)驗的中、高級技術職稱的林業(yè)專業(yè)技術人員負責進行。森林資源資產的核查項目,主要包括權屬、林地或森林類型的數(shù)量、質量和空間位置等內容。具體項目是指林地包括所有權、使用權、地類、面積、立地質量等級、地利等級等和林木包括用材林、經(jīng)濟林、薪炭林、竹林、防護林、特種用途林、未成林造林地上的幼林等。
林權評估的基本方法可以包括市場法、收益法及成本法,林木資產評估方法與林地資產評估的方法根據(jù)評估對象的不同略有區(qū)別。
林權評估是為特定的目的服務的,同樣的森林資源資產因評估的目的不同,所采用的評估標準和評估方法就可能不同,所得的結果也就不同。在某種意義上,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的結論只能是一種判斷性意見,通常是建立在外部環(huán)境按技術上的可能性、經(jīng)濟上的合理性而進行充分分析的基礎之上的,它會隨各種因素的變化而變化,這構成了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的特殊性質。
林權抵押評估案例及問題分析
某公司以其持有林權向某金融機構進行質押貸款,林權證載林地使用期限70年,主要樹種為茶樹,林種為經(jīng)濟林。
通過現(xiàn)場對茶園進行調查分析后了解到,茶園的生產管理較為規(guī)范,每年收益較為正常,并且成本及收入能夠合理地估計計量,評估人員采用了收益法來估算此項林權價值。
1.收益額的確定
茶樹屬經(jīng)濟林,其收益主要為茶葉采摘帶來的收益。
需要關注的問題是,收購后的鮮葉經(jīng)過篩分、攤放、殺青、揉捻、解塊分篩、理條、初烘、攤晾及復烘,經(jīng)過上述工藝后再進行取干茶、稱量、裝袋、封口、裝盒、覆膜、打碼及打包,終形成包裝完整的成品茶。由于包裝后的茶葉收益中包含有包裝、商標等其他無形的收益在內,因此在計算此項林權資產收益時采用鮮葉數(shù)量乘以鮮葉收購價來確定較為合理。
收益額的確定首先要對收獲茶葉的期間及茶葉的價格趨勢進行分析,這些需要對茶園所在地茶葉的收購價格按照鮮葉的收購期、所形成茶葉的等級不同進行調查分析;其次需要對茶園經(jīng)營成本進行分析,各項成本主要包括田間管理成本及采摘成本等,各項成本的支出必需能夠合理可靠地計量,部分成本費用如肥料、人工及機械使用費等需要參考市場價格并考慮市場價格的變動對成本的影響。另外在考慮茶葉收益的時候也應該考慮相關損失因素,茶樹很可能會因病蟲害等自然災害而發(fā)生死亡的可能性,因此個人感覺可以考慮采用概率或比例的方法確定一定的損失率,更合理地反映委估茶園真實的收益情況。
2.收益期的確定
對于茶園經(jīng)營的收益期來講與其他經(jīng)濟林及用材林來講可能并不復雜,評估一般根據(jù)林權證證載使用年限以截止評估基準日后剩余使用的期限來確定。
3.折現(xiàn)率的確定
折現(xiàn)率一般采用國際通用的社會平均收益率模型來估測,即無風險報酬率加風險報酬率來確定折現(xiàn)率。其中無風險報酬率可根據(jù)五年期或十年期國債利率來確定;影響風險報酬率的因素包括市場風險、技術風險、資金風險和管理風險,可以根據(jù)委估茶園的具體情況,確定各個風險系數(shù)的取值范圍,終累加求得。
4.評估值的確定
根據(jù)收益期內委估茶園每年收入扣除所支出的生產成本,采用適當?shù)恼郜F(xiàn)率進行折現(xiàn)求和后作為此項林權資產終的評估價值。